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你都去哪儿啦?

2018-06-14 04:27
财经界·上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厕所旅游发展

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活力强劲。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多年来对中国旅游发展的测算显示,中国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和社会就业综合贡献均超过1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测算,2017年我国旅游业综合贡献8.77万亿元,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达11.04%,对住宿、餐饮、民航、铁路客运业的贡献超过80%,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8000万人,对社会就业综合贡献率达10.28%。

2017年,我国人均出游已达3.7次。旅游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并带动大量贫困人口脱贫,很多地方的绿水青山、冰天雪地正在通过发展旅游转化为金山银山。

而且,我国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地位。2017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4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2.81万亿元,年均增长15.83%。2017年国内旅游市场为50亿人次,比2012年增长69.12%,年均增长11.08%;2017年国内旅游收入为4.57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101.15%,年均增长15%。2017年入境旅游人数为1.39亿人次,比2012年增长5%,年均增长1%;其中外国人2017年为2910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7%,年均增长1.4%。2017年出境旅游市场为1.29亿人次,比2012年增长4580多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9.17%。

旅游产业体系日臻完善。我国现有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法人企业4.5万家左右,其中住宿业1.9万家(其中星级饭店1.16万家,包括五星级824家、四星级2425家),旅行社2.79万个,景区景点3万多个(其中A级景区10340个,包括5A级249个、4A级3034个),世界遗产52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506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00个。休闲度假方面,现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6个,旅游休闲示范城市10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10个。专题旅游方面,现有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6个,国家湿地旅游示范基地10个,在建自驾车房车营地514个,还有一大批健康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科技旅游、研学旅游等“旅游+”融合发展新产品。初步形成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并重、旅游传统业态和新业态齐升的新格局。

旅游产品供给能力提升

(一)引导旅游投资,旅游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旅游产业,推进重点领域投资持续健康增长。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建立金融机构与旅游企业协作新机制,政府与金融机构联合推出680个全国旅游优选项目。推动社会资本设立中国旅游产业基金,总规模为300亿-500亿元,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旅游业。截至 2017 年底,全国已有144支旅游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超过8000 亿元。预计2017年全国旅游投资达1.5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民间资本投资占60%,形成了以民营为主、国有企业和政府投资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投资格局。

(二)推进“厕所革命”,成为全社会关注新热点

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批示,以此为开端、为标志,“厕所革命”在华夏大地蓬勃兴起。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厕所革命”和“推动旅游业大发展”再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建成旅游厕所7万座,超额完成3年5.7万座的计划任务。

(三)推进乡村旅游,旅游成为扶贫和富民新渠道

根据《全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有关要求,12部委联合实施乡村旅游扶贫8项行动。设立国家乡村旅游扶贫观测中心,开展旅游“万企万村”结对帮扶行动,推出280个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推广“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四年共举办15期旅游扶贫村村干部培训班及3期“三区三州”深度貧困地区旅游扶贫专题培训班,累计培训4450名村干部、旅游带头人。落实《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大力支持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经济,推动沿边特色村寨和小城镇建设。据测算,2017年全国乡村旅游25亿人次,旅游消费规模超过1.4万亿元。

(四)发展红色旅游,旅游成为弘扬红色精神新课堂

中办、国办印发《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近五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红色旅游发展资金26.4亿元。推出系列“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举办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红色旅游火炬传递、“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校园行等主题活动。推动将中共六大常设展览馆建成中俄旅游基地。三年来,全国红色旅游接待游客累计达34.78亿人次,综合收入达9295亿元。红色旅游已成为人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新课堂,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

(五)推进产业融合,“旅游+”成为产业体系升级扩容的新动力

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交通、航空、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领域相加相融,积极推动健康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科技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业态新产品竞相发展,建设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0个、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10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30个。

(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旅游成为人民幸福生活新指标

联合公安、工商、物价等部门持续开展全国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春季行动”、“暑期整顿”、“秋冬会战”,严肃查处“不合理低价游”、“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等违法行为。2017年,组织147个督查组,开展9轮专项督查,实现对全国31个省(区、市)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全覆盖”,共立案2595件,已办结1552件,罚款及没收违法所得3326万元,吊销营业许可证45家。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旅行社诚信教育培训工作,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和“质量月”活动。发布旅行社及导游等旅游从业人员失信黑名单96件。实施文明旅游提升工程,发布中国公民文明旅游公约,选树中国好游客、中国好导游,成立“中国旅游志愿者”,文明旅游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自觉行动。实施“补短板”计划,加快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国开通“12301”旅游服务平台,建成旅游咨询服务中心11394个、旅游集散中心663个、旅游休闲绿道2254条、观光巴士线路1061条。加强节假日旅游安全管理,建立国家旅游产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妥善应对“九寨沟地震”、“新西兰地震”等突发事件。

