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制药工程专业“3+1”校企联合培养共建实习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2018-06-11 10:30李盼盼白秀芝冯喜兰张裕平陈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基地建设

李盼盼 白秀芝 冯喜兰 张裕平 陈军

摘 要 校企联合培养中实习基地建设承载着重要作用,对地方院校专业建设、学生能力培养以及合作企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制药工程专业校企联合培养实习基地建设的背景、概况及其相关举措等问题进行讨论,构建出一种稳定、具有特色的校企联合培养实习基地建设的新模式。

关键词 制药工程专业 校企联合培养 基地建设

制药工程专业既是工程专业的一个分支又是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校2002年新增加招生的工科专业之一,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发展,2013年成功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此專业的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够,学生难以适应工作环境、上手慢,因而也难以满足企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学校和企业优势互补的一种方式,为解决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制药工程专业建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我院制药工程专业实行“3+1”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联合培养这一过程中,实习基地是学生直接参与实际生产进行现场实习的场所,承载着重要作用,对地方院校专业建设、学生能力培养以及合作企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院系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制药工程专业的特点,具体对本专业校企联合培养实习基地建设的具体概况、实际举措进行研究和实践,构建出一种稳定、具有特色的校企联合培养实习基地建设的新模式,以期为其它地方院校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提供借鉴。

1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概况

我院制药工程专业从2002年开始招生,从开始的每年招收1个班到每年两个班,现每届总人数约60名。药工程专业实践性比较强,和其他化工类专业一样,特别注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专业不断发展,实际教学资源、环境有限,实践教学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以往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企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特别是生产实习以及毕业设计方面急需解决。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院系成立专业负责人项目小组,在地方相关企业调研,整合实际情况与现有资源,选择适合专业所需的实习企业,共同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实习基地。

1.1 “3+1”校企联合培养实习基地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

“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就是在大学前3学年,学生在学校教学的安排下学习与制药工程相关公共课、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程等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在第4学年,学生在制药企业深入学习实践,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模式,并在企业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使学生能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因此在2016年 3月,成立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为使校企联合培养基地有效运行实施,确立以“走出去”和“引进来”为主要指导思想。所谓“走出去”,就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实验室、走出校园;专业课教师要“走出去”,走出课本、走出课件、走出实验室。所谓“引进来”,就是引进新知识、引进企业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引进研究热点。学生走出去在企业实习这一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变以间接知识为主变成以直接经验获取知识为主,丰富、生动、形象,全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走出去,去其陈旧枯燥的理论知识,有效结合教学与科研,更新了教学内容,促进了教材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除此之外,校企联合培养实习基地建设要遵循一下几个原则。首先,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则,校企联合培养实习基地建设要因地制宜,突出真实性、合理性、实用性和规范性。其次,校内外相结合原则,充分挖掘产学合作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最后,应用性原则,要利用企业先进的设备、丰富的技术经验,传授学生实际生产操作技能,全面培养应用性人才。

1.2校企联合培养实习基地建设具体实施内容

领导小组在当地与专业性相关的企业进行调研,本着“管理科学规范、企业规模适度,技术设备先进”的择企条件,通过对企业相关度、企业资源、企业生产力以及企业环境、管理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筛选,最终确定了适合用于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企业。如新乡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新乡生化药厂、河南康威药业有限公司等,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并针对学生进企业实习和学生毕业设计两方面制订了详细的培养方案。

(1)学校以为企业输送人才为主:在学生实习前一个月,将签订合作企业的相关信息公布在院系网站供学生选择,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利,选择自己意愿的企业,专业定点负责人将选择实习企业去向表反馈给企业。入企之前结合院系仿真实验室,营造与企业生产流程相似的实践环境作为动员大会,使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的生产氛围。最后安排学生与企业负责人见面会,深入了解相关事项并提交个人企业实习保证书。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入企实习,其中有一小部分学生选择留校跟校内导师在实验室做科研项目。

(2)企业以为学校培养人才主:学生在企业一年的实习时间里,主要结合企业生产运行的实况,安排学生参与产品研制、开发、生产加工过程等实践性环节,丰富感性知识,强化学生专业知识、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企业指导老师在实习下半年负责学生毕业设计的内容,而学校指导教师按要求负责跟踪检查,确保学生完成论文写作,对于无法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的,学校还要进一步调解协商给予一定的帮助与支持。最后,校企双方共同组建毕业论文答辩小组,完成学生论文答辩及鉴定工作。最后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新颖性、创新度也明显增加。

