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伏沙明结合认知行为治疗青少年情绪障碍的临床作用

2018-06-14 03:57何书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4期
关键词:显著性障碍情绪

何书平

(河南省郑州市精神病防治医院精神科 郑州450000)

青少年情绪障碍是指发生在青少年或儿童时期以焦虑、恐怖、抑郁或躯体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1]。随着近年来青少年学习压力及精神压力的增加,我国青少年情绪障碍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2]。研究显示[3],氟伏沙明结合认知行为治疗青少年情绪障碍,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旨在探讨氟伏沙明结合认知行为治疗青少年情绪障碍的临床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0例青少年情绪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男15例,女 10 例;年龄 8~17 岁,平均年龄(12.56±1.02)岁;病程 7~16 周,平均病程(13.22±2.38)周。对照组男16例,女9例;年龄9~17岁,平均年龄(13.12±1.14)岁;病程 6~16周,平均病程(13.24±2.24)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儿监护人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均符合青少年和儿童时期情绪障碍相关诊断标准;(3)临床资料完整,且具有较好的依从性;(4)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得分≥15分;(5)肝肾功能、血尿常规以及心电图均未出现明显异常。排除标准:(1)伴有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以及躯体疾病者;(2)临床资料不完整,依从性极差者;(3)伴有严重智力障碍、语言障碍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以氟伏沙明(国药准字H20058921)治疗,初始剂量 25 mg/次,1 次 /d,晚服用,连续用药1周后,根据患者病情酌情增加剂量至50 mg/次,1次/d,晚服用,用药2周后疗效不理想者继续酌情加量,最高剂量≤150 mg/d。持续用药8周。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认知行为治疗。具体措施如下:(1)病情及发病因素调查,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可主动与其沟通,引导患儿说出其内心想法,对患儿语言中存在的错误认知进行分析。(2)合理安排认知行为治疗进程,1次/周,病情严重者2次/周,每次治疗45~60 min。详细记录患儿每次治疗情况,并对患儿情感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并及时优化干预方式。(3)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儿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以亲近友好的态度接近患儿,消除患儿恐惧感,与患儿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同时积极与患儿家属交流沟通,使其及时了解患儿病情进展及改善情况。持续治疗8周。

1.4 观察指标 (1)采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评估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后的抑郁情绪情况,包括18个评估项目,每项评分0~2分,评分≥15分表示存在抑郁症状。(2)采用儿童大体评估量表(CGAS)评估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的精神障碍程度,评分标准0~100分,>70分表示无明显社会功能障碍。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DSRSC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DSRSC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 2、4、6、8 周后,观察组DSRSC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DSRSC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DSRSC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治疗前 2周后 4周后 6周后 8周后观察组对照组25 25 tP 24.46±5.12 25.89±5.35 0.965>0.05 18.28±3.65 23.41±3.58 5.017<0.05 16.36±2.46 21.15±2.55 6.759<0.05 14.25±1.16 19.67±1.38 15.032<0.05 10.25±0.98 14.26±1.22 12.812<0.05

2.2 两组CG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CG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CG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CGA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CGAS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治疗前 8周后 t P观察组对照组25 25 19.679 15.739<0.05<0.05 tP 46.98±6.13 47.52±6.65 0.298>0.05 79.16±5.41 74.25±5.28 3.247<0.05

3 讨论

青少年情绪障碍为常见的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患病率较高,可见于各年龄段儿童,但常被家长忽略[3~4]。且抑郁症状的存在,对儿童的社会功能影响较大。及时予以有效心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青少年情绪障碍患儿的躯体和心理状况[5]。氟伏沙明是一种具有单环结构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通过选择性抑制中枢神经突触前膜对5-HT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5-HT水平而发挥作用,且对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无明显作用,可有效降低心血管不良反应,无明显抗胆碱作用[6]。氟伏沙明与认知行为结合治疗青少年情绪障碍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状态,降低精神障碍程度[7~9]。认知行为治疗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因此认知行为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针对行为、情绪等外在表现,同时还注重分析患者的思维活动和应付现实的策略,找出错误的认知加以纠正,以改善情绪障碍。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DSRSC、CG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 2、4、6、8 周后,观察组DSRSC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CGAS评分均较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伏沙明结合认知行为治疗青少年情绪障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衣斌.氟伏沙明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的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7):176-177

[2]闫煜蕾,王珊珊,唐淼,等.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青少年焦虑症状的干预效果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1):10-15

[3]吴丹丹,赵兆,陈一心.儿童情绪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3):275-277

[4]蔡梦燕,陈勇华,冀延春.氟伏沙明联合氯米帕明治疗青少年强迫症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8):87-89

[5]郝红,赵宁民,朱雪萍,等.氟伏沙明联合阿立哌唑对强迫症患者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2):243-246

[6]黄雪竹,任冬梅,杜姝昱,等.认知行为综合干预对青少年情绪障碍的影响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3,5(4):9-10

[7]王冲,刘慧敏,王春芳.氟伏沙明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的疗效[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22(s1):370-371

[8]高晓峰,何鲜艳,兰智勇,等.认知行为疗法、氟伏沙明联合氯米帕明治疗青少年强迫症效果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39-42

[9]孙扬,刘文敬,程文红,等.门诊青少年焦虑障碍患者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的3个月随访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4,24(2):94-96

猜你喜欢
显著性障碍情绪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跟踪导练(四)2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跨越障碍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