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动康复专业建设与发展现状研究

2018-06-11 06:30闫旺旺王建功翟胜杰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31期
关键词:运动康复专业建设发展现状

闫旺旺 王建功 翟胜杰

摘 要:运动康复专业是新兴的交叉、技术型学科,既涉及体育学相关知识,又结合基础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知识,对学生有较高的实践技术和理论要求。由于医学院校运动康复专业发展时间短,学科交叉,目前尚未有统一、科学的培养体系,开设本专业的学校都在依据自身特色不断探索、完善。山西医科大学作为省内医学发展的领头雁,于2015年招收省内第一批运动康复专业学生,目前共招生3届。发展初期,学校在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学生就业等方面缺乏经验,存在办学特色不鲜明,亮点不突出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山西医科大学运动康复专业发展现状与专业建设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实际发展遇到的问题,对建立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提出建议,同时也为医学院校运动康复专业建设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运动康复 专业建设 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1(a)-0119-0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山西医科大学2015级运动康复专业为研究对象,对目前发展现状与专业建设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实际发展遇到的问题并对建立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提出建议,同时也为医学院校运动康复专业建设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以“运动康复、发展现状、培养目标”为关键词检索,对有关运动康复专业发展现状、培养目标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

(2)调查法:根据教育部公布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統计2004—2017年我国本科院校运动康复专业开设情况;通过访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运动康复专业硕士招收院校的主页招生信息,调查统计全国运动康复专业硕士招生情况。

(3)数理统计法: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3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

2 运动康复专业在国内发展现状

2.1 发展历史

我国运动康复专业最早起源于体育院校中设置的体育保健专业,2004年,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立“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在天津医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3所院校进行试点办学。2012年教育部调整专业目录将其定为特设专业并更名为“运动康复”,毕业授予教育学或理学学士学位[1]。之后,随着社会需求增大、康复类人才紧缺等因素,更多的学校开始设立运动康复专业。

2.2 全国本科开设情况

通过文献查找和教育部公布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统计全国运动康复专业开设情况,从2004年开始设立招生,到2017年全国已有72所院校开设运动康复专业[2-3],其中,医学类院校25所,占全国开设院校的34.7%;体育类院校16所,占全国22.2%;师范类院校13所、占全国18%,其他综合类18所,占全国25%。其中医学院校占比最大,体现了运动康复在医学类院校开办的发展趋势。

2.3 全国运动康复硕士招生情况

目前与康复专业相关的硕士名称主要有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康复治疗、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方向)、运动康复学。其中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医学技术多由医学院校招生、只有少数分布于体育院校,例如北京体育大学和成都体育学院招收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上海体育学院招收医学技术硕士。而运动康复硕士在全国只有各大体育院校(和河北师范大学招生。通过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网和各校研究生招生官网查找,得知目前运动康复只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没有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并对各高校研究生招生人数进行统计,2016年共招生107人、2017年共招生144人,2018年共招生149人。根据卫生部制定的标准要求[4]:三级、二级医院应设一定规模的康复病床(康复医生0.25人/床、康复治疗师0.5人/床)。按标准要求应配备的康复治疗师超过30万人。除此之外,国内大量的残疾人康复机构、社区康复机构及各类私立康复中心对康复相关人才呈现旺盛需求[5]。目前我国主要由康复治疗专业和运动康复专业为市场提供治疗师。纵观来看,虽然运动康复本科开设院校、硕士招生数量不断增长,但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短缺问题依然严重。

3 山西医科大学运动康复专业发展现状

山西医科大学于2015年招收省内第一批运动康复专业学生,目前共招收三届。与体育院校相比,依托丰富的医学资源是发展运动康复最大的优势。涉及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康复医学的课程分别由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各教研室、山西大医院康复科负责,为运动康复专业学生在医学知识学习方面提供了大量优势资源。运动技术类课程由体育教学部各教研室负责,主要让学生了解各运动项目技战术特点,深入学习运动损伤机制。但由于运动康复所学内容交叉性强,医院老师与体育老师只在各自领域擅长,很难将体育与医学有机的融合。面对这种情况,建设专业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非常重要。