(3)校企互帮互助为辅。所谓校企互帮互助是指学校向企业学习先进技术,学习先进思想,借鉴新的研究热点,使得学校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抛开课本陈旧的知识,恰当适时的引入新的东西。而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有一些常规检测,但是有时候在企业里难以实现,企业人员会将样品拿到学校进行检测,提高了实验实训设施条件的相互利用率。与此同时院系与企业之间共建了科研合作团队,选派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攻关,一方面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促进企业的发展,实现学院与企业的科研与产品的生产的突破创新。并加大了对原有实训设备设施的改造和扩建,完善了制药工程专业的实验室条件,以此实现学院内部与校外实践基地的相互补充、优势互补。

综上所述,在以实践基地为中心,学院与企业间形成了一个共同体、建立起全方位的联系,各司其职又相辅相成,如图1所示。

2完善相关保障举措

2.1完善第二课堂

按照 “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要求,把学生的学习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方面,在企业实践学习阶段,使线上和线下学习两者有效结合起来。所谓线上学习就是在实际的生产岗位上学习操作技能;所谓线下学习就是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学习通)开设第二课堂,学生利用自己的学号注册登陆,选择要学习的课程,软件会根据学习时间的长短自动累计学时数,教师在客户端能够看到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根据视频、测试、试卷三方面所占的比重得出最后线下学习成绩。在减少时间和空间的环境下学生有效的学习理论知识,学生学习打卡率在100%,保障学生企业学习中不仅能学到操作技能,还能巩固理论知识,学生和企业指导老师对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的学习方式满意度很高,深受喜欢。

2.2完善考核保障制度

企业实践不同于校内学习,其考核机制必然不同于校内学习阶段的考核制度。为确保校外联合培养实践教学顺利进行,院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完善了考核保障机制。企业指导老师针对学生在企业实践的满意程度以及实际生产岗位上能力表现、思想品质、毕业设计等各项内容,对学生做出整体的评价。评价量表如实记录,评价等级分为优、中、良三个等级,最后对评价结果存档,作为学校考核依据。在此基础上也加强了相关沟通保障机制和安全保障机制,出台了《校企联合培养实习基地建设学生安全管理手册》《校企联合培养实习基地建设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必要时做出调整并采取相应措施。

2.3完善实习指导老师聘任制度

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随着实习基地建设的不断深入,校外实习指导老师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现有实习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以书面形式聘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及技术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指导老师,除此之外院系专门设立了基地建设的专项资金,一部分作为聘请指导老师的经费,使得与企业有更稳定的合作关系,最重要的是保障校企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提高企业合作的动力。

3展望

制药工程专业实施“3+1”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是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学校和企业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完善,校企联合培养实习基地建设的结构日趋合理、管理日趨规范,对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实现了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推动了校企合作,实现了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双赢。学生学习实践由教室、实验室转移到实际生产现场,在毕业前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技能,能更好的适应社会、企业的需求。最后企业也对我院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他们在企业实训的培养过程中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在工作中吃苦耐劳、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善于管理。结束企业学习后,根据对两届毕业生的统计以及企业的问卷反馈,学生就业率明显提高,一次就业率从之前的75%提高到92%,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也有所增加。毕业设计方面,学生在不同企业、校内导师的指导帮助下参与发表的科技论文有6篇。

从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来看,基地数量逐年增加,校企合作不断加深,实践基地效应日趋凸显。但目前实践基地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还面临建设等诸多问题。如自身专业优势不明显,某些企业对于参与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此外用于线下学习的课程体系与设置还不够完善,需要校企共同开发体现应用性的课程体系。因此,在今后的实践基地建设中还将重点解决这些问题。尽管离预设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但着眼长远,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努力实现校企培养实习基地建设的合理管理与良性运行,实现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得锁,王晓梅,赵均安,等.新形势下地方院校制药工程专业校企共建实习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5(03):6-9.

[2] 王云庆,姜辉.制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14(06):13-15.

[3] 张瑜,关力,李楠.高等职业教育生物制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医药,2013,26(05):825-827.

[4] 曹婷.高校经管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2(10):66-67.

[5] 王华,王莹,王翼,等.浅析建设制药工程专业校内实习基地的必要性[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11):187-189.

[6] 吴春芳,程立松,许标,等.校企共建化工类实践基地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1,13(06):75-76.

[7] 王揽月.校企合作高职化工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途径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01):132-133.

[8] 颜雪明,肖新荣,谭倪.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化学高等教育,2013(01):45-49.

[9] 蒋建兰,元英进,赵广荣.产学研基地建设培养创新型制药工程人才[J].工业与工程,2005,22(11):49-51.

猜你喜欢
基地建设
地方财经类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状及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