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目标论

2018-06-16 02:55孟凡华荣国丞
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33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新时代体系

孟凡华 荣国丞

摘 要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轉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民生水平,解决教育问题是关键一环;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这是新目标所处的背景。体系更加完善、制度更加健全、更加体现公平、不断提高质量、服务能力更强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目标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职业教育强国目标分三个阶段,对应2020年、2035年、2050年的时间点。

关键词 新时代;职业教育;目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33-0014-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党的十九大对中国国情的重要判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的任务之一。十九大明确“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并要求“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同教育一道,共同进入了新时代。“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目标。

一、中国职业教育新目标的背景分析

在不同历史阶段,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提出相应战略目标引领事业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验。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是中国实践经验的凝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形势。

(一)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在世界范围内,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历史阶段,职业教育都是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而转移,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需求保持一致。十九大报告明确,“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速增长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以数量快速扩张为主,主要解决的是短缺问题,而高质量发展强调的则是质量和效益,是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根据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发展目标综合测算,202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将十分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基本告别中等收入陷阱;2035年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水平可以进入人口500万以上中大型国家的前30强;2050年能够进入那时大中型国家的前20强[1]。社会经济形态及产业结构是确定职业教育目标的客观依据,职业教育既受制于社会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促进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要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改革,全面提升人力资源供给质量,精准服务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二)提高民生水平,解决教育问题是关键一环

改善民生,提高民生水平,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宗旨。十九大报告以新的高度强调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提高民生水平,解决教育问题是关键的一环。十九大报告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首先谈到的就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其次是“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这两方面,都不能缺少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关系亿万劳动力就业,既是教育问题,更是重大民生问题和经济问题[2]。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终身教育,是实现人的尊严、择业自由的就业教育。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人人有技能、个个有本领,才能带动更多人实现就业,更好改善民生,谋民生之力,解民生之忧。

(三)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十九大报告把“建设教育强国”确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站在新时代的历史坐标来看,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继往开来,从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到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这是新时代对教育的定位,也是人民对更美好的教育的追求。

教育强国建设是一个全局性的工程,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方方面面。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全国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09万所,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599.01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0.28%;高职(专科)院校1359所,校均规模6528人[3]。在教育强国建设中,职业教育也要由做大向做优做强转变,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二、中国职业教育新目标的内涵

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中国正稳健地行走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从一个世界大国向着世界强国迈进[4]。未来全球经济将保持较快的增长,科技革命和创新竞争也将更为激烈,在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上,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必须反映新时代的要求,服务新时代的发展。

(一)体系更加完善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体系,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中国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方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实践过程,是一个逐步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以来,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更加丰富,目标更加清晰。见表1。

对于新时代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十九大报告予以明确,“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这是国家对职业教育未来走向至关重要的一个战略性的指导方针,一个方向性的顶层设计。这个体系最重要的突破,是将以前相对分离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统合起来,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职业教育”和“培训”将逐渐融合。

(二)制度更加健全

制度是职业教育运行和发展的载体,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和关键。在制度体系方面,我国基本形成了以职业教育法为基础,以教育法、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为补充,行政法规、地方法规为配套的职业教育制度框架。对应新的发展形势,这些制度并不健全。十九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按照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要求,职业教育也要更加健全制度建设。

一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在发展职业教育的道路上,我国采取的是多元办学的方针,目前已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校企合作相关的条款在很多法规和文件中均有体现,但至今为止,还没有形成国家层面的专门的校企合作制度。要按照十九大提出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校企合作制度,为校企合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二是现代学徒制度。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现代学徒制是当前国际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更是助力我国制造业转型、经济新常态发展的战略选择。新形势下,要加快现代学徒制建设,使其成为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成为促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三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入新时代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应将体系的完善、机制的灵活与权威的树立作为重点。保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内容上的完善,合理设计制度在运行过程中的动态调整机制,明确发证单位和质量认证规范,提升职业资格证书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认可度。

(三)更加体现公平

职业教育是社会公平的助推器。十九大提出,“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彰显出缩小教育鸿沟,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新时代教育的新使命。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是一个分水岭,是判断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的主要标志。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公平,主要是学校类别丰富,建立适合个体的教育学习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时提出,“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在阐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时指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这些论述,对职业教育和培训面向人人、促进公平指明了方向。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应对困难或有特殊需要的群体提供特别的关注和支持,帮助基层人民群众子女接受职业教育、获得就业创业能力。

