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服务刍议

2018-06-11 01:47俞蒙
中文信息 2018年3期
关键词:数字资源公共图书馆数据库

俞蒙

摘 要:本文以嘉定区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的现状与经验为出发点,介绍了该馆在开展数字资源服务过程中的有益做法,分析了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数字化服务过程中遇到的掣肘与障碍,并对提高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升服务能级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数字资源 数据库 技术平台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3-00-02

一、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服务的必要性

数字资源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将文字、音频、视频等信息数字化,并通过因特网传输提供给人们使用的电子信息资源。具有存储密度高、信息量大、更新快捷、获取渠道多样、易于实现资源共享等特点。其分类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资源载体可以分为:光盘、磁盘、磁带等;根据内容发布形式可以分为:多媒体、电子期刊、数据库等;根据存取方式则可分为:直接访问、远程访问等。

现阶段公共图书馆开展的数字资源服务则主要有三种形式:商业(外购)数据库、自建数据库及网络信息资源。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开展数字资源服务是顺应时代发展规律,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新的阅读需求,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能级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国家层面三大工程(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深入推进到各级财政不断加大的对数字资源服务的资金投入力度,都指引了这一趋势。一方面这是由于公共图书馆馆藏空间有限,有形的纸质文献正带来越来越大的“胀库”压力所致,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随着电子信息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加之现代社会个人时间的“碎片化”趋势越发明显,大众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呈现复杂性与多样性特点,对于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样性与便捷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数字资源的种种特性正好符合了这种改变趋势,因此开展数字资源服务是公共图书馆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满足读者新的阅读体验、承载读者新的阅读期望、拓展新的生存空间的必然选择。

二、嘉定区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现状

截止2017年9月,嘉定区图书馆电子数据库共包含了商业数据库18个(超星电子书、中国知网等)、自建数据库两个(嘉定地方文献、嘉定民间文学)。合计拥有电子书1450599册、期刊25117种、报纸1054种、视频164868条、光盘60059张、音乐800000首、试卷120000套、论文525000篇、会议记录1613册以及应用300个,合计容量达170.07T。

近年来,嘉定区图书馆不断加大数字资源投入力度,以读者阅读习惯与阅读需求为出发点,尝试建立与数字资源服务商之间的长效沟通机制,实现信息共享,有效优化了外购数据库的形式种类,丰富了数据库内容,更有时效性与针对性地为广大读者服务;以嘉定悠久的历史文化为背景,安排专门人员自建了“嘉定地方文献”与“嘉定民间文学”两个特色数据库,并将嘉图的品牌文化服务项目“嘉图讲座”数字化,突出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责任与嘉定的地方特色;依托区级网站“嘉定文化云”,在一定程度打破现阶段普遍存在的数字资源“IP限制”困扰,极大地拓宽了数字资源的辐射面;通过引入专门的软件,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对现有的数字资源的一键整合,全盘搜索,简化了读者的使用流程,提高了使用效率。通过这一系列的有益尝试,嘉定区图书馆在2016年的全年累计访问量达到了1143419次,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三、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服务过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

但是放眼全国,由于起步相对较晚,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数字资源服务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利因素。在浙江省图书馆前几年的一份“数字资源调查问卷”显示:在“经常使用的网站栏目”项目中,选择“数字资源”的读者仅占17.2%;在“目前使用的图书馆网上服务”的项目中,选择“数据库检索”的读者仅占22.2%。【1】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家图书馆地处经济发达地区,政府的扶持力度及区域内读者数字化阅读习惯都是较为领先的,但数字资源的使用率却仍不尽如人意,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在掣肘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服务呢?

1.公共图书馆与数字资源供应商之间的地位不对等

在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服务的三种主要形式中,商业(外购)数据库模式相较于其他两种形式,具有即买即用、无需后续更新维护等特点,因此成立众多公共图书馆的首选之一。然而在现阶段,由于这一市场起步较晚且准入门槛较高,相较于全国数千家的公共图书馆而言,数字资源服务提供商的数量却并不多,具有一定规模的更是只有寥寥数家,在数量上呈现了明显的不对等;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由于服务对象的廣泛性,对于数字资源的需求种类很多,这就意味着一家公共图书馆需要购买多种数字资源,而提供商则可以将一种数字资源卖给多家公共图书馆(而且仅仅是限定时间内的“使用权”),这一因素又将图书馆与提供商之间原本已经非常失衡的数量比进行了几何倍的扩大。

双方地位的不对等使得“卖方市场”得以形成,市场竞争压力较小。这直接导致了两个后果:其一是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服务的成本压力陡增,在资金不变的情况下,只能减少购买的数据库数量,缩减服务规模;其二是数字资源服务提供商的创新动力不足,反正“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在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的对于产品本身的创新改善以及后续服务。数字资源服务的“量”减少了,“质”却上不去,这是制约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化服务的因素之一。

2.IP限制与数字资源特性之间的悖论

现阶段,公共图书馆会对提供的数字资源服务以IP地址的形式加以限制,即设置一定的访问权限,只有在权限访问内的人群才可进入并获得电子信息,而权限之外的读者则无法获得服务。【2】这一做法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由于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是社会大众,具有极强的分散性,因此无法像高校或者科研单位的图书馆那样,针对有限的内部账号开放;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图书馆专业人员有限,一般只能以官网作为推广数字资源服务的主阵地,很难再涉及其他新兴的互联网载体(如微信、app等);此外还包括了知识产权等法律层面的因素影响,因此“IP限制”也实属一种无奈之举。然而这一普遍做法却与数字资源最大特性之一:易于实现资源共享之间形成了悖论,而这一特性恰恰又是读者选择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最为看重的原因之一。如果读者一旦离开图书馆范围,即使登录了官网也无法使用数字资源,如果想使用只能亲自到一次图书馆,这对于读者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时间和空间成本。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背景下,这也成为了读者放弃使用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重要因素之一,造成了数字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3.数字资源规模与应用技术之间的不平衡

