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与鄱阳湖流域经济的历史嬗变

2018-06-22 11:37彭圣军
江西水利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鄱阳湖江西流域

刘 颖,王 姣,钟 燮,彭圣军

(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29)

0 引 言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交接处的南岸,地势南高北低,东西高中部低,既有平原川泽,又多丘陵山区,境内有赣江等五大河系与鄱阳湖构成一张巨大的水网[1,2]。清乾隆时曾任江西巡抚的陈宏谋说:“江西一省所属郡县,非滨江带湖,即环山通岭,近湖之地势与水平,民间筑有圩堤闸坝以资捍卫,地以内之民庐舍烟火万家,每遇水发,全仗圩堤闸坝,周围坚固,始保无虞。又苦灌溉之无资,惟有修砌陂塘堰圳,水至可资防御,水少可资灌溉,江西水利大段不外此二者,而年岁之丰欠,亦即关系于此二者矣”[3]。可见,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鄱阳湖流域的灌溉与灾害防患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使江西地区成为典型的鱼米之乡。

1 鄱阳湖流域水利工程及经济发展沿革[4-7]

鄱阳湖位于长江九江河段南岸,分别接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水,由湖口注入长江,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现代鄱阳湖是由古彭蠡泽演变而来,受自然气候和地理因素影响,鄱阳湖不断向南发展和扩大,及至宋代大体上奠定了现今鄱阳湖的形态和规模。

1.1 汉~隋时期(公元前202~公元618年)

鄱阳湖流域原为百粤(越)所居。春秋时其地分别为吴、楚二国占据,战国时全区尽入于楚,《尚书禹贡》列属扬州,至秦统一始有政区建制。秦汉时期,鄱阳湖流域还很少开发,地广人稀,全境人口只有35万人左右。

鄱阳湖流域的水利工程最早记载始于东汉永平(58~75)年间,豫章太守张躬于南昌筑南湖,“谓之南塘”,周广五里。西晋统一后,社会秩序暂时安定,北方人口大批南下,在今湖北、湖南及江西一带安居,使鄱阳湖流域建堰筑陂的规模日益扩大,西晋永嘉四年(310)罗子鲁于分宜县昌山峡筑堰建陂,“灌田四百余顷”。由此说明,当时引水灌溉技术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促进了水稻生产。东晋南北朝时期,江西大米闻名国内,京城以外的官仓,有三分之二设在江西。

南朝梁太平二年(557)浮梁凿石渠引水;隋代(581~618),崇仁开渠引水,民众视水如宝,取名宝水渠;隋大业三年(607)波阳在县城东北三里许建东湖堤。

1.2 唐~五代时期(公元618~960年)

至唐代,江西人口从31.9万发展到163.6万,耕地不断扩大。此时期鄱阳湖流域水利开发逐渐走向高潮。其见于记载的有:唐武德五年(622)抚州刺史周法猛于临川县境兴建了述陂、博陂、菱陂;永徽二年(651)丰城县筑堤捍城;景云年间(710~719)鄱阳县刺史祝钦明在鄱阳县东北怀德乡开渠,并开岭建堤;开元年间(713~741)南丰县县令游茂洪,截溪为陂,凿石引水,九次而成,故名九陂(又名官陂),之后又修孤兰、桑田、博陂、鄱阳等陂;上元(760~761)中临川县复截汝水兴建华陂,至咸通九年(868)改建为千金陂;建中元年(780)鄱阳县又建成李公堤、邵父堤、马塘及土湖;元和年间(806~820)韦丹任江西观察使,更大兴水利,修成陂塘598所,溉田12 000顷,并筑南昌富大有堤(俗称官堤),长十二里,窦以疏涨,从此开始了对鄱阳湖的围垦;元和四年(809)袁州刺史李顺于宜春县西南开渠引水入城,兼及灌溉,人称李渠,同时修成州陂与李渠相接,萍乡县亦修成西陂;长庆二年(822),江州刺史李渤筑浔阳县城南甘棠湖堤,立斗门,以蓄泄水势;太和三年(829)刺史韦珩在浔阳县城东又筑成秋水堤,六年(842)复于浔阳县城西筑断洪堤,奉新与永修亦建成蒲陂与何公堤;咸通元年(860)都昌县令陈可夫于城南筑塘阻水,人称陈令塘,三年(862年)建昌县(今永修县西北艾城)县令孙永于县西筑成防水堤。

五代时期,随着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移向江南,鄱阳湖流域的山区梯田得到开发,陂塘堰闸等水利工程继续得到发展。后唐天成(926~930年)中周矩于泰和县百丈滩筑槎滩陂,南唐时又于龙泉县西筑成北澳陂。

随着大批水利工程的修建,鄱阳湖流域农业得到迅速发展,时称“江西七郡,列邑数十,土沃人庶,今之奥区,财赋孔殷,国用所系”。这一时期,每年江西漕(米)运渭桥仓者126万石,同时又是全唐重要的茶叶、银铜、木材、瓷器和船只的生产基地,在全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文化也很发达。

