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实践做法及问题思考

2018-06-11 01:49辛彩霞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实践事业单位

辛彩霞

摘 要: 文章以事业单位体制化改革为前提,针对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实施,分析了改革要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企业管理为模板建立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多样化的分配激励机制、借鉴企业管理方式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从而真正认识到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为今后事业单位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实践

事业单位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发展目标,国家机关或者是其他组织通过国有资产形成的一种组织形式,主要涉及科研、教育、文化、卫生等范围。事业单位中使用企业模式开展管理工作,是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事业单位内所有活动以及资源进行组织以及协调配置,能够更加快速的达到预期目标,全面加强事业单位工作效率,节省管理花费的成本,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对于事业单位今后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

1 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要点

1.1 法制化改革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期间,必须要将以往管理思维进行创新,以现代化事业单位发展实际情况为根据展开改革工作。为了使事业单位运行效率更高,可以在单位内建立独立性质的监管部门,在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展开管理工作,主要针对事业单位内部的服务质量、内容、价格等展开监督,实现运行的公开化。监督工作的执行务必要以法律制度为前提,只有如此才能够使监管部门有序运行。

1.2 分权化改革

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一项非常关键的内容是政事分开。政事分开的实现,可以直接减少政府部门干预,实现权力的下放,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灵活,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国家政府机构。事业单位本身把所具备的经营自主权务必要以公共性、监管水平为依据,所谓管理自主权,需要和政府监管权保证协调性。所以,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分类管理机制以及分类标准,根据服务性质的不同组建管理模式。此外,政府部门针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实现了改变,从原来的直接管理转变到宏观指导,使干预随意性得到降低。

1.3 市场化改革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速度飞快,这也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提供了方向,必须要朝着市场化方向不断前进,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局势。事业单位以往所使用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必须要以市场化方向为前提进行转变。拓展投资主体,实现事业单位经济效益最大化。

2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现状

2.1事业单位体制改革面临困难

我国事业单位数量较多,涉及范围广,但是从组织形态以及资金来源等多方面却存在较大的差别,事业单位类型不同,改革方向以及要求也不尽相同。与行政机构改革相比,事业单位改革更为繁琐,需要在其中投入更多的精力,这就为体制改革带来困难。

2.2 事业单位人员冗余

因为政府职能转变的进程比较慢,要想快速实现政事分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近几年,一些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不好,同时受改革深化的营销,裁员现象十分常见。并且当前企业多实行竞争上岗制度,政府所推行的机构改革以及人员精简,在实施期间都有一些人员想要进入事业单位,躲过裁员的风头,导致事业单位人员数量激增,人员冗余现象也成为当前噬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2.3 管理机制缺乏灵活性

一些事业单位在制定管理制度时,都是以党政机关为模板,也有一些模仿其规章制度的现象,导致事业单位没有特点,对于自身发展十分不利。尤其是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使得事业单位更显僵化,缺乏灵活性。用人机制方面,尽管一些事业单位在模式上践行了聘用制度,但是其实和党政机关相同,并且将职务、薪资等问题加以解决,限制其今后的发展。

3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实践做法

3.1 以企业管理为模板建立人事管理制度

第一,突破身份职称的限制,践行聘用合同制度。聘用合同制度可以对单位、职工的人事关系、需要遵守的权利与义务加以明确。为了保证聘用合同在事业单位内真正得到应用,并且成为人员聘请的根据,可以将聘用合同作为职员聘用以及解除聘用的合同手续。在事业单位内部践行聘用合同制度,将身份终身制这一传统模式剔除,可以调动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使人员聘用更加公正、公开,使事业单位用人能够保证自主性,同时也使单位内部用人制度更加灵活。

第二,践行岗位管理机制。事业单位需要重新设置工作岗位,保证岗位设置科学性,针对各个岗位任职、职责以及权利进行明确,并且践行岗位管理机制。岗位管理是以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最为关键性的区别。事业单位在设置工作岗位时,遵循精简、高效、竞争、激励等多项原则,将事业单位原来的职工身份管理直接过渡到岗位管理。

第三,做好聘后管理工作,完善人员考核机制。事业单位和职工签约合同之后,要进行聘后管理,通过聘后管理有关制度对职工的行为进行约束。考核工作的践行,主要是依据考核结果决定后期职工选拔、进修、奖惩以及薪资,由此可见考核制度的重要性,对于人员考核而言有约束、激励的作用。

第四,践行灵活的用人制度。为了将事业单位原有固定式的用人模式加以改变,需要将固定、流动工作岗位进行结合,同时践行兼职、专职两种用人制度。事业单位提高人员流动性,将人才市场中资源配置优势发挥出来,为人才资源配置赋予市场化的特点。

3.2 建立多样化的分配激励机制

第一,遵循“效率为先,公平公正”这一分配原则,按照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以及工作绩效,将薪资合理拉开差距,杜绝平均主义,通过薪资差距调动职工参与工作的主动性。

第二,将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两种原则进行结合,制定合理的岗位年薪,职工的年度业绩决定进修与奖惩。

第三,加强对单位人才的重视,为关键工作岗位以及专业人才提供丰厚的薪资报酬。从体力、脑力以及劳动三个方面拉开工资差距,将人才的价值体现出来。

3.3 借鉴企业管理方式

充分借鉴企业管理方式,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效率,例如目标管理以及绩效管理等诸多方法。事业单位可以实行绩效管理,利用绩效管理的方式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其中主要包含績效方案、绩效考核评价等内容,全面了解职工信息,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薪资、奖金与职工工作岗位调整的重要依据,为事业单位创造更高的效益。事业单位也可以采用目标管理方法,即事业单位利用管理方式确定一个目标,通过逐级分权的方式为下层提供自主权,使职工能进行自我控制以及管理,以此达到预期目标。事业单位管理过程中事业目标管理方法,可以将事业单位内部原本缺乏竞争的局面加以改善,调动职工参与工作的自主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是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创建积极工作氛围的重要手段。通过企业化改革,能够改变原本缺乏竞争的不良局面,充分调动所有职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为事业单位创造更多的收益。

参考文献

[1]王静会.内部控制对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优化作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6,(12):109-110,117.

[2]汪永瑚.新闻『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初探[J].当代传播,2016,(5):88-89. DOI:10.3969/j.issn.1009-5322.2004.05.038.

[3]黄少琳.推进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对策建议[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6,(6):56-60. DOI:10.3969/j.issn.1674-5981.2016.06.012.

[4]韩秀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模式下财务管理[J].中国经贸,2017,(20):224-225. DOI:10.3969/j.issn.1009-9972.2015.20.152.

猜你喜欢
实践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