现阶段,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服务已经初具了一定的规模。从形式上看,有电子书、期刊、视频、应用等;从内容上看,既有专业性较强的学术性资源,也不乏适合普通读者休闲娱乐的,还有针对某一特定人群(如少年儿童)或特定门类(如音乐类)的专门数字资源,可以说已经基本能满足相对分散的读者群体的不同阅读需求和阅读体验。然而与之相对应的资源利用技术却仍处于初期阶段,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缺乏既满足馆外服务又防止资源被恶意扩散的技术手段;二是不同类型的数字资源之间,缺乏有效的功能整合,彼此孤立;读者进入不同界面相对复杂,各资源获取渠道也是纷繁不一(如“全文下载”的方式、载体等),这无形中对读者自身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抬高了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使用门槛。三是公共图书馆缺乏提供数字资源协同服务的平台,阵地较为单一。

4.读者结构不利于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

根据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2016年4月公布)显示: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群分布特征来看,我国数字化阅读主体主要集中在18—49周岁的人群中,占到了87.9%,而18—29周岁的青年人则是数字阅读的绝对主力,占到了38.6%。【3】我们不难发现:公共图书馆数字化资源最主要的潜在服务人群,正是最难有整段时间来图书馆使用数字资源(因为前文提到的IP限制)的群体。出于时间空间成本考虑,他们更愿意选择其他的(甚至付费的)渠道来满足自己对于数字资源的阅读需求。反观公共图书馆的到馆读者分布,很明显的呈现两极化:中小学生和老年人。青少年因为课业压力重,无暇顾及数字资源服务;老年人则由于能力有限,无力顾及数字资源服务。矛盾就这样形成了:具有阅读习惯的人群使用不到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数字资源,能使用的人群却没有数字阅读习惯。

四、公共图书馆优化数字资源服务的建议

1.建立公共图书馆与资源提供商之间的互信沟通机制

从本质上讲,公共图书馆与数字资源提供商之间应该是一种“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关系,公共图书馆可以借助提供商专业成熟的数字资源,不断完善自身的功能布局,提高综合服务能级;而提供商则可以借助公共图书馆庞大的读者基础,以优质的产品为自己建立口碑,提升社会知晓度和美誉度。两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就是顺应时代发展,拓展自身发展空间,达到“商业性”与“公益性”的双赢。因此双方要建立一种互信沟通机制,具体可以有以下两点:一是变IP限制模式为用户规模策略,公共图书馆在引进数字资源时可以以开放的用户规模数作为价格谈判的基数,而非一成不变地将馆内IP作为资源开放范围的不公平不合理条件,如果实际用户数超过这一基数,可以将数据库购买及更新价格按增长的用户所占基数比例调高。【4】嘉定区图书馆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现在读者可以跳出IP的限制,通过登录“文化嘉定云”网站,输入读者证号与密码,就可以使用嘉定区图书馆所有的数字资源服务,依托“文化嘉定云”庞大的用户数量,极大地扩展了嘉定区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的辐射面与使用率。二是实现双方的信息共享。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公共图书馆与供应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信息鸿沟”,即公共图书馆掌握着近阶段读者的借阅量、热门图书排行等数据,而供应商则掌握着数字资源点击率、检索量、下载量等数据。两者之间应该实现有效的互通,这样双方都能掌握最为全面及时的实用信息,并且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更好地了解读者建阶段的阅读需求,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数字资源的开发和服务,避免数字资源服务的滞后性带来的不可靠性,提升服务质量。

2.建立更为高效快捷的技术平台

建立一个操作简单、方便高效的服务平台,对于提高数字资源使用率,为读者提供更高效贴心的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方面,可以建立一个数字资源门户(Digital Library Portal),有效集成图书馆内外的各类资源和应用,通过内容聚合和统一认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信息内容和图书馆服务。在嘉定区图书馆即将上线的新版官网中,已经初步运用到了这一技术:通过一款名为“读秀”的软件,将嘉定区图书馆所有的数字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读者可以一键式检索所有数字资源的分类、内容等。极大地降低了读者的实用门槛,提高了数字资源的使用效率。

3.加大宣传及用户培养力度

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数字资源服务过程中,不能抱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而应该积极主动地将优质资源“推出去”,即做好宣传及用户培养工作。除了拓展传统的宣传渠道,如手册、电子屏等,还可以依托三大工程(如“网络书香过大年”等活动)以及自有文化服务项目来进行推广。此外,公共图书馆还应注重潜在读者群的培养,如“高校学生”,他们普遍对文献需求量大、经济实力有限、获得资源渠道较少,公共图书馆可以抓住这些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用户培养,引导他们使用数字资源服务。此外,还应充分利用电子阅览室等现有设备,定期举办数字资源培训班,讓读者体验数字阅读的方便快捷,形成“有问题到图书馆”的观念。

参考文献

[1]吴蕙.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利探讨.图书馆界.2008(2)

[2]李晓瑜.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服务的障碍及其建议.黑河学刊.2016(4)

[3]丁文.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阅读推广工作的思考.图书管理.2016(7)

[4]韦艳芳.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服务的障碍与对策.图书馆界.2007(2)

猜你喜欢
数字资源公共图书馆数据库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评价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