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满汉全席

2018-06-19 07:58江树编辑吴冠宇
中国三峡 2018年5期
关键词:川菜火腿菜单

◎ 文 、图 | 江树 编辑 | 吴冠宇

摄影/杨兴斌/ FOTOE

在百年川菜发展历史中,大师荟萃,其中有两位名厨堪称泰斗,一位是清末的关正兴,关正兴将南北烹饪技法与四川本地食材结合,开创了现代川菜;另一位就是蓝光鉴(1884-1962),他和名厨戚乐斋1912年创办的荣乐园是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川菜餐厅,被尊为川菜之父。

蓝光鉴曾三次操办满汉全席,均为清末“科场”三场完毕而主考出闱后,地方官员为其举行的正式宴请。四川满汉全席菜单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由其嫡传弟子孔道生、张松云出单,经蓝光鉴反复审查修改,再复诵与孔、张二人审查校正而成。

四川满汉全席共十三桌,席次依次为:首席钦差大臣(无钦差大臣亦同样设此一席),第一席正主考,第二席副主考,第三席学院,第四席总督,第五席将军,第六席军门,第七席布政使,第八席按察使,第九席成绵道,第十席盐茶道,第十一席都统,第十二席成都府、成都县、华阳县。

按清代官制,学院本在总督之下,但全席是专为宴请主考而设,故学院席次排在总督之前,此其一说;另一说是宴请主考由学院领衔,总督列为陪客,故席次列学院之后。

四川满汉全席菜肴依次是手碟、四冷碟、四朝摆、四糖碗、四蜜饯、四热碟、八中碗、八大菜、四红、四白、到堂点、中点、席点、茶点、随饭菜、饭、甜小菜。

首先出场的两道手碟为瓜杏手碟(对镶),每人一碟。因随时供客人取食而名手碟。手碟选用的是四川金川出产的大白瓜子和北京产甜杏仁。杏仁是油炸透心稍微晾冷时,倒入大米中混合,以去掉杏仁皮上的油腻,这样食用时不会沾手。

四冷碟是供佐酒的前菜,是全席的第一印象,因此对冷碟的色、香、位、形都要认真搭配。这一组冷碟为宣威火腿与芹黄冬笋对镶、榨板羊羔与冻子鸡丝对镶、红卤鸽脯与酱汁豆筋对镶、甜桶鸭片与南糟螃蟹对镶,都是两样对镶,实际上是八道菜式。其中云腿余芹黄对镶,成菜红、白、黄相间,凸显火腿鲜香以及芹菜和冬笋的脆嫩。这个系列用云腿、羊肉、鸡腿肉、猪肉茸、鸽子、填鸭、芜湖毛蟹,强调南北风味。

四朝摆为金川雪梨两盘、玲珑佛手两盘。朝摆盘内所装水果是供客人席后带走的,所以只考虑质佳、色好、应时,不用切削。

四糖碗和四蜜饯是热菜前的甜品。四糖碗是冰汁银耳、湘莲子羹、哈士蟆羹、广荔枝羹,四蜜饯是金丝蜜枣镶雪梨片、蜜寿星桔镶鲜慈姑、蜜樱桃镶洞庭枇杷、蜜橄榄镶红毛广柑。银耳、湘莲、雪蛤(蛤士蟆)、荔枝都突出滋养;蜜饯重于增色,其中的慈姑是荸荠的俗名。

四热碟、八中碗、八大菜是典型的汉全席,涵盖山珍海味。四热碟有金钱鸡塔、香花肚丝、锅贴鱼片、炸田鸡腿,八中碗有芹菜春笋、奶汤鲍鱼、鸭腰蜇头、蝴蝶海参、罐耳子鸡、蟹黄银杏、翡翠虾仁、金丝山药,八大菜有清汤鸽蛋燕菜、鱼翅烧乌鸡白、红烧填鸭、扬州大鱼、棋盘鱼肚、冬菇子鸡玻璃鱿鱼、火腿菜心。这些菜都以苏浙清淡烹饪为主,以工取胜。比如金钱鸡塔是将火腿末填入用鸡脯肉茸做成的丸子内,先蒸后烙,最后以白头韭菜镶成图案。香花肚丝是用兰花炒猪肚丝。蝴蝶海参是刺参切成蝴蝶形糊上鱼茸蒸制定型。