1.3 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

江西在宋代分属江南东、西两路。此期间北宋的财赋收入更加依赖于鄱阳湖流域。据沈括《梦溪笔谈》卷12《官政》记载,道员年间(995~997),属于鄱阳湖流域的江南西路和江南东路共当漕粮174.3万石,居全国之冠。当时人称“其部所八州,其境属于荆、闽南粤数千里,其田宜秔稻,其赋输于京师为天下最”。政和元年(1111)有人口446万。北宋鄱阳湖流域广筑陂堰,王安石为富国强兵,力主大兴水利,熙宁二年(1069)颁布农田水利法,使“四方争言水利,古陂废堰悉务修复”,鄱阳湖流域的水利开发又有新的更大发展。据统计,熙宁时,属于鄱阳湖流域的江南西路和江南东路合计有水利工程1 157处,可灌溉农田838 940亩,分别占全国总数的10.7%和2.3%,仅次于两浙路,居全国第二。北宋末,由于金人南攻,黄河流域再次蒙受战争的破坏,大量人口南移。据统计,南宋嘉定16年(1223),江南东、西路共有人口近1 419万人,较北宋崇宁元年(1102)增长3倍以上。鄱阳湖流域人口的迅速增长,大大促进了鄱阳湖流域水利的进一步的开发。《宋史·地理志》记载,称其地“川泽沃衍,有水物之饶,……而茗荈、冶铸、金帛、秔稻之利,岁给官用度,盖半天下之入”。

南宋时期,山地丘陵陂塘堰闸等灌溉工程大量发展的同时,临近河湖地段堤坝的兴建日趋完善。以袁州为例,南宋嘉定(公元1208~1224)中其州所辖4县,宜春县有陂塘1178所,灌田24 670亩;萍乡县有陂塘1809所,灌田174 221亩;分宜县有陂塘984所,灌田53862亩;万载县有陂塘422所,灌田695亩,全州总计共有陂塘为4 453所,灌田475 478亩(《袁州府志·陂塘》)。此一州水利工程即为北宋熙宁时期整个鄱阳湖流域66县水利工程之数的3.9倍,其灌溉田亩亦将近北宋熙宁时期整个鄱阳湖流域66县灌溉田亩之一半。

元初至大德年间(1279~1297),昌和尔在富州(丰城)连年增修堤防,并修筑堤防数百丈,且阿刺威亦筑堤300丈、修复圩堤64处,并砌石堤防冲;聂从政知南丰州事,修陂池,兴水利。延佑元年(1314)新城(黎川)知县王暄筑为免水患修筑南津堤3里许;至治年间(1321~1323),进贤县达鲁噶齐蒙族图列图主修陂500余所;泰定年间(1324~1327),民黎原名主修敷林破;至元年间(1335~1340),张防为南安路总管,作石陂以息水患;至正年间(1341~1368),永丰知县宋详筑陂防旱;乐平知州翟衡筑坝头堤,名翟公堤。

1.4 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

入明以后,水旱灾害更趋频繁,江西人口日益减少,至万历六年(1578)人口为585.9万,但赋税却有增无减,农民因负担重,被迫开垦荒地湖滩,扩大耕地面积,并进行水利建设,鄱阳湖流域水利的开发更盛,特别是明代中叶以后,此时期江西全省水利工程数量之多为以往任何历史时期所不及。成书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的《江西省大志》卷1《赋书》和卷4《溉书》分别详细记载了当时本区已开发的田地山塘和水利工程,具体数据详见表1。

清朝沿明制,江西管辖范围少有变动,但人口急剧增加,乾隆四十七年(1782)有1 763万人。康、乾两朝较重视兴修水利,灌溉万亩以上的渠坝达到15座,并“许濒湖居民各就湖边荒滩筑围成田”,雍正元年至乾隆三十年,清政府多次发帑兴修圩堤,洲地湖滩大量围垦;乾隆二十三年(1758),江西各分巡道及各府的同知、通判普加水利衔,水利有较大发展;咸丰元年(1851)全省人口达2 387万,农田灌溉面积2 300万亩。但从咸丰开始,清军与太平军在江西交战10余年,因不堪战争和赋税,当地人民大量逃亡,不少水利工程废毁,宣统三年(1911)人口降至1 352万人。据《新昌县志》载:“咸、同以后,各乡陂塘失其效者多矣”;光绪七年出版的《刘志》中水利工程基本按康熙五十九年(1720)出版的《白志》转载,多数工程已名存实亡,全省灌溉面积下降到约1 000万亩,万亩以上灌区由15处下降到4处。圩堤也严重失修,丰城赣江东堤在1840~1911年中有22年决口。清朝后期仅有一些灾后奏请发库银复堤的记载,至清末,大水之后也没有工赈复堤,灾民流离失所。

表1 明朝各府田地山塘与水利工程数量统计表(万历二十四年)

2 结 语

鄱阳湖流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发达。最早水利工程记载见于东汉,隋唐宋逐渐走向高潮,至明代达到顶峰。纵观历代鄱阳湖水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不仅扩大了灌溉面积,使广大农田变为沃壤,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同时减轻了水旱灾害,保障了人民的正常生活,其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历程不仅印证了中国古代水利的发展历程,也对当代的水利建设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 李 放.江西古代水利史概略[J].江西文物,1990(04):39~43.

[2] 王根泉,魏佐国.江西古代农田水利刍议[J].农业考古,1992(03):176~182.

[3] 《皇清经世文编》卷38,《户政13·农政下》.

[4] 扶松华.环鄱阳湖的民间信仰[D].南昌大学,2006.

[5] 徐慧茗.环境变迁、社会变动与鄱阳湖区域经济开发[D].南昌大学,2007.

[6] 江西省水利厅.江西省志丛书第十五分册江西省水利志[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7] 魏嵩山,等.鄱阳湖流域开发探源[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鄱阳湖江西流域
江西银行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压油沟小流域
江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7个
沙颍河流域管理
《鄱阳湖生态系列插画》
青山湖生态清洁小流域
我爱江西奶奶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鄱阳湖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