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靓乡村治理的大丰“美智贴”

2018-06-14 06:22沈建华骆圣宏刘金龙
农村.农业.农民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大丰李某警务

沈建华 骆圣宏 刘金龙

“大丰美,大丰的派出所也很美!”今年4月13日,公安部国际合作局组织各省市区公安机关200多名代表来到江苏盐城市大丰区,实地观摩国际执法培训基地——新丰派出所,一番现场调研之后代表们发出这样的赞叹。

大丰区副区长、公安局局长沈阳说,近年来,大丰区委、区政府通过旅游兴区建设美丽乡村,带动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公安系统不做旁观者,争做美丽乡村建设中最美丽警察、最智慧警队和最贴心警务。

春末夏初,行走在大丰城乡,近距离观察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中公安服务的“美智贴”,见闻了不少“美人美事”。

现代乡村治理中的“美丽警察”

“老百姓救了我的命,我要用余生服务老百姓。”这是大丰区公安局南阳派出所民警朱成书的座右铭。

今年56岁的朱成书,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遇险,群众用一个铁盆扣在他头上,救了他一命。带着荣誉转业成为社区民警后不久,被查出白血病,经过短期治疗,他随身带着小药包又回到工作岗位上。他说,他的命是人民群众给的。

14年来,他走遍辖区的每家每户,成为社区警务工作的行家里手,连续5年被评为社区标兵。他走访了解到单德凤奶奶为已故丈夫、儿子种田还债的情况后,主动向领导汇报,使“诚信奶奶”单德凤的善举得到中央媒体的广泛报道。

“乡村振兴,我们民警也责无旁贷,要努力成为美丽乡村里法制文明的践行者、传播者,友爱互助、尚善重义的倡导者、示范者。”大丰区公安局政委张辉说。

“我微信朋友圈里什么人都有,农民工、个体业主,还有精神病人……”才工作3年多的大桥派出所青年民警沈纯自豪地说。

辖区里一名李姓中年男子,年轻时因患忧郁症故意杀人被判刑,释放后即在苏南某大学城附近做手机贴膜生意,父亲定期寄药给他。沈纯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与当地公安机关沟通衔接,协调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同时通过其家人与他加上了微信好友,不定时地与其聊天,掌握其情绪状况。

一个月后的一天上午,沈纯通过微信聊天发现,李某称其在镇江贴膜受到排挤,有人经常到其贴手机膜的摊位捣乱……感觉其疾病又有发作迹象,沈纯一方面立即向所领导和镇政府汇报此事,一方面通过微信和李某聊天以安抚他,并通知李某父亲及其哥哥,跟他们说明情况。

当天下午,沈纯在多次打电话和发微信给李某没有收到回复后,立即连线当地公安机关并通报了李某当时的情况。当天晚上8点多,李某被家人及时接回老家,沈纯随即赶往李某家中了解情况,李某浑身发抖,说不出话来。第二天,李某被送往医院治疗,一个星期后恢复了正常,跟着本村人前往苏南打工。沈纯每天关注其朋友圈里的动态,每隔两三天就和李某聊一次,每周和其通一次电话,掌握其情绪状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越来越多的青壮年涌入城市工作,留守老人谁来照顾,成了一大难题。尤其是独居老人在家中遇到突发情况孤立无援时。草庙派出所的民警针对这个难题,给出了一个答案:建立独居老人的“SOS”,邻里守望互助。

该所民警联合有关部门,逐户排查并建立辖区独居老人底册,自2017年以来共计投入1.5万余元,帮助辖区74名独居老人安装了一键式求助警铃,独居老人遇到突发情况,只要按下床头的开关,警铃会发出求助警报,周围邻居便会闻声而来给予帮助。

去年12月的一天夜晚,87岁的草庙镇川竹村七组独居老人单某,在家中不慎跌倒。因为年事已高,又是在深夜,老人在孤立无援之际,按响了草庙派出所在其家中安装的“SOS”报警电铃,因发现及时,单某得到了有效救治。事后,单某家属专程到派出所致谢。

大丰公安民警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情怀,做乡村文明建设的实践者、示范者、推动者,以实际行动赢得了辖区群众称赞。朱成书、申爱国、于海民、冯普晴、刘红继等一批民警,被上级公安机关记功嘉奖,授予“全省忠诚卫士”“江苏省优秀人民警察”“盐城最美警察”“盐城忠诚卫士”等荣誉称号。大丰公安系统被江苏省公安厅荣记集体二等功一次。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智慧警队”

“一个手环控全程。”在新丰派出所办案中心,所长仇勇介绍说,“违法犯罪嫌疑人进入办案场所后,会领取一个智能手环,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跟踪记录嫌疑人生理指标、案件侦办、权益保护等情况,让数据为执法监督站岗放哨。同时,一张光盘全记录。嫌疑人在办案场所说的每一句话、经历的每分每秒,在审讯结束会自动生成一张记录全程的光盘,使人权保障的原则、执法规范的链条完整可回溯。”