3.1 培养目标

山西医科大学学生发展目标是“成为山西医药卫生事业的领军人物”,运动康复专业依据学校发展目标并结合专业特点提出的培养目标为“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为康复医疗机构、运动队、康养中心、科研院所以及普通人群的健康指导等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

3.2 课程设计

山西医科大学运动康复专业必修课程分为三类:专项运动技术类共17门、康复医学类共18门、临床医学基础类共13门。选修课程分为两大类: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限定选修课4门。由于运动康复对学生专业实践技术要求较高,多数课程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形式。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专业课程总学时为1958、理论学时1337、实践学时621。实践学时占到总学时的31.2%。

北京体育大学作为我国最早开设运动康复专业的院校之一,在专业建设方面有一定的经验与优势,其课程设计分为学科基础课(共6门、320学时),专业必修课(共10门、560学时)。专业选修课分为AT方向(5门、192学时)、PT方向(共7门、192学时)、研修模块(共8门、336学时)[7]。

通过对比,发现两校在课程设置上有很大相似性,共有23门相同课程。但北京体育大学将课程进行分模块选修,而山西医科大学只有五门专业选修课、其余都为必修课程,学时数明显大于北京体育大学,主要集中在运动技术类课程。由于课程开设较多,也造成学生学习量加大,对知识的掌握深度产生一定影响。如何适当地精减课程,尽量减少课程的交叉重复,做到课程设置的“精”而“准”则尤为重要。

3.3 本科生导师制的完善与健全

本科生导师制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有巨大作用。在生师适配关系合理、科研设施、师资力量等软硬件条件相对完备的运动康复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习方法、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个体指导,使学生个性得到最大关注,优势特长得到最大发挥,有利于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8]。

山西医科大学运动康复专业每位本科导师负责2~6名学生,主要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习方法、科研创新项目等进行个体指导。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遇到问题。例如缺少完善的实施管理制度、教师任务不具体、老师教学任务重等,这些都是阻礙导师制更好发展的因素。希望通过完善与加强本科生导师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开拓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发展问题及改进措施

(1)专业师资力量不足,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2)专业教学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3)社会服务实习基地建设不完善。

(4)明晰学生培养目标,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继续加大教师外出培训,完善师资培养途径,采取自身培养、积极引进与外聘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医体兼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5)适当地精减课程,尽量减少课程的交叉重复,做到课程设置的“精”而“准”。合理增加选修课与实践的学时。

(6)构建和选择更加符合专业特色的教材,确保学生培养质量。

(7)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和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

(8)增加中医康复技术的实践操作。

(9)加强本科生导师制的完善与管理。

5 结语

山西医科大学运动康复专业的开设符合当前社会需求,是对当前体医融合模式的探索与发展。希望学校能够抓住机遇,针对性地解决发展遇到的问题。依托省内最优质的医学资源,建设特色鲜明的运动康复,真正做到立足山西,面向全国。

参考文献

[1] 刘春雨,韩小燕.运动康复与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对比与思考[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5,5(36):70-71.

[2] 王定宣,陈巧玉,彭博.中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调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2(42):103-109.

[3] 教育部.关于公布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EB/OL].(2018-03-21).http://www.moe.edu.cn/srcsite/A08/moe_1034/s4930/201803/t20180321_330874.html.

[4] 卫生部关于印发《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 试行)》[EB/OL].(2011-05-24).http://www.moh.gov.cn/mohyzs/s3578/201105/51787.shtml.

[5] 张恩铭,王安利,矫玮,等.运动康复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探索[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4):56-57.

[6] 胡精超,赵斌.我国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9):852-853.

[7] 矫玮,王安利.运动康复新修订专业的课程设置[A].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2012第二届全国康复教育学术大会[C].2012.

[8] 王宏坤.运动康复专业本科生导师负责制培养模式及实践[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17,37(10):39-40.

猜你喜欢
运动康复专业建设发展现状
运动康复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
推拿与运动康复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