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竞赛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双创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18-06-11 11:15王迪郭莉莉单超颖贾雪松许伟靖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双创应用型竞赛

王迪 郭莉莉 单超颖 贾雪松 许伟靖

[摘           要]  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辽宁省教育行政部门更新教育理念,拓展学科竞赛项目,丰富竞赛形式,扩大参赛规模,调高竞赛含金量,倡导各高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平台。在此背景下,以学科竞赛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依托,研究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构建多元支持体系,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拓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关    键   词]  学科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4-0018-02

隨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创新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抓手。为了推动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教育部组织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竞赛,通过各种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形式,为高校应用型及双创型人才的培养构建了良好的平台。学科竞赛及各种形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综合了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的各类自然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运用一门或几门课程知识及拓展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一、学科竞赛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核心是把增强国家自主创新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而高校大学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必须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双创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在全国大力倡导创新创业的背景下,对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来讲,实现人才培养质的提升必须抓住这次创新创业发展难得的机遇[1],转变传统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理念,促进专业人才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对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必须依托各类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双创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也为高校学生的竞赛成果及创新创业项目与投资机构对接搭建了平台。在比赛中一批大学生的成果获得了投资人的青睐,得到了投资机构的资金支持,实现了产学研成果转化,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了社会效益与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双赢[2]。

二、以学科竞赛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依托的应用型人才双创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一)更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必须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实现从注重理论教学到注重学生双创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培养转变。从学校、各学院、各系部到各专业实现体制完善的管理,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学校成立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各二级学院、各系部成立二级创新创业领导小组,各专业成立教研室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小组,积极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作为全国含金量很高而且很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大赛已然成为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代表,因此,我们必须借助各类学科竞赛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平台,激发学生参加比赛,提高双创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的热情,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学风。

(二)以学科竞赛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依托,以培养学生双创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为目标,进行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合理进行课程体系设置

以学科竞赛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依托,以培养学生双创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为目标,合理化修改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地对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定位,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双创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培养。

在突出理论教学的同时,合理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比例,包括课内实践环节、课程实习、课程设计、课程实训、专业实践等,并加入创新创业教育环节,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将理论联系实践。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要科学合理地加入本专业前沿的专业技术和先进理论,保证知识更新与时俱进,要注重专业课程群建设,课程设置要突出专业特色,体现专业人才双创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聘请校内外专家和相关行业企业专家、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毕业生,通过毕业生座谈会、同行专家论证、教师研讨会等方式,了解社会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需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充分论证,从而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三)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观念,搭建学科竞赛宣传平台,激发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热情,提高双创意识

使学生转变传统学习观念,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自己双创能力的培养。对当代大学生来讲,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必须从只注重理论学习,忽视实践学习的观念中转变过来。让学生从课堂走到课外,给学生提供更多接受实践教学的机会。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双创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如下图所示。

“双创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四)构建学科竞赛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平台,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

1.加强电气信息类专业实验室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索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的有效途径

在实验室建设中,电气信息类专业会配合系部做好电气专业实验室建设,规范实验室管理,尝试全天候开放试点实验室,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合理化利用实验室,不让实验室处于有课开课、无课关闭的状态,有效利用实验室资源,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验室及实训基地建设也可尝试学校与企业共建,探索多种合作模式,不断完善实验室及实训基地建设,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双创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

2.深化校企合作,为学生拓宽校外实践平台

深化校企合作,通过多渠道,采取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在与现有校企合作企业维持长期稳定合作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增加校企合作企业的数量和提升质量,为学生拓宽校外实践平台,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到企业中进行专业实践、实习,充分利用企业的优质资源。

争取与校企合作企业建立挂牌校企合作基地,聘请企业专家到学校任教,并对教学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在突出专业特色的同时,按照企业专家的建议合理化修改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让企业专家深入专业教学中,形成电气信息类专业与企业共建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双创意识,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3.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学会和建筑电气设计及工业设计工作室,为学生实践创新提供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及学习热情

通过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学会和建筑电气设计及工业设计工作室,为学生搭建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

在学会和工作室中,学生可以学习课程以外的前沿技术及应用软件,通过教师指導和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学到更多的专业技能,通过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比赛、项目,将学到的知识亲自进行实践,在实战中拓宽视野,了解更多的前沿技术,形成“创新学习—激发潜能—实践演练—提高能力—促进创新”的良性学习模式,真正的提高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双创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并能带动全学校形成科技创新氛围,促进全校创新创业学风建设。

(五)探索并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激发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热情,激励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比赛、竞赛

探索并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在学校政策的基础上,系里给予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其他的政策支持及物质奖励。探索并建立创新创业学分制度,设定创新创业课程学分,对成功参加比赛的学生按获奖等级给予学分认定,酌情纳入相关课程考核,并允许与创新创业课程学分置换,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优秀获奖作品选入毕业设计题目来源。教师指导学生获奖情况按照等级折算相应工作量,教师指导学生比赛、项目情况纳入年终考核。

(六)产学研融合,推进比赛竞赛作品、项目成果转化,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成果转化服务生活,回馈社会

产学研融合是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融入社会发展的战略抓手,是提升学校实力的动力源泉,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产学研融合推动了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为促进产学研融合的“双创型”人才培养,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导向意见[3]。各高校必须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不断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制,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立产学研有效融合机制,推进将学生及教师各项比赛竞赛作品、科研成果转化,形成社会生产力,达到高校产学研融合的最终目的,推动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基于学科竞赛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有利于提高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实现双创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培养,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最终为实现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迪.创新创业背景下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性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3):181.

[2]李宝莹,祁建广,王裕如,等.以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为驱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6(30):9-10,26.

[3]谢秋丽,程勇.“双创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12):196-199.

猜你喜欢
双创应用型竞赛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创新思维竞赛(3)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