下一步政策建议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全域旅游

加强顶层政策和制度框架设计,细化标准和措施,加快推动国家层面出台《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加紧制定《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实施细则》以及相应管理办法,为全域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加强全域旅游规划引领,为促进各地发展全域旅游提供有力指导。推进跨境旅游合作区和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推动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率先探索优质旅游发展路径。

(二)充分发挥自主创造力,大力开发“海陆空”旅游新业态新产品

当前我国旅游市场消费需求逐步呈现个性化、多样化、体验化、深度化等典型特征。旅游业不仅要挖掘外部可利用的价值要素,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同时更要大力主导和开发以旅游业自主创造为主的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持续扩大以邮轮旅游、自驾车房车旅游、低空旅游为代表的“海陆空”旅游产品供给,以此为内生优质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供给质量,推动旅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三)实施品牌战略,大力提升“中国优质旅游”品牌魅力

以“硬件标准化、服务温馨化、产品多样化、安全稳健化”为导向,实施“中国优质旅游”品牌战略,大力培育符合市场需求、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推出若干中国旅游品牌强省,擦亮5A、4A级景区金字招牌,提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品牌,打造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品牌,优化星级饭店、精品旅游饭店、文化主题旅游饭店、旅游民宿品牌,建立有进有出的旅游品牌动态管理机制,树立我国旅游品牌优质形象,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绿色旅游

推动绿色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加大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开展绿色旅游景区建设,修订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要求,发布绿色旅游消费指南,建立健全以绿色景区、绿色饭店、绿色建筑、绿色交通为核心的绿色旅游标准体系。鼓励和引导酒店逐步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制定绿色消费奖励措施,引导旅游者低碳出行,形成绿色旅游消费自觉。

(五)坚持协调发展,大力促进区域旅游平衡

坚持规划统筹引领,不断优化空间布局,构筑新型旅游功能区,推进跨区域资源要素整合,加快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国家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依托跨区域的自然山水和完整的地域文化单元,培育一批跨区域特色旅游功能区。

(六)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

发展乡村旅游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优势作用,积极推动农村闲置农房开发乡村旅游,盘活农村沉睡资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方面要积极推动采摘园、农家乐、民宿游等传统乡村旅游产品提质升级,通过乡村智慧旅游,将“零星散种”的农家乐、牧家乐、渔家乐等编织成网;另一方面要推动度假乡村、现代农业庄园等新业态新产品发展。着力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拓展产业链条,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七)强化全面依法治旅,大力整治旅游市场秩序

建立健全旅游法治体系,坚持立改废释并举,更好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修订完善《旅游法》、《旅行社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精准锁定市场秩序中的重点问题和目标,重点开展“不合理低价游”、在线旅游企业违法经营等10项专项整治行动。

(八)注重发挥科技优势,大力推进新一轮“厕所革命”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厕所革命”成果,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计划,注重依托科技解决厕所建设难题、完善厕所管理、优化厕所服务。依托信息技术改造升级全国旅游厕所项目管理系统,实施厕所项目精细化管理。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各级旅游专项资金向厕所项目倾斜,出台更多厕所建设优惠政策。

(九)强化人才兴旅,大力推进创新型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建立新型人才发展机制,落实人才发展规划,实施重点人才工程,着力培养创新型科技型复合型旅游人才。继续组织实施“万名旅游英才计划”、旅游青年专家培养计划,启动旅游基础理论研究和旅游统计与数据分析人才发展支持计划,开展行业人才培训专家库建设。加强国家旅游人才培训基地、旅游扶贫培训基地、旅游职业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建设。

(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与创造力,大力引导旅游投资高质量增长

旅游投资是市场主体活动的风向标,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市场在配置旅游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与创造力。另一方面要实施宏观调控,在制度、政策上营造宽松的市场经营和投资环境,加强理性投资引导,提高引导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推进旅游投资高质量增长。

(十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动文明旅游、理性旅游

构建文明旅游示范体系,选树一批文明旅游示范区、示范单位,宣传一批“文明游客”。实施“为中国加分”主题品牌活动,开展“文明旅游百城行”“餐桌文明”“理性消费”“绿色出行”等系列宣传活动,聘请文明旅游公益宣传大使,举办文明旅游作品大赛。加强旅游志愿者管理,出台《中国旅游志愿者管理办法》。强化旅游不文明行为硬约束,进一步完善《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推动各地将文明旅游 、理性旅游入法入規。

(节选自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写的《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

猜你喜欢
厕所旅游发展
厕所囧事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警惕厕所性猝死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厕所——希望不再老生常谈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