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叶丰花草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2018-06-15 01:38龚家建杨小锋杨雨祚
广东农业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生草赤霉素发芽势

龚家建,杨小锋,杨雨祚

(1.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海南 三亚 572000;2.海南省农业学校,海南 海口 571101)

糙叶丰花草(Borreria articularis(L.f.)F.N.Williams)为茜草科丰花草属植物,平卧草本,分布于海南、福建、台湾、香港、广东、广西等省区,生于低海拔空旷地上,极常见。其株形平卧,高度适中(约30 cm),性耐旱、耐贫瘠,且生长迅速,与其他杂草共生具有较强的生长优势,是较为理想的果园生草栽培草种植物。目前,在人们注重果品品质和质量安全的社会大环境下,果树栽培推行果园生草以改善果园生态、改良土壤质量、提高果品品质。而果园生草栽培成败的关键是草种的选择[1-3],我国虽然于1998年将果园生草制列为生态果园建设推广项目[4],但清耕和化学除草剂除草仍是果园管理土壤的主要手段,果园生草依然处于试验和小面积应用阶段[5],果园生草栽培难于推广的原因之一是缺乏优良的生草草种。目前,我国北方果园可供作为生草栽培的草种选择较多,主要有白三叶、高羊茅、百脉根、多年生黑麦草、鼠毛草等数十种,而南方果园生草栽培适宜的草种较少,主要有百喜草,百喜草在果园生草上应用具有较多优点,但其种子发芽率低及前期生长速度慢[6]的缺陷使得在生草实际应用中容易失败。南方生草草种资源匮乏限制果园生草栽培技术的应用推广,而北方的草种资源不能适应当地的气候,因此,开发利用适宜本地气候环境的乡土植物尤为重要[3,7-8]。

作为海南本土自然分布较广的野生植物资源[9-10],糙叶丰花草适应热带地区半干旱半湿润气候环境,且从植物学性状和生物学特性角度考量分析[11],其均为热带地区较理想的果园生草草种植物。然而,目前对糙叶丰花草的栽培研究很少,缺乏人工引种栽培应用的技术指导。本研究从其种子发芽特性基础着手,研究其种子形态特征、千粒重、发芽条件和破除种子休眠的方法等,筛选出种子萌芽最适宜的条件,旨在提高对糙叶丰花草种子的认识,为其在果园生草栽培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糙叶丰花草种子采集于海南省三亚市,海拔19 m,年平均气温25.7℃,采集时间为2016年2月上旬。种子采收后,筛去杂质,选取大小均匀及饱满种子作为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种子形态特征与基本参数测定 种子形态特征:从种子形状、大小、色泽等方面,采用目测法进行描述。

种子千粒重:随机取种子100粒称重,重复8次,计算平均值,推算千粒重,单位:g。

种子硬实率:采用吸胀法,随机取种子100粒于常温清水中浸种24 h,统计未吸胀种子数,计算种子硬实率[12],3次重复。

1.2.2 发芽试验与数据统计 发芽试验方法参照《国际种子检验规程》,用直径9 cm的培养皿作为发芽盒,培养皿底部垫4层保湿纸巾作为发芽床,每个培养皿播种100粒,重复3次,种子均匀地播撒于纸巾上,种子上再盖一张透气滤纸,盖上培养皿盖子,置于所需环境发芽。每天加水1次,保证发芽床湿润,以纸巾不滴水为宜。

发芽试验在发芽9 d计算种子发芽势,以发芽15 d为发芽终期,统计发芽率。发芽标准以胚根突出种皮的长度为种子长度的一半为发芽种子,每天计数1次,计数时把已发芽的种子挑除,以免影响下次计数。

1.2.3 贮藏时间对种子萌芽的影响 种子置于室温通风处保存。在试验设置的贮藏时间上,随机取出种子100粒,重复3次,在GTOP-300B智能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发芽试验,温度35℃,光照12 h,光强5 500 lx,种子发芽前先用0.5%次氯酸钠浸种30 min,再用清水洗净[13],然后进行标准发芽试验。

1.2.4 不同浸种处理对种子萌芽的影响试验 种子处理采用热水和赤霉素浸种2种方法,以清水浸种为对照。热水处理设40、50、60℃ 3个处理,赤霉素设600、300、150、75 mg/L 4个浓度处理,每个处理浸种24 h后用清水洗净,进行发芽试验。发芽试验均在GTOP-300B智能光照培养箱中进行,温度35℃,光照12 h,光强5 500 lx,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100粒种子。发芽结束后,计算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

1.2.5 发芽温度对种子萌芽影响试验 将播有种子的发芽盒分别置于10、15、20、25、30、35、40℃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发芽试验,光照12 h,光强5 500 lx,种子均经过300 mg/L赤霉酸浸泡24 h处理,发芽结束后计算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

1.2.6 土壤湿度对种子萌芽影响试验 从田间取土带回实验室,置于105℃烘箱中烘干,以杀死杂草种子,并烘至恒重。将土研磨粉碎,过筛,去除大块石子及其他杂物,然后称取一定量的土样(h1)置于底部垫有一层滤纸的小筛中,加水至筛底部滴水,放置24 h后,称重(h2),计算土壤饱和含水量,土壤饱和含水量(%)=(h2-h1)/h1×100[14],以此定为100%,设定土壤不同湿度,以土壤饱和含水量百分数表示。

