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宋韵半城水梦华飘溢伴汴京

2018-06-19 07:57赵红继编辑田宗伟孙钰芳
中国三峡 2018年5期
关键词:铁塔西湖

◎ 文 | 赵红继 编辑 | 田宗伟 孙钰芳

河南开封古城 摄影/李俊生/FOTOE

“一城宋韵半城水,梦华飘溢伴汴京。”众所周知,我国华北平原严重缺水,但地处华北平原边缘的开封城并不缺水,非但不缺水,还享有“北方水城”之美誉。开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大文化:一是以宋都神韵为引领的历史文化,一是以“北方水城”为特色的水文化。

人们常说,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才有魅力,有水的城市才有灵气,这两样开封都有。开封人现在做旅游做得很时尚,感觉每一个景区都是“文化+”的前沿阵地。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是开封“旅游+”的有效补充。当独特的城市水系成为“文化+旅游”的载体,八朝古都开封注定成为一个处处古建筑、满城宋文化、抬头即美景、低头有碧波的迷人古城。

我挺喜欢这个城市,曾多次小居开封。沿着龙亭湖、包公湖和西湖等湖泊独自散步,白天夜晚都不错,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合,让人觉得这个城市的根扎得很深。有一天晚上,在龙亭公园,一位三轮车师傅,非常热情地邀我上车,于是我就上了他的车,一百块钱,慢悠悠的,沿着龙亭湖转了两圈。他是故事篓子,讲了两三个小时的故事,让我开心极了。与他在一起,就仿佛生活在一部丰富而又美丽的史书里。

宋韵建筑一瞥

开封最具皇家气派的建筑当数龙亭大殿,它是六朝皇宫遗址的一部分,有1200多年的历史。历史的车轮转到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后周的基础上对开封进行了规模空前的扩建,以龙亭为首,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群赫然现身,随即成为全国老百姓仰视的中心,膜拜的圣地。龙亭大殿红墙碧瓦,最前面是宽阔的午门广场。建在广场上的午门,华丽端庄。穿龙亭湖过五孔桥,爬上三呼万岁的嵩呼山,穿过雕梁画栋的朝门,便是庄重威严的龙亭大殿,龙亭大殿后边是美丽的御花园。龙亭曾多次修复多次更名,如“金皇宫”“万寿亭”“万寿宫”“万寿观”,但无论怎样翻修续建,这个皇宫建筑始终没有挪窝。新中国成立后,正式恢复宋朝龙亭之名,并建成极具皇家气派的龙亭公园。

最富有民族气节的建筑是天波杨府。

辕门外那三声炮,

如同雷震,

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

头戴金冠压双鬓,

当年的铁甲我又穿上了身。

唱词里的天波府即是天波杨府。天波杨府是北宋太宗年间以杨继业为主的抗辽民族英雄杨家将的府邸,位于开封老城西北角天波门的全水河旁。因杨继业忠心报国,杨家世代忠良,宋太宗赵光义尊崇英雄,树立典范,破例赐黄金500万两,建天波楼赠送杨家,并且亲笔书写“天波杨府”匾额,悬挂在“清风无佞天波楼”门楣上方。宋太宗传下旨令,经过天波府门前,“文官必须落轿,武官必须下马”。天波杨府坐北朝南,是一座大型仿宋建筑,由东、中、西三个院落组成。

有着千年历史的开封铁塔,历经沧桑岁月,灾害袭扰,战争蹂躏,仍屹立不倒。 摄影/赵红继

最有北宋风情的仿古建筑是宋都御街。现在的宋都御街是上世纪80年代参照北宋东京御街仿建的。御街建在东京御街原址上。修建这样一条街,主观上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开封的宋都神韵,在设计布局上特别突出宋代特色,基本是按史书记载的尺寸建设。建成的宋都御街南北走向,一华里长,融吃住游购娱为一体,是游人观赏和游乐的好去处。

最直白地代表了开封的建筑是开封府。开封府最初建于五代后梁时期,在历代官府中,北宋开封府规模最为宏大,格局最为严整。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做皇帝之前都曾在这里当过府尹,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蔡襄、宗泽等在此任过要职,这就使得开封府非同一般。开封府布局规整,庄重典雅,高挑的屋脊,精细的彩绘,处处体现了宋代建筑风格。

