抗条锈丰产冬小麦新品种天选60号选育报告

2018-06-11 17:22王伟张耀辉汪石俊宋建荣李金昌郭丹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选育冬小麦新品种

王伟 张耀辉 汪石俊 宋建荣 李金昌 郭丹

摘要:冬小麦新品种天选60号为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抗锈育种中心以周麦11为母本、9362-10-1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连续6 a定向选育而成。在2014 — 2016年度甘肃省陇南片区域试验中,折合产量6 531.00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12.30%。该品种株高81 cm左右,穗长平均9.20 cm,千粒重42.75 g,容重822.00 g/L。籽粒蛋白质含量112.0 g/kg(干基),湿面筋含量22.80%,沉降值40.00 mL。经接种鉴定,该品种苗期对混合菌表现中抗,成株期对条中33号、G22-14、条中32号、条中34号(G22-9)、贵农其他菌系和混合菌表现中抗。主要适应于天水市及陇南市川区种植。

关键词:冬小麦;新品种;天选60号;选育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18)11-0008-03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18.11.003

Report on Breeding of New Winter Wheat Cultivar Tianxuan 60 with Resistance to Stripe Rust and High-yield

WANG Wei, ZHANG Yaohui , WANG Shijun, SONG Jianrong, LI Jinchang, GUO Dan

(Tianshui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ianshui Gansu 741000, China)

Abstract:Tianxuan 60 is a new winter wheat cultivar, bred systematically from the parental combination of Zhoumai 11 and 9362-10-1. In 2014 — 2016, the average yield of Tianxuan 60 was 6 531.00 kg/hm2 and 12.30%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heck in Winter Wheat Regional Test. In addition, the plant height is 81 cm, ear length is 9.20 cm, thousand grain weight is 42.75 g, bulk weight is 822.00 g/L, seed crude protein is 112.0 g/kg, wet gluten is 22.80% and sedimentation value is 40.00 mL. The results of inoculated identification showed that Tianxuan 60 was medium resistant to mixture race at the seeding stage, medium resistant to CY33, G22-14, CY32, CY34(G22-9), other strains of Guinong and mixture race at the adult stage. It is suitable for growing in the valley areas in Tianshui and Longnan.

Key words:Winter wheat;New cultivar;Tianxuan 60;Breeding

小麦是陇南麦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22 万hm2 左右,产量占全部粮食的40%以上,是城乡人民膳食中面粉及面制品的主要来源[1 - 2 ]。条锈病是目前该区小麦最主要、最严重的病害[3 - 5 ],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为经济有效且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措施[6 - 8 ]。条锈菌新小种的不断产生和发展,使小麦品种的抗锈性屡屡丧失。2010 年以新菌系G22-9、G22-14 为代表的贵农22 致病类群出现,导致国内重要抗源材料南农92R、贵农21、贵农22、Moro、川麦42 及其衍生系如兰天17 号、兰天24 号、天选52 号等先后在甘肃陇南田间丧失抗病性[9 - 10 ]。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育种人员经多年的选育研究,于2017年育成抗锈、丰产、适合当地川区种植的冬小麥新品种天选60号,2018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甘审麦20180008)。

1 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

天选60号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1年以周麦11作母本,9362-10-1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品系,原系谱号为01-30-5-1-3-1-1,2014 — 2015、2015 — 2016年度以品种名天选60号参加区试。其母本周麦11为冬性,丰产性好,早熟,矮秆,分蘖力强;父本9362-10-1为冬性,中熟偏晚,大穗大粒,丰产性好,当时对条锈病免疫。由于两亲本优点多,主要缺点又能互补, F2代分离类型丰富,作为重点组合进行选择,经连续定向选择,于2011年该系统遗传基本稳定。2011 — 2012年度参加甘谷试验站川水地品鉴试验,2011 — 2014年度参加甘谷试验站川地品比试验,2014 — 2016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区域试验。2016 — 2017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生产试验,同期进行锈病鉴定和品质分析等,2017年完成全部育种程序。天选60号表现丰产抗锈、稳产高产,籽粒白色,半硬质,腹沟浅,商品外观好,很有希望成为天水市和陇南市川水地区的接班品种。

2 产量表现

2.1 品鉴试验

2011 — 2012年度参加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甘谷试验站川水地进行的鉴定试验,天选60号平均折合产量9 105.00 kg/hm2,较邻近对照品种兰天17号增产16.51%。居66个参试品种(系)第5位。

2.2 品比试验

2011 — 2014年度参加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谷试验站品种(系)比较试验,其中2011 — 2012年度折合产量10 009.95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7号增产15.32%,居12个参试品种(系)的第5位;2012 — 2013年度折合产量8 221.5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7号增产11.73%,居12个参试品种(系)的第3位;2013 — 2014年度折合产量9 259.95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7号增产17.36%,居12个参试品种(系)的第2位。3 a品比试验平均产量9 163.8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7号增产14.80%。

