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城市化进程中影响伊宁市民族关系的变量因素

2018-06-20 07:05李先荣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伊宁市被访者进程

李先荣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 新疆 伊宁市 835000)

民族关系是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制度等方面进行交际活动中形成的。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贯彻和法律的保障,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成为伊宁市民族关系的主流。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各民族之间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因民族居住格局、社会交往、族际通婚、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三股势力”的破坏等因素都会影响民族关系。笔者就此问题在伊宁市城区进行实地调研和发放调查问卷,共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3%。其中,汉文问卷102份、维文问卷111份、哈文问卷76份。现对实地调研、发放调查问卷情况和城市化进程中影响伊宁市民族关系的变量因素作初浅探析。

一、民族居住格局对城市化进程中伊宁市民族关系的影响

民族居住格局是指特定区域内不同民族在空间上的排列与组合情况,它反映一个民族所有成员(不分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等个人特征)在居住地与其他民族相互接触的机会,是民族间开展交往交流的重要条件,是影响民族关系的人文生态环境。笔者就此在伊宁市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伊宁市民族居住格局对城市化进程中伊宁市民族关系的影响,如表1-表3。

1.邻居选择意愿

表1 被访者的择邻态度

如表1所示:289个伊宁市被访者中,在择邻而居方面,当被问及在择邻时有无民族偏好时,认为“无所谓”的有64人(占22.1%),认为“随便什么民族都可以”的有153人(占52.9%),表示“最好是本民族”的有68人(占23.5%),表示“不知道”的有4人(占1.4%)。由此可见,大多数被访者(占75.0%)在择邻方面对民族成分并无特殊偏好,愿意与其他民族为邻。有将近1/4的被访者(占23.5%)对本民族存在特别偏好,只愿意与本民族为邻,还有少数被访者(占被调查者的1.4%)不知道是否愿意与其他民族为邻。

2.对多民族混居的看法

如表2所示:289个伊宁市被访者,在被问及“是否愿意和其他民族混居”时,明确表示“非常愿意”的有85人(占29.4%),表示“愿意”的有137人(占47.4%),表示“非常不愿意”的有4人(占1.4%),表示“不愿意”的有33人(占11.4%),表示“说不清”的有30人(占10.4%)。由此可知,超过3/4的大多数被访者(占76.8%)都是愿意与其他民族混合居住的,只有少数被访者(占12.8%)从心理上是不情愿接受的。

3.邻里互动情况

表3 被访者族际邻里互动情况

如表3所示:289个伊宁市被访者,当被问及各族邻里之间的互动情况时,表示“经常”的被访者有160人(占到55.4%),表示“偶尔”的有88人(占到30.4%),表示“极少”的有35人(占到12.1%),表示“从不”的有6人(仅占2.1%)。由此可见,被访者邻里之间不同民族间经常互动的超过了一半,互动但不经常的也超过了2/5(占42.5%),从不进行互动的仅仅是极少数。

由表1-表3分析看出,民族居住格局与城市化进程中伊宁市民族关系密切相关。各民族长期杂居、混居,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往、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促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民族关系。

二、社会交往对城市化进程中伊宁市民族关系的影响

社会交往是社会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不同民族之间的社会交往越多,反映的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民族关系越好。笔者就此集中在各民族之间社会交往范围比较广泛的伊宁市解放路工人街和黎光街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以此了解伊宁市不同民族之间的社会交往情况。如表4-表7。

1.不同民族之间社会交往交友情况

表4 被访者的族际交往情况

如表4所示,289个伊宁市被访者中,与其他民族经常交往的有261人、占被访者总数的90.3%,不太交往的人只占6.9%,而从不交往的人仅占2.8%。

由此看来,不同民族之间的社会交往情况总体良好,不同民族之间没有社会交往的人仅占极少数。

表5 被访者的族际交友情况

如表5所示,289个伊宁市被访者中,有2个以下其他民族朋友的被访者有33人(占11.4%),有3-5个其他民族朋友的被访者有88人(占30.4%),有6-9个其他民族朋友的被访者有28人(占9.7%),有10个或10个以上其他民族朋友的被访者有129人(占44.6%),没有其他民族朋友的被访者有11人(占3.8%)。由此可知,绝大多数人都有其他民族的朋友,没有其他民族朋友的被访者只是极少数。

2.对各民族风俗习惯了解情况

表6 被访者对各民族风俗习惯了解情况

如表6所示:289个伊宁市被访者中,对各民族风俗习惯“不了解”的有15人(占5.2%),“了解一点”的有147人(占50.9%),“了解”的有104人(占36.0%),“非常了解”的有23人(占8.0%)。由此可见,对各民族风俗习惯有所了解的达到94.8%,其中,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对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则占到44.0%。这说明,由于长期在一起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各民族对彼此的风俗习惯总体上还是比较了解的。

3.族际交往中的信任

表7 被访者对族际信任的感受

如表7所示:289个伊宁市被访者,当被问及“现在不同民族之间是否相互信任”时,认为信任的有167人(占57.8%),认为不信任的有52人(占18.0%),不清楚的有70人(占24.2%)。超过一半的人认为不同民族之间是相互信任的,但也有约1/5的人认为是相互不信任的。