最赋宗教色彩的建筑是大相国寺。许多古典小说,如《水浒》、《西游记》,都曾编有有关大相国寺的故事。大相国寺建于南北朝时期,最早叫建国寺,毁于战火,唐朝重建,更名大相国寺。北宋时期,大相国寺经宋太宗一次大规模扩建后,不仅规模扩大,而且寺容改观,正殿高大,庭院宽敞,花木遍布,僧房栉比,当时人们形容大相国寺是“金碧辉煌,云霞失容”。北宋时期的大相国寺经历了它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甚至比唐朝更加繁荣,更加活跃。

最具开封地标性建筑的是开封铁塔。铁塔始建于北宋皇佑元年,即1049年,八角13层,56公尺高。开封铁塔,其实并非铁塔,因其通体镶嵌褐色琉璃砖,颜色近似铁色,开封的百姓便称其为“铁塔”。铁塔以精湛绝妙的建筑艺术和宏伟秀丽的身姿驰名中外,是目前我国最高大、历史最悠久、保护最完整的一座琉璃砖塔,享有“天下第一塔”美称。可贵的是,开封铁塔历经千载,遭地震、龙卷风、洪水、冰雹等自然灾害百般摧残而不倒。1938年6月,日本侵略者曾用大炮对铁塔进行轰炸,虽致弹痕累累,但仍巍然屹立。

千年不倒的还有古城墙及大梁门。开封古城墙周长14余公里,有关史料称,是目前仅次于南京城的全国第二大古代城墙建筑。开封古城墙始建于唐代,北宋时成为东京城三道城墙的第二道防御屏障,即内城墙。大梁门为五座城门之一,位于城墙中部,唐代称“梁门”,五代改名“乾象门”,北宋改称“阊阖门”,明代又改称“大梁门”,冯玉祥主豫时又叫“博爱门”。大梁门贯穿城市东西向主干道,城台及原始马道两侧海墁是现存五座城门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

站在龙亭大殿向南望,尽是充满着宋代神韵的古建筑群。 摄影/赵红继

还有诸如包公祠、延庆观、朱雀园、金明池、繁塔等等。宋朝古迹还有很多,当然,宋韵绝不局限在这些仿宋的建筑物上,建筑只是载体,宋韵是通过这些蕴涵着宋代历史文化的载体而散发出的遗风和神韵,并且这些遗风和神韵已经渗透到开封城的大街小巷,甚至已经渗透到开封人的意识形态之中。

马可·波罗:开封很像威尼斯

“一城宋韵半城水”。说“半城水”有些夸张,准确地说,开封是被水包围着的城市。1284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从黄河源头沿河而下,到达北宋故都汴梁城。马可·波罗走街串巷,饱览了开封景色和风土人情,被开封的人文景观深深吸引。他说:“开封很像我的家乡威尼斯。”因此,开封又有“东方威尼斯”之称。早在宋代,开封城就已形成“四河通五湖”的水城格局。那时候有四条河穿城而过,分别是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而其中汴河、蔡河、五丈河皆通漕运,宋太祖赵匡胤曾将这三条河自豪且风趣地比喻为“京都三带”。那时通往京师的漕运船只,常年往返于汴河之上,往来于东京与江南城市之间,舟船如梭,日夜不息。

▲ 现在的大相国寺八角罗汉殿。 摄影/冯立军/FOTOE

▼ 1928年的大相国寺八角罗汉殿。 摄影/公元传播/FOTOE

开封的湖泊,应该说曾经有过河渠水道相联、四面八方皆通的局面。水是活水,清澈而灵动。著名的五湖是龙亭湖、包公湖、铁塔湖、阳光湖、金明池。五湖碧波荡漾,岸柳依人。但是,战乱和洪水常常把开封城完美的水系涂抹得一塌糊涂,面目全非。

应该说,开封的每个湖泊都连着历史,都蕴藏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和传说。

龙亭湖,也有人叫它潘杨湖。龙亭大殿建在湖心,因此由南向北修了一条通往大殿的路,把龙亭湖一分为二了。为什么又叫潘杨湖呢?相传北宋太宗年间,这一路之隔住着两位重臣,东边住的是开国元勋潘仁美,西边住着抗辽英雄杨继业。由于潘仁美向来妒嫉贤能,阳奉阴违,害怕杨继业功高望重,地位超越自己,于是就在抗辽作战中陷害忠良,使大宋良将杨继业落入陷阱,战死于沙场。佘老太君秉性刚烈,在明知被陷害却无法讨回公道的情况下,带领全家罢官归隐。这就应了“人在做天在看”那一句古话,天空突然乌云翻滚,电闪雷鸣,苍天发怒,狂降暴雨三天三夜不止,将一路之隔的两府淹成一片汪洋。奇怪的是,东边的湖水混浊不堪,浊浪翻滚。西边的湖水则清澈透明,风平浪静。由此,就有了民间所流传的“潘杨湖水辨忠奸”的故事。

