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凌君和他的纸雕艺术

2018-06-20 10:56俞敏杰
金秋 2018年5期
关键词:报恩寺纸雕宝鸡

文/俞敏杰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西安广播电视局总编室工作,因工作关系与西安电视台的资深编导李耀峰渐次熟悉。那时,李耀峰想拍一部反映屈凌君的纸雕艺术的专题片,便委托我先期到宝鸡采访并拿出文字内容。

在此之前我和屈凌君并不相识,采访后才知道他是在西安的陕师大二附中毕业后到宝鸡插队,然后招工到了宝成仪表厂。由于自幼喜欢绘画,仅在当工人期间就画了50本速写,并出版了20余种连环画作品,其中《阿婆山的传说》参加了第6届全国美展,后又入选中国连环画展,还被送往英国伦敦参加展出。1988年,他被选入《全国自学成才者辞典》。到我采访他的时候,他已经获得了十几个省级以上的奖项。由于有了这些成绩,他才被选调到厂子弟小学当了美术教师。

说到纸雕艺术,他说最初的缘起是他想做一座纸雕的宫殿作为礼物送给女儿旋旋,但是当他将自己做的宫殿与具有一定水准的国内和国际纸雕艺术作品比较时,竟然发现他随意制作的纸雕艺术品一点也不比它们逊色,这让他信心大增。于是他在研读了《中国民居》《中国造船史话》《中国服装史》等专著后,历时18个月制作成功了大型纸雕艺术品:龙舟。

在宝成仪表厂子弟小学的一间空房子里,我见到了这艘纸雕龙舟,第一感觉是非常震撼。龙舟体长1.85米,高0.90米,宽0.45米,重8250克,用掉了白板纸头近百斤和乳胶7斤。龙舟上有宫殿4层5重,有雕花扶栏360余块,立柱670余根,可开合的活动门窗250余扇,各类链环610余节,龙鳞1100余片,整个龙舟由近3万个白板纸做的零部件组成。龙舟前部有底舱和操作机房、后部有舵舱,按动机房中的机关,锚链便可上下滚动。龙舟尾部拖的那条小舟类似今天的救生艇。屈凌君说,他每天平均的工作量是8扇门窗,仅250余扇门窗就得耗费一个多月时间。他感慨道,他就是用余生紧赶快跑,也只能完成这样大型的纸雕艺术品10件左右。著名微雕专家沈默教授在看了龙舟后感慨万千地说,一般的艺术家可能也会有龙舟之类的构思,但将此构思付诸实践非有惊人的毅力、耐力和长期进行艰苦劳作的勇气和胆略。

我采访屈凌君时,他40岁,还没有发达。当时他一家3口还住在一间狭小逼仄的筒子楼房间里,这座楼是上世纪60年代建造的单身职工宿舍楼,当时的楼道里放满了破桌子、垃圾筐、蜂窝煤等杂物,而且人可以直接从3楼跳到2楼来。当时屈凌君的经济状况也非常窘迫,头上戴着一顶用8毛钱买的帽子,而且家里已经债台高筑。但是他仍然非常自信地告诉我:大山不朝我走来,我便朝大山走去!

后来,大概是由于拍摄经费等问题,这部专题片没有拍成。为了能给屈凌君一个交代,我将采访内容整理后撰写了一个有关“纸船王”的长篇通讯,在《陕西成人教育》杂志上进行了刊载。之后,我与屈凌君像擦肩而过的人生过客那样再没有过任何的通讯与交往。

20多年后,我在编辑朱文杰先生的《报恩寺街小传》一文时,才知道:屈凌君是从报恩寺街走出去的;他的父亲屈映明1938年参加八路军,曾任朱德总司令的警卫员,l942年进延安鲁艺学习,1949年任陕西省军区文工团教导员,他的母亲是于右任先生的外孙女;现在的屈凌君已是宝鸡市美协副主席、宝鸡油画院执行院长,其油画作品也参加过了几次全国大展。这些我不曾知道的信息,不但让我对屈凌君有了更为立体的认识,而且也验证了我当年“此君日后会发达”的猜想。

想想屈凌君当年在报恩寺街的住处与我今天在此街的住处仅仅几十步远,突然感觉到了一点冥冥中的因缘:所以当年我会去采访他。

猜你喜欢
报恩寺纸雕宝鸡
我的作品
报恩寺是度我今生的莲
宝鸡城的走马灯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报恩寺是度我今生的莲
纸雕:刻下寸寸光阴
宝鸡对霾源“拔芯断气”
心有猛虎 细嗅蔷薇 一场纸雕与染色布花的碰撞试验
明代报恩寺琉璃宝塔探析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