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或不必读,读书之道自在那里

2018-06-15 06:07邝海炎
中国新闻周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书目钱钟书鲁迅

邝海炎

一般来说,劝人读书总是好的。可天下事,有正必有反。既然有人开出“必读书目”,引导别人读好书;自然也会有人反向列出“不必读书目”,指示他人避开坏书。近来朋友圈就有多人转《复旦中文教授的不必读书目》。

“不必读书目”在中国传统里其来有自,最著名的是“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大意是说,少年血气方刚,看了《水浒传》,学里面的英雄好汉,恐会性情冲动暴戾;老年城府深,读了《三国演义》,洞悉书中的阴谋诡计、尔虞我诈,难免愈加老奸巨猾。

现代的“不必读书目”则滥觞于鲁迅:“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青年必读书》)此话一出,舆论哗然,当时想揍鲁迅的人不少。但我现在能理解鲁迅的苦心,新旧变革之际,保守势力托传统文化以自大,鲁迅作为文化革命的主将,发此偏激言论,自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现实意义。不过,顺着这种逻辑,鲁迅自己也未见得能幸免。前些年就有闲人鼓噪“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更有甚者,呼吁将鲁迅作品移出中学语文教科书,这跟古人担心“年轻人读水浒会造反”有一拼,可怜又可笑。

另一种“不必读书目”是从知识成色角度考虑。钱钟书是“天字第一号”读书种子,他曾教导一位晚辈,多读古书,不必读今人的书,包括他的书。意思很明白,要多读“24k纯金”的古代经典。我钦佩钱老,但也认为,读经典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些书虽不是经典,却能提供知识线索或者“撩”你读书,比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有人嗤之以鼻,觉得矫情,但我认为高中生读还是很好的,能激发青年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算是通往经典的“过桥书”。

还有一种“不必读书目”则是牛二型。牛二就是那个逼韩信钻裤裆的家伙,这里泛指那种读了几本书就指点江山的人。比如,某人列出一份不必读书目,说自己用万字特稿可以秒杀《复活》,“并且因为技法更先进,水分更少,会更加生动和精彩”。我当时真想拿放大镜看看这是什么新物种!托翁在小说叙事上的贡献各种文学史已有论述,文学才华更不用说。随手举一个托翁《战争与和平》里的片段吧,是写劳斯托夫跟他的中队长捷尼索一起从部队请假回家,初进家门时受到家人欢迎的场面(《战争与和平》49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整个场面由“静”到“动”到“加速旋转”再到“停”,相应的动作描写都真实准确,从而无比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回家的热切心理。我不相信牛二们能写得出。

回看《复旦中文教授的不必读书目》,前面6条,不必读四大名著、《金瓶梅》《儒林外史》《聊斋》“三言二拍”等以外的绝大多数中国古典小说,不必读鲁迅、沈从文、老舍、张爱玲、曹禺等几位之外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不必读绝大多数从1949年到1976年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非文学因素比例太大),不必读绝大多数的当代中国人写的历史小说、绝大多数的西方通俗小说,以及所有名著的续书,这属于“钱钟书型不必读”,是知识自信的表现。而第8、9条,不必读“所有的成功学、心灵学、鸡汤类书”“所有的阴谋论类书”,则属于“鲁迅型不必读”了,算是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但是第7条,不必读“很多经典的哲学著作”,我就不能茍同了。钱钟书生前曾对人说:“一生为学,得益于黑格尔、老子的辩证法甚多。”以我个人经验来说,阅读不能只找安逸的枕边书,也要读磨脑子的书,这种书自然首选哲学。我大一时花了两个月读完黑格尔的《小逻辑》,尽管读懂的不到四分之一,但跟着老黑的思辨作坦克式推进,整个心智的路基就夯实了。具备拆解概念的能力后,也就不再怕其他难读的书。

所以,对必读书目和不必读书目,应该像《老子》说的“反者道之动”,正反对立又统一,最后才能促成并深化读书之“道”。

猜你喜欢
书目钱钟书鲁迅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最短的情书
一次“遗忘”
孔乙己
欠一杯不醉
阿迅一族
钱钟书三不愿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
赠书书目
中央文献出版社等提供869种可供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