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论意识中的人性透视

2018-06-23 08:31姜华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李铁悖论人性

摘 要:在工业题材创作处于持续低迷甚至显露出枯竭之态的背景下,在文坛焦灼于“我们的工人谁来写”的问题时,有着20多年工龄的作家李铁的出现,可以说为工业题材的创作带来了一股清新明丽之气。李铁工业题材小说之所以能够区别于传统的工业题材书写,主要得益于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对悖论意识的运用。由此生发出的对人的生存困境、精神迷失、人的异化等的种种思考,显示出了作家对真善美的呼唤以及深邃的人文关怀,因此有必要对其创作中的悖论意识进行深入的阐释。

关键词:李铁;工业题材;悖论;人性

作者简介:姜华(1993-),女,满族,辽宁抚顺人,辽宁大学文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0-01

李铁工业题材小说中的悖论意识已经引起了其本人和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存在的研究性文章,主要涉及这种悖论意识的表现层面,深入分析不足。本文旨在透过悖论之现象,探究其深层原因,理解作者的创作用心。

(一)价值悖论——工业转型阵痛中的失落感

众所周知,时代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们价值观的重大转变,这在工厂生活中就表现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传统工业的冲击,机械化的操作代替了工人们习以为常的手工劳动。由此导致了被工人们视为生命的技术的沦落,而技术至上的思想却仍根深蒂固的遗存在了某些工人的心中,时代的价值观与工人个人的价值观由此产生了尖锐的对立,个人的命运悲剧也就在所难免。在李铁较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乔师傅的手艺》中,这种时代与个人的价值悖论展现的尤为突出。乔师傅在崇尚技术的年代,一心想学好手艺,那时候手艺出众的八级工匠是人们尊敬、羡慕的对象。因此年轻美丽的乔师傅和所有普通工人一样怀抱着这样的想法:既当了工人,就要学好手艺,这是那时候青工们的信条。为了实现这个信条,学到真正的绝技——直大轴,乔师傅牺牲了女性最为宝贵的贞操来换取手艺。可这手艺在师傅在的时候难以施展,等到可以一展身手的时候,工业的快速发展却没给乔师傅这样机会,工人们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对手艺有着强烈的崇敬感,集体价值观的转变,对仍活在过去时代的乔师傅造成了精神上的痛苦。她不愿相信自己用贞洁换来的手艺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因此在心中始终存在着要直一次大轴的偏执渴望。小说最后乔师傅在直大轴现场的死既可以看作一个崇尚技术的时代的没落,也可以看作在时代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悖论中,个人价值的幻灭。

(二)身份悖论——女性身体的物化与浮沉

在李铁的工业题材小说中,“处于时代变迁的历史夹缝中的女工的身体遭遇占据了其文本的叙事中心。”[1]女性的身体不再具有单纯的自然属性,而更多地被赋予了社会的属性,往往沦落为谋求自身或他人利益的工具,成为一种“物”的存在,也就难免面临着被损害的悲剧命运。《纪念于美人的几束玫瑰花》中,于美人怀揣着当好工人的愿望开始了自己的工厂生活,可工厂生活并非是她想象中的样子。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厂长的儿子史军看中,而成为办公室科员,又因大学生董刚的冲动表白,惨遭史军抛弃。但被抛弃后的于美人没有就此消极,而是一心扑在了工作上,因此她的技艺水平明显提高,并在省级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而这些却都不足以使她摆脱即将到来的厄运,得罪过厂长的于美人在裁员中首当其冲,成为下岗工人。等工厂改革,于美人重回工厂,却失去了工人的身份,作为厂花的她成为了用身体来搞好公关为全体工人谋利益的一件“工具”,故事的结局是于美人在车祸中意外身亡。在这样的一出悲剧中,一个美好的女工的毁灭无疑是令人心碎的,在做工人时命运将她推向深渊,当放弃工人身份时,在看似光鲜的背后却是自我的丧失。

(三)生存悖论——人性的曲扭与异化

在李铁工业题材的小说中始终存在着一种生存的悖论,及至上升为生存的困境。《花园》中“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做大事的人,因此对父亲提议让“我”去做工人、小公务员的建议十分不满。在离家出走后,迫于生计的无奈,“我”还是成为了一名“我”曾十分看不起的工人。工厂的生活简单而乏味,“只需把一个按时滑过眼前的零件焊一下,焊枪那么轻轻一触,这道工序就完成了,我或者我们不过是充当了一个机器手罢了。”[2]这里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即使仅隔一小截挡板的距离,工人们也不会随意交谈,因为稍有迟疑本該由你安装的一个零件便会传送到另一个人手里,你就比别人少干了一个活儿,在计件工资制度下,少干活则意味着少工资,同时“我”所在的工厂还充斥着大量的自杀、他杀、同性恋的非正常行为。为了让麻木的自己苏醒过来,“我”辞掉了这份压抑的工作,但没过多久,找不到工作的“我”被迫又回到了原来的工厂,从事和原来类似的单调工作。本来是为了摆脱当工人的命运,结果在生存的压力面前“我”还是沦为了工人,想要追求自由,得到的却是更为紧密的束缚。正是在机械化操控下,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丧失,甚至有时人与机器等同,最终导致人性的曲扭与异化。

结语:

如李万武对李铁的评价,“他因自己就沉潜在底层而涵养了真正的底层情怀,所以他能够怀着如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般的真挚情感,书写自己身边的底层兄弟姐妹们。”[3]正是这种温热而深邃的底层目光使李铁对被损害的工人给予深层的悲悯与同情,最终在写作上达到了揭露人性的高度。

注释:

[1]胡玉伟.身体的浮沉与历史的映现——解读李铁的“女工系列”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2006(3).

[2]李铁.花园[J].小说月报,2011(4).

[3]李万武.深邃而温热的底层目光——评工人作家李铁的近期小说创作[J].当代文艺评论,2003(1).

猜你喜欢
李铁悖论人性
世世代代跟着你
视神经炎的悖论
基于一维弹簧质量模型的碰撞分析
海岛悖论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帽子悖论”
功能与人性
美妆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