四红、四白是典型的满全席,四红都是用铁叉刺进肉中置于杠炭上炙烤成菜,有叉烧奶猪、叉烧火腿、叉烧全鱼、叉烧填鸭。四白则是将肉水煮后晾冷开片,再配姜醋碟、葱蒜甜酱碟等蘸食,有佛座子、箭头鸡、哈尔巴、项圈肉。佛座子是指猪臀肉下成圆形、箭头鸡因仔母鸡煮熟开片切成箭头状而得名、哈尔巴是猪前肘切片再拼回并蒙皮、项圈肉指猪颈项肉。

面点有到堂点奶皮如意卷、冰汁杏闹汤,中点五仁葱油饼、虾仁米粉汤,席点喇嘛米糕、荠菜烧麦、芝麻烧饼、桐州软饼,茶点窝丝油糕、鲜慈姑饼、水晶包子、玫瑰琪饼、八大杏仁茶,这些是各地风味面点。八大杏仁茶则是将糯米、杏仁同用温水泡两小时后用石磨磨得极细,再用鸡蛋清放入煮沸的糖水中清扫去渣,将米浆入锅搅匀成稀米汤而成。

随饭菜有耳烩宣腿丝、野鸡雪里红、豆芽炒鸭丝、香菇建南菜,都是风味小菜。雪里红就是雪里蕻,建南菜疑是芥兰。

主食有蚕豆香谷米饭、菜心稀饭。作为主食的蚕豆香谷米饭是用香米、蚕豆、火腿颗粒混煮,焖干成饭。起锅时沿锅边淋上少许化猪油,以免生锅。

甜小菜则是虾瓜、酱瓜对镶。

这份四川满汉全席菜单所列的菜点有66道。菜单附注说所列的菜、点并不绝对,可以视时节、原料调整,但菜的门类、数量却是绝对不变的。

四川满汉全席的品类约为今天商务宴请的两三倍,不可谓不丰富,但同清朝中后期的满汉全席不低于108道菜式的标准比较,仍是远远不足。不过,一些有史可查的满汉全席如乾隆时期的廷臣宴、万寿宴、千叟宴、九百宴等,虽以菜品琳琅满目、礼仪繁复庄重著称,但菜式也不足108道。

一般来讲,满汉全席的菜品以北京菜、山东菜、江浙菜为主,在108道菜式中,南北各54道,其中:南菜54道:30道江浙菜,12道闽菜,12道广东菜;北菜54道:12道满族菜,12道北京菜,30道山东菜。其中有大量满地(黑龙江)特产:如犴鼻、鱼骨、鳇鱼子、猴头蘑、熊掌、哈什蟆、鹿尾、鹿筋、鹿脯、鹿鞭、豹胎以及其他。

四川满汉全席菜单中,菜肴风味多样,但东北特产的满菜品类稍显不足。东北山珍仅有哈士蟆,原因恐怕是四川距东北遥远,交通险阻,而多用京鲁、江浙及四川本地食材。而此时现代川菜尚在滥觞之中,偶有一些家常便菜出现,但远远不及高档宴席中菜肴。因此,虽是四川版的满汉全席,仍然是中规中矩的包席菜,以当时流行的苏浙风味为主,兼具北方风味,满菜比例并不多。

在清中叶之前,满汉席是分开的。据《大清会典》和《光禄寺则例》(光禄寺是负责皇家膳食的机构)记载,康熙以后,光禄寺承办的满席分六等,涵盖从帝、后驾崩,到越南、琉球等国来使接待的诸多皇家宴请;汉席则分一二三等及上席、中席五类,主要用于文武会试考官出闱宴,实录、会典等书开馆编纂日及告成日赐宴等。其中一等汉席就是主考和知、贡举等用的出闱宴请,每桌内馔鹅、鱼、鸡、鸭、猪等二十三碗,果食八碗,蒸食三碗,蔬食四碗。与本文所列的菜单相去甚远。可见,这份四川满汉全席并非循例,而是四川地方官员的官场迎逢所为。

猜你喜欢
川菜火腿菜单
生吃帕尔马火腿
中国新年菜单
翠花,上川菜!
第二道 川菜资格人
本月菜单
火腿培根,吃还是不吃?
川菜资格人
宣威火腿
一个“公海龟”的求偶菜单
新书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