由表4-表7分析看出,伊宁市不同民族的被访者之间不仅存在大量交往活动,而且交往比较深入,比较信任,大多成为朋友,不仅总体上了解彼此的风俗习惯,而且在交往中彼此相互尊重,伊宁市各民族之间民族关系总体状况良好。但同时也要注意还有大约1/5的人认为不同民族之间是相互不信任的。这有待于我们探究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心理原因和文化原因。

三、族际通婚对城市化进程中伊宁市民族关系的影响

族际通婚是两个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它是反映民族关系的一个深层次变量因素,是衡量民族关系的重要标准之一。伊宁市随着城市进程的发展,不同民族之间的社会交往增多,通婚现象增多。据伊宁市民政局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不同民族之间通婚数量明显上升:2001年为115对,2005年增加到243对。为进一步考察伊宁市族际通婚状况,特别是人们对族际通婚的态度,笔者在问卷中专门考察了当地各民族对族际通婚的态度。

表8 被访者对族际通婚的态度

如表8所示:289个伊宁市被访者,对不同民族通婚的态度明确表示“可以”的有162人,达到56.1%;明确表示“不可以”的有65人,占到22.5%;其他持有模糊态度或不愿表明态度的有62人,占31.5%。由此可见,在各类人群中,对族际通婚认可的超过了一半以上,而不认可的、或态度不明朗的分别是1/4、1/3。这说明,族际通婚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现实基础,同时也要注意到相当一部分被访者对族际通婚还有顾忌,这是在民族工作实践中需要认真考虑的方面。

四、语言文化对城市化进程中伊宁市民族关系的影响

语言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的思想的物质外壳和心灵的反映。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语言交流必不可少。此次问卷调查,一方面对语言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另一方面对语言的掌握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不同民族之间社会交往的程度。如表9。

1.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意愿。

表9 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意愿

如表9所示:289个伊宁市被访者中,除了102名汉族外,在其余的187名少数民族中,表示“愿意”学习汉语的有177人(达到94.65%),表示“不愿意”的仅有4人(占2.14%),还有6人表示“无所谓”(占3.21%)。这说明,各少数民族被访者对于国家通用语言的学习意愿极其强烈。

2.语言掌握情况

表10 被访者语言掌握情况

如表10所示:235个伊宁市被访者,对于语言的掌握能力显示,除了自己的本民族语言之外,同时掌握“汉语”的应答人数百分比为最高(占39.3%),其次是“哈萨克语”(占24.0%),再次是“维语”(占19.4%)和“英语”(占14.7%)。

从表9-表10分析看出,各少数民族被访者对于汉语,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意愿极其强烈,在城市化进程中汉语日益被人们所掌握,同时在此基础上,英语也逐渐成为人们热衷于掌握的一门语言。

五、宗教信仰对城市化进程中伊宁市民族关系的影响

伊宁市是多宗教并存的城市,有伊斯兰教、佛教(包括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其中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居多。长期以来,由于人们信仰不同宗教,其生活习俗、饮食、禁忌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对不同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会有一定影响,甚至会因一些细小的生活习俗处理不当酿成民族矛盾。因此,宗教在不同民族之间交往中会有一定影响作用,这是处理伊宁市民族关系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笔者通过考察被访者对族际交往中宗教作用的看法,分析宗教信仰对城市化进程中伊宁市民族关系的影响。

表11 被访者对族际交往中宗教作用的看法

如表11所示:289个伊宁市被访者,当被问及“您是否同意‘宗教是影响新疆各民族交往的重要因素’这个观点”时,明确表示“非常同意”的有29人(占10.0%),表示“同意”的有37人(占12.8%),表示“非常不同意”的有33人(占11.4%),表示“不同意”的有142人(占49.1%),表示“说不清”的有48人(占16.6%)。由此可见,对于族际交往中宗教的作用,被访者的看法之间存在分歧,在比例上赞成宗教重要影响作用的人(占32.8%)与不赞成的人(占60.5%)相比,后者几乎是前者的两倍。这表明大多数人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不同民族的交往交流和相互了解,宗教信仰不同并不影响不同民族之间关系,但也有不少人(占32.8%)认为不同民族之间交往宗教有重要影响作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善于处理好因宗教因素引起的矛盾。

六、民族意识对城市化进程中伊宁市民族关系的影响

民族意识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使民族关系得以完善和发展,也能使民族关系出现裂痕和倒退。引导得当有利于本民族的发展进步;引导不当就会出现民族分离、民族分立,民族分裂,最后导致国家分裂。笔者在调查问卷基础上分析民族意识对城市化进程中伊宁市民族关系的影响。如表12-表14。

表12 被访者的自我身份认同

如表12所示:289个伊宁市被访者,在对自我身份进行认定时,愿意用“中国人”来表示自我身份的有164人(占56.7%),愿意用地域词汇“新疆人”或“伊宁人”来表明自我身份(占30.4%),愿意用本民族身份表明自己的只有不到十分之一(占9.3%),愿意从宗教信仰方面用“穆斯林”表明自我身份的只有极个别人(占3.5%)。

