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校文化进社区研究调查研究

2018-06-13 09:55甘家秋金华
东方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进社区区县高校学生

甘家秋 金华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高校文化成为了社会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区文化同样重要。研究发现,目前重庆社区文化可以很好的融入高校,而高校文化却难以融入社区。本文对此现象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文化;社区文化

重庆市高校文化进社区现状调查项目以重庆市民为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在重庆范围内共抽取150名市民进行访谈调查。通过访谈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重庆市高校文化在融入社区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原因,下面将对此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并针对此提出一些建议。

一、问题

高校文化与社区文化都在社会整体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重庆市高校文化在融入社区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将一一进行分析。

1.重庆高校文化与社区文化互相不理解

近年来,社区文化很好的融入了社区,但是高校学生对于社区文化到底是什么也是不明确的。不仅如此,高校学生对于高校文化本身的了解也是不够的。同样的,社区居民对于社区文化和高校文化也是不了解的。由于对这两种文化的不理解,所以高校学生和社区居民对于双方都是不理解的状态。这是在高校文化进社区的活动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

2.社区居民对于重庆高校文化融入的抗拒

社区指的不是一个小的范围,而是指的一个很大的范围。里面的一切事物组成了社区。在社区里面最重要的主体就是社区居民。但是目前社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都生活在自己的小小天地,就算有交流也只是跟邻里。甚至会出现居住了一辈子,还不知道社区里面住了些什么人的情况。而且大家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对于社区里面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是不关心的。对于高校文化进社区这样的事情,他们是不在乎的,甚至觉得不需要。对于这类的文化活动,他们有着一种抗拒。所以在高校文化融入社区的过程中,社区居民的抗拒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3.重庆高校学生对于在社区宣传高校文化的抗拒

高校就是一个象牙塔,在高校里面生活的学生,以及高校里面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都不是那么容易懂。高校学生经过高校文化的熏陶。对于社区文化持一种不理解的轻视态度。他们不愿意去社区宣传自己校园的文化,总有一种对牛弹琴之感。除此之外,高校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去做一些他们觉得无意义的事情。所以高校学生对于进社区举行宣传活动的抗拒也是高校文化在融入社区的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4.重庆区县高校文化进社区活动不足

区县的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远,而且高校只有几所,重庆市的大学主要集中在主城。高校学生在进行高校文化进社区的活动时,往往会选择主城,而不会选择区县。这就导致了区县几乎没有高校文化进社区的活动,从而也导致了区县社区文化的落后。他们对高校文化的不理解,也致使高校文化在区县难以融入社区文化。

高校文化在融入社区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可小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高校学生和社区居民对对方的不理解,以及他们对彼此的抗拒,还有就是区县不足的问题。

二、原因

重庆高校文化难以融入社区,有重庆高校自身的问题,也有社区的问题,下面将逐点进行分析。

1.高校学生对于高校文化的不了解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不仅仅是社区居民对于高校文化不了解。高校学生本身对于高校文化也是不了解的,高校学生不知道该用何种方式向社区传播高校文化,以及什么样的东西才是高校文化。所以这也就导致了高校文化难以融入社区。

2.高校文化自身的局限性

高校文化相对于社区文化来说是比较高雅的,不是通俗易懂的,在传入社区的时候就让社区居民难以接受,甚至有些不知所云。且高校文化传入社区的东西有可能并不具备实用性。所以高校文化自身的局限性导致了难以融入社区。

3.高校对于融入社区的活动策划少

社区文化会通过一些形式去融入高校,比如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但是高校对于融入社区的这一类活动的策划却并不是很多。高校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通常都不能起到使高校文化融入社区文化的作用。高校学生普遍都是敷衍的完成任务,而不会采取实际的行动。

4.高校学生积极性不高

高校是一个象牙塔,高校学生在这里十分的愉悦。对于高校文化和社区文化是否可以融合,高校学生基本都不在意。就算学校策划了相应的活动,高校学生也不一定会积极的去完成。作为传播高校文化的主体,高校学生的积极性决定了高校文化是否可以融入社区。

5.高校文化与社区文化的距离感

高校文化给人的感觉是高雅,而社区文化给人的感觉却是低俗。所以他们之间的距离感是很强烈的。高校学生不愿意去传播文化给社区居民,社区居民也不愿意接受高校学生传播的文化。所以双方的距离感也导致了高校文化难以融入社区。

