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林宫里的“宫心计”

2018-06-14 02:46张珺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克里姆林宫索契梅德韦

张珺

“越是大型的组织,争斗就会越激烈,每时每刻都会有冲突产生。这些矛盾都是源于人们互相追逐各自的利益。”

2009年,从总统转任总理的普京突然在俄罗斯一本名为《俄罗斯先锋》的杂志上开起了专栏。

杂志主编安德烈·科列斯尼科夫称:“向普京约稿并不困难。我通过俄总理新闻秘书转达请求普京为杂志写专栏文章的意愿,很快就得到了回复。普京没拒绝我们。”

普京的第一篇专栏文章是科列斯尼科夫留下的命题作文——《如何解雇一个人》。

“我可以诚实地说,在我担任总统期间,如果在某些情况下没有作出干预的话,俄罗斯在很久以前就可能出现政府不是政府的局面了。”普京在专栏中写道。

克里姆林宫里的人员是独特的:被抨击的腐败的企业大亨、前特工、信仰东正教的保守派人士、世故的政治操盘手以及民族主义者,他们都在争取普京的支持,而价值观和诉求往往截然相反。

尽管外界议论不绝于耳,但这是普京第一次公开承认,在克里姆林宫内部,确实有一些“冲突”,甚至有人认为,自己可以操纵普京。

总统和总理

普京喜爱户外运动,就其官方曝光的图片来看,他动辄上山打猎、下水捉鱼,偶尔喂马、砍柴……所有照片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在西伯利亚冰冷的湖水中,赤膊畅游的画面——他裸着上身,展开双臂,胳膊上的肌肉看起来强健有力;他张开嘴深吸一口气,像是在向旁人展示他的蝶泳技艺。

这确实是一张“展示”图,据俄罗斯记者米克哈·济哈尔透露,普京来回游了三趟,摄影师才终于抓拍到这张照片,“这些照片意在向人们展现一个年轻活跃、精力充沛的硬汉形象”。

在任职总理期间,普京的“硬汉”照层出不穷,其目的是向民众展现出一个与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不同、远胜于他并且更具力量的形象。

梅德韦杰夫即便在出任总统时,他在俄国政坛的地位也更像是男二号,难以阻挡普京自带的光环。

实际上,梅德韦杰夫和普京“师出同门”,都是索布恰克的爱徒。

普京任代总统时,梅德韦杰夫就是普京竞选班子的总指挥:指控媒体寡头古辛斯基控制的一些媒体往普京身上“泼脏水”;安排普京驾驶苏-27战机,突然飞抵车臣首府格罗兹尼上空。

此后,梅德韦杰夫长期任普京的总统办公厅主任,不管是在政治斗争中还是在生活上,他都是普京离不开的“左右手”——安排普京的工作日程,接听所有的重要电话,负责分析国内社会、经济形势和国际局势,甚至帮普京决策……

在梅德韦杰夫任总统期间,也许是国内外的形势所致,改革进展并不令人满意,使得他處境艰难。

2011年俄罗斯议会选举期间,梅德韦杰夫突然提出要组建一个中偏右的政党,以团结中产阶级,拥护自由主义改革。

他的想法得到了一些企图回归政坛者的赞成,其中包括叶利钦和曾任普京办公厅主任的亚历山大·沃罗申。

沃罗申在莫斯科河畔租用了一间办公室,与受欢迎的博客、记者和作家会面,了解他们对俄罗斯政治未来的看法,分析新自由党的前景,了解谁愿意加入。

随着会面规模的慢慢扩大,沃罗申虽然没说过,但每个人都觉得他接到了梅德韦杰夫的“特别任务”。

莫斯科的自由派人群开始骚动起来,而梅德韦杰夫一直小心翼翼地不公开对抗普京,但现在他显然正朝着另一个方向前进——他们在利比亚问题上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调。紧接着,执政的统一俄罗斯党也开始对梅德韦杰夫不满——为什么需要再建一个组织来复制这个政党?