表13 被访者对中华民族成员身份的认同

如表13所示:289个伊宁市被访者,对于“您是否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这一问题,绝大多数人(达到99.0%)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对自己中华民族成员身份认同度高,只有极个别人(仅占1.0%)在认识上还比较模糊,没有一个人对此身份进行否认。

表14 被访者对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看法

如表14所示:289个伊宁市被访者,在“您是否同意我国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这个问题上,明确表示“非常同意”的有174人(占60.2%),表示“同意”的有99人(占34.2%),表示“不同意”的有3人(占1.0%),没有一个人表示“很不同意”,表示“无所谓”的有4人(占1.4%),表示“说不清”的有9人(占3.1%)。

从表12-表14分析看出,伊宁市各民族被访者对自己中华民族成员身份认同度高(达到99.0%),绝大多数人(94.4%)都认可我国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这说明“三个离不开”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但同时也要看到,对“我是中国人自我身份认同”不够高,在调查问卷中只有一半以上的人(占56.7%)愿意用“中国人”来表明自我身份,还有相当一部分人(30.4%)愿意用地域词汇来表明自我身份,而愿意用本民族身份和从宗教信仰方面用“穆斯林”表明自我身份的虽然只有不到十分之一(占9.3%)和极个别人(占3.5%),但说明对各民族进行“中国人”“中国公民”教育有待加强。

七、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化进程中伊宁市民族关系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这是城市化进程中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如何调适各民族间的利益冲突,尊重和维护各民族合法的权利和利益,更好地促进城市化发展,也是城市化进程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笔者从被访者经济状况自我评价、新疆民汉经济状况比较两方面设计调查问卷,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化进程中伊宁市民族关系的影响。如表15-表16。

1.对经济状况自我评价

表15 被访者经济状况自我评价:您认为自己很穷么?

如表15所示:289个伊宁市被访者,当被问及“您认为自己很穷么?”时,有122人(占42.2%)认为的确如此,有74人(占25.6%)认为“以前是,现在不是”,有93人(占32.2%)认为并非如此。由此看来,在进行经济状况主观比较时,多数被访者(57.8%)认为自己目前经济状况还可以,但同时却仍有超过2/5的人(占42.2%)认为自己经济状况比较差。

2.对民汉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

表16 新疆民汉经济状况比较

如表16所示:289个伊宁市被访者,将新疆的少数民族跟汉族相比较时,认为少数民族跟汉族相比较很穷的有85人(占29.4%),认为并非如此的有145人(占50.2%),还有59人表示对此并不清楚(占20.4%)。

从15-表16分析看出,伊宁市各民族被访者在经济发展方面进行横向比较时,有相当一部分人在主观上认为社会上存在较大的收入差距,还有部分人认为民汉经济状况是存在客观差距的。这说明伊宁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必须引起人们高度关注,采取多种经济发展措施,否则将影响伊宁市良好的民族关系。

八、“三股势力”及其实施的分裂破坏活动对城市化进程中伊宁市民族关系的影响

长期以来,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相互勾结,破坏民族团结,煽动宗教狂热,企图把新疆从祖国的怀抱中分裂出去。他们惯于打着“民族、宗教”的旗号,利用城市化进程中民族之间利益上的纠纷、利用各族群众朴实的感情,蓄意制造事端,企图挑起民族仇视、宗教冲突,以扩大和激化矛盾。1997年伊宁市“2·5”事件和2009年乌鲁木齐市“7·5”事件就是鲜明例证。可以说,受伊宁市“2·5”事件、乌鲁木齐市“7·5”事件影响,在伊宁市城区出现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相对分离居住的现象,以伊宁市十号小区为例进行分析,如表17。

表17 伊宁市十号小区汉族与少数民族居住人数对比

从表17分析看出,“2·5”事件发生,特别是“7·5”事件发生曾一度加剧了伊宁市择族而居的现象,使各族群众在情感上产生极大的隔阂,严重影响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三股势力”及其分裂破坏活动是危害城市化进程中伊宁市民族关系中最严重、最危险的因素。因此,民族分裂势力越是企图破坏民族团结,我们越要加强民族团结,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居住结构和社区环境,是有利于增强伊犁各民族大团结的重要举措之一。

[1]柳建文:转型时期的新疆民族关系:现状及相关研究的实证检视[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2].贺萍:西部大开发对新疆民族关系的影响[J]实事求是,2000.(4).

[3]伊宁市志编委会,伊宁市志[Z]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4]伊宁市统计局编:伊宁市统计年鉴2017[Z]伊宁;伊宁市统计局,2017.09.

[5]伊犁州政协:加强民族团结,努力构建伊宁市各民族相互嵌入式居住格局,内部调研报告,2015.03

猜你喜欢
伊宁市被访者进程
被访者驱动抽样法在中国退役运动员群体调查中的应用
人物新闻采访报道应用情感引导的策略分析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国际收支统计
达达木图乡青年干部的良师益友——记伊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王成俊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
“我爱我的祖国!”:记伊宁市关工委副主任兼宣讲团团长阿不都热西提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的阻碍
一个保洁员的生活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