2.3 甘肃省川区组区域试验

2014 — 2016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区域试验,其中2014 — 2015年度天选60号折合产量为5 028.00~8 542.50 kg/hm2,增幅13.42%~35.50%,平均折合产量7 210.5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25号平均增产13.80%, 6个试验点(次)中有5点(次)增产,1点(次)减产,居12个参试品种(系)第4位。2015 — 2016年度折合产量为2 883.00~ 8 629.50 kg/hm2,增幅2.8%~35.5%,平均折合产量5 851.5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25号平均增产10.8%,居12个参试品种(系)第4位。6点(次)中有4点(次)增产,1点(次)平产,1点(次)减产。综合2 a区域试验, 12点(次)试验中有9点(次)增产,1点(次)平产,2点(次)减产,平均折合产量6 531.00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12.30%。

2.4 生产试验中的表现

2016 — 2017年度在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小麦生产试验中,5个试点折合产量为5 677.50~ 7 903.50 kg/hm2,平均折合产量6 873.0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33号增产4.00%,居参试5个品种(系)的第4位。

3 特征特性

3.1 生物学特征

普通小麦,冬性,幼苗半匍匐,棍棒形穗,白壳,顶芒。株高81 cm左右,籽粒白色,角质,穗数471万/hm2左右,穗长平均9.20 cm,结实小穗17.40个,穗粒数42.30粒,千粒重42.75 g。渭河川道区生育期为246 d。抗倒伏,抗青干,落黄好,抗条锈病,抗白粉病。

3.2 抗逆性

3.2.1 抗锈性 经2017年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兰州温室和甘谷试验站进行苗期接混合菌及成株期分小种接种鉴定,该品种苗期对混合菌表现为2/20/60/,成株期对供试小种及致病类型条中32号表现为2/10/10,贵22-14表现为2/10/20,条中34号(G22-9)表现为2/10/10,条中33号表现为1/10/10,贵农其他菌系表现为2/10/30,混合菌表现为2/10/10,总体抗性表现较好,可在适宜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3.2.2 其他病害 在甘谷试验站试验田及周边地区多年的试验示范中,对白粉病及黄矮病表现高抗,田间未见全蚀病及其它病害。

3.2.3 抗寒性 根据甘肃省种子管理站2014 — 2015年度在海拔2 100 m的武山龙台、张家川县平安乡进行的异地高山抗寒性鉴定结果,天选60号越冬率为100%和83.70%,川区对照品种兰天25号的越冬率为97.90%和86.00%。说明天选60号的抗寒能力与对照品种兰天25号相当。在天水市和陇南市的川道区可安全越冬。

3.3 品质

2017年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测定,水分9.16 g/100 g、蛋白质含量112.0 g/kg(干基)、湿面筋含量22.80%(14%水分基)、沉降值40.00 mL(14%水分基)、赖氨酸0.40%(干基)、总灰分1.50%(干基),容重822.00 g/L。基本达到中筋粉的要求,部分指标达弱筋粉指标。可用于加工面条、馒头和饼干等传统食品。

4 适种地区

天选60号主要适宜在天水市渭河流域川道地区、陇南市成县、徽县河谷川道区种植。

5 栽培技术要点

播前重施农家肥,一般应施普通过磷酸钙600.00~750.00 kg/hm2(或磷酸二铵225.00 kg/hm2)、尿素300.00 kg/hm2,在起身拔节期,结合春灌追施尿素150.00~180.00 kg/hm2,播量应控制在180.00~225.005 kg/hm2,保苗375.00万~450.00万株/hm2,抽穗后注意防治害虫,成熟后及时收获。

参考文献:

[1] 李金昌,王 伟,张耀辉,等. 抗旱丰产冬小麦新品种天选52 号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16(11):16-18.

[2] 刘 瑛. 陇南市2014 — 2015 年度秋冬种小麦品种布局意见[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1):3-4.

[3] 张礼军,鲁清林,何春雨,等. 抗锈丰产冬小麦新品种兰天30号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15(1):7-9.

[4] 化青春,鲁清林,白玉龙,等. 抗锈丰产冬小麦新品种兰天34号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16(3):9-10.

[5] 周 刚,杜久元,周祥椿,等. 抗条锈冬小麦新品种兰天27号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11(7):3-4.

[6] 李振岐,曾士迈. 中国小麦锈病[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361.

[7] 李振岐. 我国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原因及其解决途径[J]. 中国农业科学,1980,13(3):72-76.

[8] 牛永春,吴立人. 繁6-绵阳系小麦抗条锈性变异及对策[J]. 植物病理学报,1997,17(1):5-8.

[9] LIU T G ,PENG Y L ,CHEN W Q, et al. First detection of virulence in Puccinia striifornis f. sp. ttritici in China to resistance genes Yr24(=Yr26) present in wheat cultivar Chuanmai 42[J]. Plant Disease,2010,94:1163.

[10] 刘太国,王保通,贾秋珍,等. 2010 — 2011 年度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专化研究[J]. 麥类作物学报,2012,32(3):574-578.

(本文责编:杨 杰)

猜你喜欢
选育冬小麦新品种
青菜新品种介绍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甘肃冬小麦田
吉林省黄秋葵新品种选育
冬小麦和春小麦
冬小麦——新冬18号
冬小麦—新冬41号
新品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