2011年10月,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被杀,这对于普京来讲是个刺激,他认为卡扎菲刚刚从低潮中走出,开始信任西方国家,却在这个时候被人从背后捅了一刀。

普京将这一切迁怒于此前梅德韦杰夫的表态,于是,他约梅德韦杰夫去钓鱼。

据克里姆林宫内部人士透露,正是在那次钓鱼之旅中,普京希望梅德韦杰夫在2011年大选期间作出让步。他警告梅德韦杰夫,俄罗斯或将成为美国新一轮阴谋的攻击目标。

“局势十分严峻,如果领导人不够强大,国家难逃亡国厄运。”据济哈尔称,普京向梅德韦杰夫解释道,“卡扎菲认为他永远不会失去利比亚,但是美国人欺骗了他。”

普京循循善诱地阐释,在2008年,自己是俄罗斯的头号政治家,本可以继续参加选举,但是宪法不允许他这样做。

“我遵守规则,把权力交给你。但我们一致认为,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会坐下来,决定下一步该做什么。”普京说,“现在,这一天已经到来。”

没过多久,梅德韦杰夫正式提议由普京参选2012年总统,紧接着,普京称,要让梅氏出任总理。

此后的每一周,普京总是约一群幕僚打冰球,但梅德韦杰夫再也没有现身其中,他的保镖倒是成了经常出现的人。

“玩转”普京?

普京的生活很有规律。

早上起来,他会吃一份软奶酪,有时配煎蛋卷,有时是燕麦粥,食材都是从农场里新鲜运来的,然后他还会喝一杯咖啡提神。

吃饭时,幕僚们已经到达克里姆林宫,普京不慌不忙地戴上眼镜游泳,或者骑一会儿单车,听听新闻。

接下来,当幕僚们开始不耐烦地翻看手机时,普京则开始阅读材料,包括国内事务、国际事务报告及俄罗斯联邦警卫队提供的关于克里姆林宫的报告。

当幕僚们开始在办公室聊天时,普京终于踏入房中,议论声骤停。

据说,在幕僚们报告事务之时,普京总是不苟言笑,瞪大眼睛聆听,点头或撇嘴。

在俄罗斯最高层摸爬滚打20年,普京开始变得固执,据克里姆林宫前政治顾问帕夫洛夫斯基称,普京已经很少表达观点,与他会面的人,其一切行动依赖的是间接指导和揣摩,而非直接命令和控制。几乎没有人能明白普京真正想的是什么,而想要影响甚至改变他的想法更是难上加难。

“有些时候,我们得用些手段。”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称。

俄罗斯寡头、诺里尔斯克镍业所有者弗拉基米尔·波塔宁喜爱滑雪,他认为在索契开办一场奥运会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一想法极大地吸引了俄罗斯政府体育机构的负责人,曾经传奇一时的苏联冰球运动员维亚切斯拉夫·费迪索夫。

波塔宁和费迪索夫一起成立了一个投标委员会。两人都认为,这一想法可能也会吸引普京——一个同样喜爱冰雪运动的体育健将,但没想到总统当时的反应并不热烈。

因此,竞标委员会转向德米特里·佩斯科夫,他当时是总统新闻秘书阿列克谢·格罗莫夫的副手。

据称,佩斯科夫提出了一项低成本的广告活动,受众只有一个人:弗拉基米尔·普京。

他们依照总统车队前往克里姆林宫的路线,设计了一些广告牌,口号是“这是我们应得的比赛”。接着,他们在普京一般会待在车里的时间段,给他爱听的几个广播电台投放广告,介绍在索契举办冬奥会是多么天时地利人和。他们还在普京的年度现场问答环节中,雇佣一名来电者,将他的电话接进来,让他亲口询问普京,俄罗斯准备什么时候主办冬奥会。

这些举措让普京认为,人们真的需要一场冬奥会,他们想让它在索契开办。所以他同意了,最终决定支持申办奥运会,并同意拨款500亿美元(约合3395亿元人民币),还亲自担任“申奥大使”。

电视记者亚历山大·涅夫佐罗夫在一次电台讨论中将普京比喻成一只沉睡的老虎:“他可以打个盹,发出呼噜噜的声响,伸展他巨大的爪子,并睁开他布满条纹的口鼻上的一只眼睛,看着不同的政治老鼠在他眼前跳舞。”

但当2014年,反对党领袖提出索契奥运会中的腐败问题时,普京回应称,对所有的事情,他一直都心里有数。这一回应似乎颇有深意。

对此,有克里姆林宫人士称,毕竟,“王”必须是房间里最高大的人,即使他的身高只有5英尺7英寸。

〔本刊责任编辑 袁小玲〕

〔原载《看天下》2018年第7期〕

猜你喜欢
克里姆林宫索契梅德韦
克里姆林宫印象
为什么大家都想住在索契
穆穆之仪 克里姆林宫俄罗斯宫廷典礼展策展手记
2014年(第22届)索契冬奥会科技备战工作总结报告
“煮”
梅德韦杰夫的民主与自由价值观
梅德韦杰夫的“第三条道路”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记者会
梅德韦杰夫与俄罗斯三大电视台领导的对话
农民家的 “克里姆林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