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中国共产党是抗战时期两次宪政运动的实际政治领导者

2018-06-11 01:47罗天
中文信息 2018年3期
关键词:多党合作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

罗天

摘 要:在抗战时期的宪政运动中,中共与民主党派以国民参政会为平台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合作。中共以团结为主、斗争为辅,以斗争求团结,以高超的政治智慧领导了两次民主宪政运动,开出了理论之花——新民主主义宪政理论,结出了实践之果——抗日民主“三三制”政权,为新中国一系列基本政治制度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抗战时期 宪政运动 多党合作 政治领导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3-0-01

抗战时期,中国历史上发动了两次举世闻名的民主宪政运动,即1939年9月-1940年 9 月的第一次民主宪政运动和1943年9月-1945年7月的第二次民主宪政运动。在这两次民主宪政运动中,中共与民主党派以国民参政会为平台,高举抗日、民主、团结大旗,精诚合作,演绎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多党合作史诗。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是这两次民主宪政运动的名副其实的实际的政治领导者。

一、中国共产党是第一次民主宪政运动的实际领导者和组织者

在以制定、实施《期成宪草》为中心的第一次民主宪政运动中,中共直接参与、推动并将这一运动推向了新的阶段,是实际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一是中共自抗战一开始就一直致力于新民主主义宪政运动。抗战全面爆发前夕至第一次宪政运动期间,中共主要围绕“民主共和国”与“民主政府”等问题阐发了政治主张。早在1935年,中共先后通过《八一宣言》和瓦窑堡会议,率先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策略。1937年8月,中共洛川会议提出著名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明确提出“召集真正人民代表的国民大会,通过真正的民主宪法,决定抗日救国方针,选举国防政府。”中共以其卓有远见的政治主张,首先掀开了抗战时期民主宪政运动的扉页,为其在第一次宪政运动中取得政治领导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二是中共积极推动并参加了宪政决议案的制定与通过。中共参政员利用国民参政会的合法讲坛,多次宣讲其政治主张,力促国民党立施宪政。尤其在1939年9月举行的一届四次国民参政会上, 中共参政员陈绍禹联合国民党和各中间党派参政员共同提出了《请政府明令保障各抗日党派合法地位案》等七项民主宪政提案,就“保障各抗日党派合法地位”、“结束党治”等内容是否写入决议案问题,同国民党参政员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迫使参政会最终通过了“仍不失为进步的决议”——《请政府明令定期召集国民大会,制定宪法,实行宪政案》。三是中共中央明确指示各级党组织加强民主宪政运动的领导。1939年10月2日和12月1日,中共中央先后两次发出关于宪政运动的专门指示,要求各级党组织“积极的主动的参加与领导这一宪政运动,使之成为发动广大民众,实现民主政治的有力的群众运动。”并为此阐明了中共对宪政运动的“根本主张”和“临时折衷办法”,为各级党的组织参加与领导第一次宪政运动规定了行为准则。四是中共为第一次宪政运动指明了奋斗方向和实现途径。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系统论述了抗战时期中国所要建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等民主宪政的重大的基本问题,从理论的高度论证了中国建立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历史必然性,成为共产党人参加与领导第一次宪政运动的理论向导。2月20日,毛泽东在延安各界宪政促进会成立大会上发表了《新民主主义的宪政》的著名演说。毛泽东科学预言了资产阶级民主在中国的历史命运,断言新民主主义宪政才是中国宪政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归,系统阐述了中国现在所要的宪政应当是新民主主义宪政,即“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汉奸反动派的专政。”毛泽东的这一科学论断使中共在第一次宪政运动中的领导地位无以替代,牢不可破。五是中共倾极大的政治热情参加宪政运动并在各抗日根据地创建了“三三制”政权。遵照中共中央指示精神,共产党各级组织团结各抗日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界人民,以各种方式积极参加、领导和推动了宪政运动的展开,使这一运动一时成为全国政治活动的中心问题。中共不仅在国统区的重庆、成都、桂林、昆明、广州等地积极参与发起国民参政会宪政期成会、宪政座谈会等各类组织并发挥重要作用,更为特别的是,在各抗日民主根据地,中共积极进行新民主主义宪政的伟大尝试,建立了抗日民主“三三制”政权,明确规定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這种政权在实践上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宪政,亦即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就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反动派的专政,真正成为阶级联合、平等、民主的政权和抗日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政权,各抗日民主党派合作的精神在“三三制”政权中得到了充分而具体的体现。民主宪政运动中根据地的“三三制”政权理论和实践, 不仅为第一次宪政运动指明了奋斗方向和实现途径,而且为第二次宪政运动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了第二次民主宪政运动