6.高校文化融入社区的活动方式存在问题

如今,高校文化融入社区最大的原因是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有集体的,也有个人的。虽然每一学期都有这样的活动,但是往往方式比较单一,并不能起到一些实质性的作用。所以也没能让高校文化真正融入社区。

7.高校學生不了解社区所需

高校学生日常接触的都是高校里面的文化,尽管他们也是社区的人,但是对于社区还是不够了解。他们并不能真正了解社区所需要的,所以策划的活动往往华而不实,社区也不能接受。所以,这也是高校文化难以融入社区的原因之一。

8.社区封闭性较强

社区有时候自己会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但是对于其他的一些文化的传入是有些抗拒的。他们并不在乎高校文化是否融入社区,甚至觉得不需要高校文化进社区。社区的封闭性比较强,所以高校文化融入社区较困难。

9.社区人员分散

社区的人员比较多,同时也比较分散,人员难以集中起来。所以高校文化就算在社区进行传播,也是小范围的进行传播。难以大规模的进行传播活动。所以,社区人员分散也是高校文化难以融入社区的一个原因。

10.社区文化的局限性

社区文化给人的感觉是通俗易懂的,他们所需要的都是一些实用的东西。侧重建设物质文化,而高校却侧重精神文化,高校严格意义上来说跟社区是不搭的。所以社区文化的局限性导致了高校文化难以融入社区文化。

11.区县地理位置偏远

区县地理位置偏远,也没有几所大学。高校学生在举行高校文化进社区的活动时不太愿意去区县,这导致了区县文化的落后。而且这使得他们对高校文化难以理解,难以接受。所以高校文化想在区县融入社区是十分困难的。

总而言之,高校和社区双方面的原因,以及区县的地理位置和落后的文化导致了高校文化難以融入社区。

三、建议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些重庆高校文化难以融入社区的原因。下面将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一些建议。

一是让高校学生真正了解高校文化。要想让高校文化融入社区,首先需要让高校学生真正了解高校文化是什么,这样在传播的时候才知道应该传播些什么。了解高校文化也有利于使他们热爱高校文化,从而去积极主动的推动高校文化融入社区。

二是高校多策划一些进社区的活动。高校除了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之外,应该多设计一些活动来让高校文化融入社区。如果活动过少,是不利于高校文化融入社区的。所以活动既不能太频繁,也不能间隔时间太长。要通过活动引起社区居民的兴趣,让他们渴望去了解高校文化。

三是在举行进社区的活动时了解社区所需。高校在举行进社区的活动时,不能只考虑高校,还要考虑社区所需。要真正的去了解社区居民需要的什么。并且针对他们的需要设计一些对于他们来说真正有用的东西。

四是研究该以怎样的方式让高校文化融入社区。高校文化在融入社区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不应该太过单一。目前,采取社区服务的方式来让社区居民接触高校文化是最常见的形式。但是文艺活动和知识宣讲的方式却很少。所以高校需要研究到底什么样的方式才可以让高校文化更好的融入社区。

五是消除高校文化和社区文化的距离感。高校文化和社区文化存在着一些距离感,这导致了他们难以很好的融合。所以高校文化在融入社区的时候应该消除这样的距离感,让高校文化也通俗易懂,从而促进他们的相融。

六是增加区县高校文化进社区的活动。区县的地理位置偏远,文化落后于主城区。高校应该注重对于区县的投入,增加区县高校文化进社区的活动次数。让区县社区居民了解高校文化,让他们可以接受高校文化。从而在区县促进高校文化和社区文化的融合。

总而言之,重庆市高校文化进社区的情况并不乐观。研究表明由于社区和高校两方面的原因,以及区县地理位置的偏远和落后的区县文化,导致了高校文化难以融入社区。通过研究,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高校文化要想很好的融入社区,在未来还需要高校和社区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 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5-10.

[2]郑杭生,李强.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一作:甘家秋,(1996.8),女,重庆丰都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2015级本科学生,研究方向:大众文化;

二作:金华,(1975.10),男,重庆南川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文艺学。

猜你喜欢
进社区区县高校学生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党员进社区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超八成区县可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嫩江县开展“双进社区”活动,增添城市基层党建新活力
“进社区”光伏终端消费商业模式分析
开展学雷锋进社区志愿服务行动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全市各区县选民登记工作全面启动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