龙亭湖从湖心到四周尽是名胜古迹,南岸是午门广场、宋都御街;湖心是龙亭大殿;北边是御花园、天波杨府;西边是清明上河园、翰林园等。一湖碧波,沿岸垂柳,古迹点缀,绕龙亭公园漫步,最能品味宋韵和水城风情。

开封周边城市均是缺水之地,开封为何有那么多河流沟渠与湖泊呢?这也是笔者对开封感兴趣的地方。细细一想,不难发现,这水还是源自于伟大而又多灾多难的黄河。黄河水患频发,每次洪水退后,都会形成凹形洼地,遍地水坑,久而久之,小坑干涸了,留下的大坑便成了水潭和湖泊。譬如,包公湖原来就叫包公坑,改称湖是后来的事。

今日的开封城区面积扩大了好几倍,开封人就想,新城区没有湖怎么行啊?开封要无愧于“北方水城”“东方威尼斯”的美名,新城区当然也要有河有湖,而且还要与老城湖泊相连,形成一个新的更加完善的水系。于是,开封就新建造了一个更大的人工湖,叫西湖,因为它位于汴西新区,也有人称之为汴西湖。

开封西湖不是一个简单而孤立的湖,它是一个经过科学论证的水生态景观系统,由西干渠引黄河充水,既为农业灌溉、市区工业用水及河湖补水提供新水源,又对改善开封的生态、宜居环境等大有益处。

开封西湖像杭州西湖一样是全开放性景区,面积相当于杭州西湖的三分之二。规划建设者的指导思想是:从北向南,西湖被划分为六大功能区,依次为生态湿地体验区(孕水)、滨水休闲商业区(乐水)、文化艺术展示区(赏水)、历史文化演绎区(戏水)、人文主题体验区(恋水)、生态郊野体验区(憩水)。

开封全新的“四河连五湖”水系工程,早在2002年就启动一期工程,旨在打通连接龙亭湖和铁塔湖的广济河,形成水上旅游链。但因路程短、河道窄,一直没有实现乘船游。2007年,水系二期工程开始投资兴建,贯通城区包公湖、龙亭湖,形成御河风景区。景区内有全国独一无二的仿宋桥梁建筑群,六座景观桥和五座市政桥都仿照宋代桥梁原型建造,同时还建成全国唯一的仿宋园林景观群。

一头连着午门广场,一头连着龙亭大殿,这就是龙亭湖五孔桥。 摄影/赵红继

以前开封景点多集中在市区北部,靠南的一些湖泊、河流、景区虽然景观也不错,却因为水系割裂不能充分吸引客流,所以多是“一日游”,游客逗留时间短,旅游资源没得到充分开发。而现在,走在包公祠附近的西司夜市,随处可见拿着《大宋御河》宣传页的外地游客。他们在御河风景区坐过船后,就在夜市消费,酒足饭饱后住在附近的酒店,第二天接着玩。

水系工程将原来孤立的景点连通,水由死变活,市区的旅游区面积更大了。

笔者了解到,新区的开封西湖和老城区的“四河连五湖”最终也将牵手。目前,老城区水系三期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笔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三期工程将连通铁塔湖、阳光湖、古汴河,区域总长度达到四公里多,新整合的旅游资源,要比二期的御河风景区更为丰富。

如今,在东京大道北侧,有一条约100米宽的生态林带,将成为老城和新区水系连通的关键一环。生态林带区域规划有一条碧水河,开封西湖的水将通过碧水河,流入黄汴河内,一路向南,流入利汴河,通过水门洞,最终进入龙亭湖内,在老城区内得到充分循环。外地游客赏完西湖八景后,再来老城区赏玩连成体系的四河、五湖,再品尝一下开封的夜市,将不再是奢望。

除此之外,老城区和新区水系贯通,将使开封市区的防洪排涝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老城区河流、湖泊没有连成一体前,就有收集雨水功能,在强降雨发生时,能将第一波洪峰减弱,不至于很快形成积水。新老城区水系贯通后,雨水将在河、湖之间畅通无阻,并通过河道顺利排出市区。

猜你喜欢
铁塔西湖
东方铁塔:氯化钾产品供应紧张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通信铁塔的维护保养与管理技术要求探讨
磁与铁的故事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汴西湖
节日之美——西湖村
当西湖遇上雪
铁塔公司将承建10万个4G铁塔 出租或年入400亿
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