取经过处理的沙土100 g,置于培养皿中,设土壤湿度10%、20%、30%、40%、50%、60%、70%、80%、90%、100%共10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播种100粒种子,种子均经过300 mg/L赤霉酸浸泡24 h,于GTOP-300B智能光照培养箱进行发芽试验。

1.2.7 播种深度对种子出苗影响试验 播种深度设 0、1、2、3、4、5、6、7、8、9 cm 共 10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播种100粒种子,种子均经过300 mg/L赤霉酸浸泡24 h,土壤湿度设置50%土壤饱和含水量,置于GTOP-300B智能光照培养箱进行发芽试验。

播种深度设置方法:采用直径 8 cm、高12 cm的钵,装入经过105℃烘干过筛处理的沙土[15],按照预设的深度播入糙叶丰花草种子,按1.2.5的方法设置50%土壤饱和含水量的土壤湿度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糙叶丰花草种子形态特征、千粒重和硬实率

糙叶丰花草的果实为蒴果,多果聚生于圆盘状托叶鞘内,果实成熟时从顶部纵裂,形成种子3颗,种子近椭圆形,两端钝,长2.0~2.5 mm,种皮黄褐色,干后黑褐色,被粗毛。种子千粒重2.28 g,含水率22.93%,无硬实现象。

2.2 贮藏时间对糙叶丰花草种子萌芽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糙叶丰花草种子自然萌芽率低,平均发芽率在10.00%以下。经过0~18个月不同时长的贮藏,种子始终保持较低的发芽率,未出现大量集中萌芽的情况,说明在常温贮藏下种子不能自然解除休眠。种子每月保持少量而不一致的发芽率,说明种子的休眠期长短不一,陆续解除休眠萌发。

表1 贮藏时间对糙叶丰花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2.3 不同浸种处理对糙叶丰花草种子萌芽的影响

2.3.1 赤霉素浸种处理对糙叶丰花草种子萌芽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2)表明,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对糙叶丰花草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具有极显著的提高效果。随赤霉素浓度提高,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与CK相比,采用150 mg/L赤霉素浸种发芽势提高73.33%,300 mg/L赤霉素处理,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提高71.64%和9.51,综合而言150~300 mg/L赤霉素处理促进种子发芽效果最好。

表2 赤霉素处理对糙叶丰花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2.3.2 热水浸种处理对糙叶丰花草种子萌芽的影响 采用常温清水、40、50、60℃温水浸种24 h处理,试验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常温至60℃温水浸种处理无明显促进种子发芽的作用,除40℃温水浸种处理的发芽指数较对照有显著提高外,对发芽势和发芽率影响无显著差异。50℃和60℃温水浸种时,其发芽率反而低于对照,可能因水温过高,对种胚造成热伤害的缘故[16]。

表3 不同温度热水处理对糙叶丰花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2.4 发芽温度对糙叶丰花草种子萌芽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除30、35℃外,在各温度条件下糙叶丰花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有极显著差异,其中在35℃条件下,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最高,分别为65.67%、96%和10.63。10~35℃条件下,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逐渐升高,在发芽温度为10℃时,在发芽试验结束时种子一直未发芽,表明10℃条件下不适合种子发芽;当温度为40℃时,种子发芽率急剧下降,表明种子在40℃条件下,种子发芽受到抑制。

表4 不同发芽温度对糙叶丰花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2.5 土壤湿度对糙叶丰花草种子萌芽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在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糙叶丰花草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土壤相对湿度为10%时,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还比较低,当土壤相对湿度上升至20%时,种子发芽率明显提高,土壤相对湿度为30%~50%时,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均较高,其中土壤相对湿度50%时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为86%和94%;当土壤相对湿度高于60%时,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逐渐下降。

图1 不同土壤湿度对糙叶丰花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2.6 播种深度对糙叶丰花草种子出苗的影响

试验结果(图2)表明,随着种子播种的深度加深,种子出苗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当播种深度小于6 cm时,种子出苗率大于或等于85%;当播种深度大于6 cm时,种子出苗率急剧下降,当播种深度为7 cm时,种子出苗率下降至40%,播种深度为8 cm时,种子出苗率仅有2%,当播种深度大于9 cm时,种子出苗率降为0。可见,播种深度对种子出苗率影响巨大,因为种子自身存贮的营养有限,小粒种子不宜播种过深,糙叶丰花草种子播种6 cm以上出苗率较高。

图2 不同播种深度对糙叶丰花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糙叶丰花草果实为蒴果,种子繁多,千粒重2.28 g,含水率22.93%。种子自然发芽率低,因为种子具有初生休眠现象,可能是种子内部存在某种抑制物质,但无硬实。在常温贮藏下,0~18个月内不能自然解除休眠,与有些种子经过一定时间的贮藏后休眠得以解除不同[17-19]。糙叶丰花草种子的休眠期长短不一,有利于种子存留在土中长期陆续发芽,是植物形成的一种保存物种机制[20],但对人工栽培出苗不利,播种前需要预先破除种子休眠。