1943年9月18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主席张澜发表《中国需要真正的民主政治》一文,以此为发端掀起了第二次民主宪政运动。中共一开始就高度重视并积极予以具体指导,直接将此次宪政运动推向建立联合政府的新阶段,使宪政运动沿着有利于争取民主、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方向发展。1943年10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的社论,揭露国民党“准备实行宪政”只是一个“幌子”,提醒人们不要上国民党的当,要保持警惕。1944年3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宪政问题的指示》,明确指出:“中央决定我党参加此种宪政运动,以期吸引一切可能的民主分子于自己周围,达到战胜日寇与建立民主国家之目的。”并要求大家“力求巩固与非党人士的民主合作”。1944年3月12日,周恩来在延安各界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十九周年大会上发表了《关于宪政与团结问题》的演说,进一步就宪政问题阐述了中共的主张,特别提出了实行宪政的先决条件:“一是保障人民的民主自由;二是开放党禁;三是实行地方自治。”中共中央的指示和周恩来的演说,及时地指明了第二次民主宪政运动的方向。与此同时,中共总结“三三制”政权的实践经验,认为主张建立联合政府的时机已经成熟,并通过主张建立联合政府把此次宪政运动推向建立联合政府的新阶段。1944年8月,中共中央要求中共参政员林伯渠、董必武、王若飞与民盟领导人张澜、左舜生等商议在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上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提案。经认真而缜密的磋商,中共采纳民盟的建议,林伯渠在参政会上以个人的名义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这一主张立即得到民盟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高度赞赏和大力支持,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建立联合政府运动的高潮。1945年4月,中共在延安召开七大,毛泽东专门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明确提出“将中国建设成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进一步指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只有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才能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论联合政府》不仅为第二次宪政运动指明了方向,也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两次宪政运动取得的丰硕成果及历史意义

从历史表象看,国统区的第一次民主宪政运动以1940年9月18日国民党5届157次中常会借口“战事不便”将《期成宪草》束之高阁而结束,第二次民主宪政运动以1945年7月国民参政会四届一次会议蒋介石拒绝建立联合政府而告终,均没有实现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目的。然而结合中国抗战胜利后的政治历史走向作深层次分析,我们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共领导民主宪政运动的历史树立了多党合作的历史丰碑,两次民主宪政运动不仅没有失败,而且取得了非常辉煌而丰硕的历史成果,即在各抗日根据地盛开着民主宪政运动理论之花——新民主主义宪政理论,凝结着民主宪政运动实践之果——抗日民主“三三”制政权。民主宪政运动催生的抗日民主“三三制”政权可谓之“解放区版民主联合政府”。正是中共以团结为主、斗争为辅,以斗争求团结,以高超的政治智慧领导了两次民主宪政运动,正确处理了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关系,使中共赢得了民心,赢得了民主党派的大力支持和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更加巩固,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国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随即日本无条件投降,国家赢得了独立;使国民党蒋介石丧失了民心,动摇了统治根基,仅短短两三年,代表大地主、大资本家、官僚、买办的蒋介石国民党政权就土崩瓦解了,人民赢得了解放。同时,新民主主义宪政理论和三三制政权为新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国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爱国统一战线等基本政治制度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具有永不磨灭的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

[2]宋春等.民主黨派与中共合作史[M]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1991.5

[3]李燕奇.走向合作的历程: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的形成及演变[M]华文出版社出版.1996

[4]张忆军.风雨同舟七十年——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2001.4

[5]王永祥.中国现代宪政运动史[M]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任世红.抗战时期民主宪政运动中的党派合作[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9

[7]吴恒心.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民主宪政运动评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1

[8]宋连胜,牟广东.民主党派与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宪政运动[J].史学集刊,2005年10月第3期

[9]徐维俭,李少斐.抗战时期的民主宪政运动[J].晋阳学刊,2004.2

[10]陈有鹏.中间党派的两次民主宪政运动述论[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猜你喜欢
多党合作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抗战时期的“跑警报”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确立70年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发展70年的三维认识
传递民主党派声音 讲好多党合作故事
抗战时期间谍剧综论
论多党合作视角下的“同心”思想
论抗战时期中美空军联合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