(四)不断提高质量

十九大把质量强国战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坚持质量第一。提高教育质量,既是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是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更好的教育”的期盼。新时代必须把提高质量作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攻方向。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转化在职业教育中也得到明显体现。人们对职业教育有了新认识,不再满足于“有学上”,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好学”,能上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好、就业质量好的职业院校。有质量的职业教育包括两点:一是要让人民群众接受更好的职业教育,将质量作为衡量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一个标准;二是让社会认可职业教育,在巩固现有发展成果基础上,致力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五)服务能力更强

服务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属性,新时代的职业教育,要紧扣国家的大政方针及政策要求,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一是服务中国制造。《中国制造2025》提出制造业强国的目标,必须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大力发展以制造业为主的职业教育,增强人才有效供给能力。二是服务脱贫攻坚。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确保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全部脱贫。职业教育要服务脱贫攻坚,以教育促产业、以产业助脱贫。三是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要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四是服务“一带一路”。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服务“一带一路”。

三、中国职业教育强国目标的三个阶段

十九大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分两步实现: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未来几十年,中国将实现教育现代化,构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灵活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建成世界人力资源强国。对应强国目标的实现,我们将新时代职业教育强国目标分为三个阶段,对应的时间点为2020年、2035年、2050年。

(一)第一个阶段,现在起至2020年

十九大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将开启新的征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2020年学龄人口变动趋势,见表2,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各项目标。综合认为,2020年的职业教育,将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方面进行初步完善,这个体系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面向人人,面向社会,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二)第二個阶段,2021年至2035年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我国人口总量还会持续增长,到2040年达到14.8亿的高峰。见表2。我国每年新生劳动力应该有七八千万人,这些新生劳动力将有相当大的部分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转移到城市,进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工作,他们都需要经过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才能顺利就业。到2035年,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国教育也要实现现代化。这个阶段,国民素质要大幅提高,人才要能支撑新要求。不断加速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对教育变革提出新任务,这个阶段的职业教育,要成为教育强国建设的有力支柱,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劲的不竭动力。要实现更高水平的现代化,成为国际事务的参与者、国际标准的建设者、国际资源的提供者和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协同者。

资料来源:未来我国教育的需求与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http://www.chinazy.org/models/cjwz/detail.aspx?artid=31135.

(三)第三个阶段,2036年至2050年

十九大提出,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2050年,中国将迈入世界上中大型国家前十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50年,将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5]。这个时候的职业教育,也将是一番崭新的风貌,它要走在世界的前列,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更加完善、制度更加健全、更能体现公平、质量更加优良、服务能力更加强大;这个时候的职业教育,可以为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元素、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参 考 文 献

[1]李稻葵.十九大后的中国经济:从2018到2035和2050[EB/OL].(2017-11-01)[2017-11-15].http://www.kaoder.com/?a=view&fid;=53&m;=thread&tid;=550314.

[2]俞正聲:职业教育既是教育问题更是重大民生问题[EB/OL].(2016-07-10)[2017-11-15].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6-03/6240358.shtml.

[3]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4-06-03)[2017-11-15].http://www.moe.edu.cn/jyb_sjzl/sjzl_fztjgb/201707/t20170710_309042.html.

[4]于志晶,刘海,程宇等.从职教大国迈向职教强国——中国职业教育2030研究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6(6):10-30.

[5]吴晶晶,余晓洁.我国提出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EB/OL].(2016-05-19)[2017-11-15].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5/346516.shtm.

On Targe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New Era

Meng Fanhua, Rong Guocheng

Abstract “Perfecting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and deepening the production-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re the target to develop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new era. In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stage from rapid growth to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t is a key link to solve the education problem for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To become powerful education power is the foundation to achiev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connot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arget in new era contains more perfect system, more equitable, continuously improving quality, and better serving ability. Based on that, the garget of powerful vocational education nat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targets that are corresponding to the point in time of 2020, 2035 and 2050.

Key words new era; vocational education; target; system

Author Meng Fanhua, research assistant of Jilin Engineering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52); Rong Guocheng, research assistant of Jilin Engineering Normal University

作者简介

孟凡华(1978- ),女,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心理学(长春,130052);荣国丞(1982- ),男,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

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吉林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21-5),主持人:于志晶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新时代体系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