赤霉素和热水处理具有打破种子休眠的作用[21-22]。本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前采用赤霉素浸种24 h处理,可有效打破糙叶丰花草种子休眠,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并使种子提前萌芽出苗,150 mg/L赤霉素浸种处理种子发芽势提高73.33%,300 mg/L赤霉素处理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提高71.64%和9.51;而热水处理的作用效果不理想。高浓度的赤霉素能打破种子休眠,说明该种子种皮可透水透气,进一步说明种子不存在硬实现象,种子休眠的原因可能是种子中存在较大量发芽抑制物质,热水处理也不能使抑制物质失活。在生产栽培上,建议在播种前采用150~300 mg/L 赤霉素浸泡24 h处理,以提高种子的萌芽率。

种子发芽生长需要一定的内在生理和外部环境条件,不同物种的种子要求各不相同。通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糙叶丰花草种子最适萌芽温度为30~35℃,表现出喜热的特性;最适萌芽土壤相对湿度条件为30%~50%,根据土壤相对湿润度(R)的干旱等级指标:40%<R≤50%为中度干旱,30%<R≤40%为重度干旱[23],糙叶丰花草种子适宜萌芽的土壤湿度条件表现出明显耐旱的特点。以上结果表明糙叶丰花草种子耐热耐旱,适应高温干旱的气候环境。试验结果还表明,糙叶丰花草种子随温度的下降发芽率逐渐降低,当温度低于10℃时完全不萌芽,因而栽培播种时要选择气温合适的季节;土壤相对湿度高于60%时种子萌芽受到抑制,但这种抑制是暂时的,只能延缓种子发芽,不能完全抑制;当播种深度超过6 cm时,出苗率急剧降低,说明种子自身贮存的营养供应萌芽生长达到了限度。因此,糙叶丰花草栽培播种时要避开温度较低的冬春季节,同时避免浇灌过量,播种深度以6 cm以上为宜,以免影响种子出苗。

[1]李林发,郑域和,郑寿,等.果园生草水土保持效应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4):34-39.

[2]刘丽丽,李建辉,郑雪良,等.橘园生草栽培的生态学效应[J].浙江柑橘,2016,33(1):2-5.

[3]寇建村,杨文权,韩明玉,等.我国果园生草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2010,27(7):154-159.

[4]刘传和,陈杰忠.我国果园生草栽培研究概况[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5,34(2):76-80.

[5]王齐瑞,谭晓风.果园生草栽培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25(4):120-126.

[6]李国怀.百喜草及其在南方果园生草栽培和草被体系中的应用[J].生态科学,2001,20(1):71-74.

[7]王艳廷,冀晓昊,吴玉森,等.我国果园生草的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15,26(6):1892-1900.

[8]吕明德,秦嗣军,杜国栋,等.果园生草的生理生态效应研究与应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43(2):131-136.

[9]肖艳,杨涛,李伟杰,等.海南归化植物长春花资源调查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6,37(7):1249-1253

[10]杨再鸿,杨小波,李跃烈,等.海南岛桉树林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及生物量[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5):25-27.

[11]刘红梅.胶林生物多样性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D].海口: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3.

[12]柏明娥,朱汤军,洪利兴.美丽胡枝子种子发芽特性物性研究[J].种子,2008,27(11):69-71.

[13]王竞红,多多.多效唑对6种草坪草苗期抗旱性影响的研究[J].草业学报,2014,23(6):253-258.

[14]虎锋.华北夏玉米地马唐和反枝苋土壤种子库动态分析[D].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2004.

[15]曹慧英,王丁波,史建国,等.播种深度对夏玉米幼苗性状和根系特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5,26(8):2397-2404.

[16]叶华,郭玮,沈德艳,等.糯玉米发芽过程中SOD活性变化[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6(1):56-59.

[17]付婷婷,程红焱,宋松泉.种子休眠研究进展[J].植物学报,2009(5):629-641.

[18]龚家建,杨小锋,邢谷财,等.毛马齿苋种子休眠及萌芽特性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6,43(6):76-80.

[19]白亚利,云岚,宋百枝.新麦草种子贮藏时间对种子活力的影响[J].种子,2015(8):33-38.

[20]张红生,胡晋.种子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01-102.

[21]陈云风.赤霉素和NaCl对棉花种子萌芽的影响研究[J].种子,2015(15):97-99.

[22]高成华.外源GA对刺五加种子后熟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J].种子,2016(1):35-37.

[23]高桂霞,许明丽,唐继业.干旱指标及等级划分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9):5301-5305.

猜你喜欢
生草赤霉素发芽势
赤霉素、光照、温度对红美马铃薯发芽出苗的影响
果园自然生草及培肥技术
行间生草对深州蜜桃园土壤肥力、pH和盐度影响
果园如何生草
赤霉素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进展
赤霉素调控林木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5种草坪草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会翻身的长生草
谷子矮秆突变体对赤霉素的敏感性研究
5种植物激素对黑豆种子萌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