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就做一个乖女孩吗?

2018-06-21 17:50
风流一代·青春 2018年6期
关键词:琳娜室友姑娘

文岚姐:

你好!我今年大三,前几天我在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的公众号上看到一篇文章《姑娘你这么乖,是有多缺爱啊》,文章中举了几个例子,有与众人在一起特别小心,听话得像个小学生,还动不动就会哭起来的姑娘;有因为小时候一旦考不好就会被父母责骂,从而渐渐变乖的姑娘。这些姑娘的父母都蛮严厉的,所以作者觉得这些姑娘都缺爱,才会变得那么乖。作者说:生命的延续,不是忠诚地追随父母,而是允许自己过得更好。

文岚姐,我同意作者最后说的话,却还想补充表达的是,不是所有的乖姑娘都缺爱;让自己过得更好,未必一定要变得不乖。作者失之偏颇了。

比如我,乖只是因为早早就体会到我妈的辛苦。她是一位女律师,要强、能干,既想做好工作,又想努力多陪我们,有时候也为老爸抱怨她经常出差烦躁。我特别体谅她,努力做好自己的事,上好自己的学,我妈反倒经常掉过头来说我:“女儿,你不必当天使宝宝!”我父母,尤其我妈对我的乖,常常感慨,她怎么那么命好。我听她这样讲,就很开心。

所以,我不觉得当个乖女孩有什么不好的,可是那天与室友讨论时,她提出了一个新角度:你肯定不缺爱,但你乖也有你妈个性太强势的原因。你乖没什么不好,但也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活力。

文岚姐,我蛮惊讶的,从来没有这样想过,想问问文岚姐,你觉得我需要改变吗?

塞琳娜

塞琳娜:

你好!谢谢你愿意与我探讨!

心理学里有句话:谁更痛苦,谁先改变。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如果你觉得一切OK,为什么非要改变呢?

但室友的话扰动了你,以至于你还发来信件与我联系。是否说明,有一种可能,别人的价值观很容易左右你?或者说,你很容易换位到别人的角度思考,心理学里叫很能同理、共情别人,这是优秀的特性,但这是否也意味着你的自我建构还不稳定?或者为别人换位思考已成你的习惯?那这个习惯是怎么来的?我不知道能干又忙碌的妈妈在你的童年记忆中刻印了什么,妈妈太辛苦,怕爸爸妈妈有冲突?于是,你要噤声,要懂事,要乖巧不添乱?要看妈妈脸色,妈妈开心便是晴天?你说“尤其我妈对我的乖巧,常常感慨,她怎么那么命好。我聽她这样讲,就很开心”。不知不觉,妈妈的高兴是否成了你的人生目标?内化成了自我的一种需要而不自知?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想,没有同你核对和交谈。

信中你提到那篇文章,我觉得,其实你未必要追求不乖,但你自我表达的欲望是否被掐灭?你是否随时能感受自己,勇敢表达自己?是否因为太过在意其他人的感受而压抑自己?妈妈和外人的感受当然重要,但我们自己的感受更重要,更优于他人。我们必须先活出自己,才能真正爱别人。要不,就会如寄居动物般活在别人生命的遮蔽中,将别人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

通过你妈对你说的那番话,我发现你妈是非常开明、爽朗的,妈妈也觉察到你的“太乖”。有时候,我们被童年的遭际制约了生命,从而形成了长大后与外界互动的模式,但外境已经改变,你也已经长大,你不再需要小时候的自保模式了。妈妈也在鼓励你呢!

所以你给我写信讨论这问题,我第二个揣测是,你的潜意识也隐约觉察到了什么,需要一个契机推动和改变。当然,这么多年的习惯,不要强行立刻走向另一个方向,你要在接纳自我中,深深地觉察自我!可以乖巧懂事、善解人意,同时伸展自己、活出自己!那该多完美啊!

每一个没有怒放的生命,都是对造物主的辜负!

祝你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

猜你喜欢
琳娜室友姑娘
猪一样的室友
秋姑娘的信
会讲故事的花籽
泥姑娘
我就吃一点
考前紧张
New twist on Old Style
失望万分
你是不是故意的
采山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