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2018-06-15 11:48陈亚芬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22期
关键词:交流融合信息技术

陈亚芬

当前,随着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十一五规划学生“数字化”教育目标的提出,国家及各学校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容量大,知识广,小学语文作为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与情操的学科,将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同步教学,有利于打破传统语文教学的短板,跳出知识覆盖面的限制和管制,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实践表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可以大大提升教学效率,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加强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融合应用,是需要认真实践的一件大事。第一,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教师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从而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教师教学内容的目的;第二,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使原有的小学语文教学课程变得丰富多样,形式多变,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联想与创新能力;第三,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扩宽知识面,激发小学生的语文情愫,产生更加强烈的阅读与创作欲望,从而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全面技能;第四,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为师生之间的信息技术交流提供了平台,有助于知识的交流与讨论,提升了“教”与“学”的成效。

二、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融合的教学策略

为了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以兴趣为源头,用信息技术创设最佳教学情境。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活跃教学形式,提高学习质量。

2.攻克理解与记忆难点,用信息技术化抽象为具体。

语文是一门对理解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有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单靠教师的讲解和分析很难迅速被学生理解和灵活应用,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例如,在《笋芽儿》这篇文章中,全文重点与难点就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感受竹子生长的过程。但这对于很多没见过竹子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难以充满感情地投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计算机3D动画技术,来模拟由竹笋到竹子的微妙成长过程,从萌芽到竹节的攀升,学生能够感受到生物成长的奥妙与神奇,体会到大自然带来的快乐。这样,学生既较为容易地理解了文章的重点与难点,还能体味到文学的乐趣。

3.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师生交流。

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为师生之间的信息技术交流提供了平台,因此师生要积极利用好这一平台进行知识的交流与讨论。教师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教学指导,布置作业,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向教师提问,还可以在同学之间进行学习的互动和交流。交流的平台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有效提升“教”与“学”的成效。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但是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必须符合教学规律,不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将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首先,语文教师要学会适当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避免过度依赖。在教学中,不要把所有的教学知识都让多媒体去传达,自身的备课准备还是非常重要的。其次,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运用,要有正确的发展策略和模式。信息技术只是进行教学的一个工具和方法而已,而不是教学的唯一途径。在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过程中要适度结合,不能盲从。最后,教师不要放弃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體引导作用。信息技术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学科特点进行协调与整合,只有这样才能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效能发挥得更为有效。

综上,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是小学教学中的突破和成就,二者的融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意义深远,但依旧存在着些许弊端。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对待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要恰当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从而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猜你喜欢
交流融合信息技术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如此交流,太暖!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