笔者在现场看到,智能手环演示过程中,民警走到哪里,屏幕上就会出现亮点跟踪到哪里。

针对辖区“荷兰花海”旅游热点区域外来人员比较多的情况,还专门设置了人性化的外国人、传染病人等“特色讯问室”,对外籍游人建立执法权益双语告知、翻译联络员等工作制度,切实保障外国人的合法权益。办案场所内视频、语音监控全覆盖、无死角,通过信号源图对办案场所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荷兰花海”是大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接待游客约300万人次,全年有3个文化月大型活动,人气逐年暴涨。在旅游高峰时,每日人流量达10万之众。大丰区公安局以智能化安防体系和大数据深度应用,支撑泛在感知、多维研判、扁平指挥、高效处置的新型安保机制,通过可视化掌控、精细化管控、合成化联控,实现智慧安保,打造平安景区。

在现场,笔者看到,该局通过启用人脸识别、无人机、热力图等科技手段,将警车、警力等12项安保要素全部上图展示,可视化掌握现场及周边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刻扎紧景区“铁桶阵”。

“3年来,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和刑事案件,并先后成功抓获逃犯10多名,及时找回走散失人员53人。”大丰区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卢定平说。

指挥中心主任王红介绍说,为了保障广大农村地区的安全,近两年来,大丰先后投入1亿多元,建设“村村通”工程,在农村地区每个路口增设监控探头。同时,在指挥中心设立视频监控巡逻队和合成研判队伍,24小时开展网上巡逻和研判。

当代乡村振兴中的“贴心警务”

在西团镇众心村微型消防站,墙上张贴着相关规章制度,抢险救援服、消防头盔、消防靴、消防安全腰带、消防专用水带、ABC型干粉灭火器等器材装备一应俱全。

“电动三轮消防车发下来后,我们将更具备‘救早’‘灭小’的消防小单元功能。”众心村村干部、微型消防站站长陈余说,农村沟河纵横,乡间小路不宽阔,电动三轮消防车可以发挥灵活、机动的优势,甚至行驶在田间地头,拍灭火灾、宣传消防知识。

西团派出所负责人宗锦卫介绍说,该所运用“小步快走、边行边试”模式,建成覆盖全镇的微型消防站,取得了重大火灾、人员伤亡的“零”发生,火灾事故、直接财产损失“双下降”的切实成效。今年以来,西团镇就已成功扑灭初期火灾6起,有效发挥了就近灭火、快速到场、控制火情的作用。

他们在应急救援的同时,将全镇划分为13个消防巡查片区,分片包干开展自巡自查,按照重点消防单位每月必检,“三合一”“九小”等场所每旬必检,群租房屋随时抽检的要求,由微消站人员上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社区民警开展后续工作。

大丰公安民警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称赞。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该所负责农村消防工作的民警介绍说,在社区民警组织下,微消站人员紧密结合深化社区警务改革工作,走进农户、小区、学校、企业、沿街商铺、人员密集场所等处,尤其注重对孤寡老人、留守老人、儿童家庭的入户宣传,不间断开展面对面的安全用火、用电、用气知识讲解,综合运用农村小广播、社区民警“小喇叭”、宣传画册等方式,扩大受众面,提升群众自防意识。

大丰骏荣娱乐用品有限公司业务忙、待遇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很多青年来此打工。来自内蒙古、今年30岁的包百顺到此打工一个月,近期准备参加机动车驾驶证培训。在开到厂区现场服务的移动警务车旁,他很快办好了居住证申办手续。

“不用到派出所就可办证,这种贴心服务真的很方便。”包百顺说,有了居住证,他学车会方便些,也能享受到更多当地人的福利待遇。这辆移动警务车是草庙派出所创新打造的移动警务站。车内配有工作台、视频监控系统、高音喇叭、警用装备等设备,派出所受理的多项业务,移动警务站都可办理。

“草庙有3万多人口,280多平方公里,是大丰面积第二大镇,辖区内还有国家级麋鹿保护区和盐城监狱等单位。而派出所包括所长在内只有7名民警。如何让有限的警力发挥最大效能、方便群众?”草庙派出所所长周正军介绍,他们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购置移动服务车,推出移动警务站。

一警多能,立体巡防的服务,变“被动”为“主动”,让社区民警真正沉下去。移动警务站在常规巡防的基础上,还可对重点区域内主要道路、高发案部位开展辐射定向巡逻,完成巡逻防控、警情先期处置、打击犯罪以及服务群众等职责任务。

在日常生活中,移动警务站的民警及时受理派出所窗口的相关业务。群众夸奖移动警务站是“安保保到景点上,办证办到家门口,防控防到村头边,宣传宣到心坎儿上”。基层干部赞扬说,这真正是一个最贴心的流动警务工作站。

大丰公安贴心的警务,还远不止这些。近年来,该局在所有乡镇开展“全要素网格”工作,将各项警务工作进行梳理归类,全部入网入格,连点成线、结线成面,形成多网并齐、以点促面的新格局,取得显著效果。

大丰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韦应生介绍说,大丰公安系统还在全国率先开展平安文化建设,把平安建设的重点从外在的平安建设,转向内在的平安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创造更加健康安定的心灵环境和社会氛围。

猜你喜欢
大丰李某警务
大丰麦秆画
新形势下警务战术指挥
同居男友去世, 女友能否继承遗产
大丰瓷刻:镌瓷琢画显匠心
为了讨还债务而绑架、扣押债务人,构成什么犯罪
10年被抓8次的惯偷又栽了
家长管教不力少年犯数罪被判刑
美术家谷大丰眼中的锦屏
探究警务战术的本质、知识生成与运用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