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翻译研究

2018-06-25 10:07张鑫范立彬
现代交际 2018年8期

张鑫 范立彬

摘要:以宋朝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从生态翻译学的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对这首词的五个翻译版本进行比对研究。从新的翻译角度来对我国传统古诗词进行研究,以期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消除因翻译不当而引起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读,巩固中国在世界语言文化生态系统中的身份地位,增进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世界语言文化的多元共存和全球语言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

关键词:生态翻译理论 古诗词翻译 三维原则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8-0051-02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随之提高,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中国文化,越来越多的诗词歌赋重回到了我们的视野。诗词歌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连接古代与现代的精神纽带,是不可磨灭的记忆。苏轼作为中国文坛上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当之无愧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现代人对古诗词的翻译往往达不到古诗词原文的意境,这也体现了翻译的一种特性——untranslatability,我们的研究目的是希望能找出一种合理的翻译方式,从而既能还原诗的意境又能使其被广泛接受。鉴于此,本文以诗词的英译为研究对象,从生态学视角,结合具体译例,探索更多元的翻译理论与方法。

一、生态翻译学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一)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是由清华大学著名教授胡庚申于2001年提出的全新翻译理论,它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运用生态理性,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体性研究领域”。这一理论具体阐述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文本的解释功能,一是翻译过程——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二是翻译原则——多维度的选择适应和适应性选择;三是翻译方法——“三维”,即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的转换;四是评价标准——多维度转换程度、读者反馈以及译者素质。(胡庚申,2001)在《翻译与全球化》一书中,米歇尔·克罗尼恩提出译者要着眼于语种生态翻译的问题,倡导保持世界语种间的完整。恰巧生态翻译学关注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正如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不完整就会危害生物多样性,生态翻译学解读的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Hu Gengshen.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J].Perspectives:Studies in Translatology)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信息的跨文化转化为宗旨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行为。(宋志平)

(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早年进士及第,前路一片光明,后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此后一直郁郁不得志,心灰意冷。自己的心情无人诉说,也无人能懂,于是苏轼就将这些写进了自己的一首首诗篇中。苏轼的作品在中国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留下的语料对我们如今的古诗词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国内外学术界多次掀起研究的热潮,为了让其他国家的人们也能感受苏轼的诗词,国内外学者们积极地将苏词翻译成英文版本,其间以许渊冲、龚景浩、林语堂、朱曼华、Shun-Yi Lee的英译作品最为经典。《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相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周汝昌),上片望天,下片怀人,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自己却遣世独立,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三维转换特例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转换就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选择转换,这种转换可以发生在翻译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因此,译者要对翻译的内容进行了解与解读,从而进行语言的转换。词中的“把酒问青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而苏轼在这月圆之夜,孤身一人,无人共享这节日的欢愉,越是清冷的月色,越让他怀念自己七年未见的胞弟苏辙,多么想回到从前,兄弟朋友几人把酒言欢,但此时此景,只能把青天当作自己的朋友,寂寞地举起酒杯,独自饮酒,他的气魄是多么的不凡,性格是多么豪放啊。生态翻译学认为,最佳的翻译就是生态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语言维度的适应性转换是一个科学的理念且具有哲学基础。故而,翻译此句不可冗杂,必须精练,既能突出词人的豪放性情,又要符合中国古诗词高度凝练、表意丰富的特点。在五个翻译版本中,林语堂和许渊冲的“in hand”和其他三个版本在相比之下更为简洁,同时也更能展现诗的韵味与意境,而如果按照直译的方法直接译成“I hold a cup in my hand”又显得过于机械与冗长,失去了原有的韵味。“但愿人长久”这句中,许渊冲和林语堂分别用了“So let us wish that man”和“I only pray our life be long”,准确地理解了源语原文的含义,翻译过来浅显易懂,而又不失韵味。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转换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它关注的是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前需要认真体会文化内涵,在下筆前仔细斟酌用词。从古至今,月一直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一个话题,新月,圆月,月牙等等,这都是对月亮的形态的不同诠释。皎洁的月亮代表着纯洁,“月光女神”,把女子比作月光,纯洁美好;月还往往被人们视为团圆的象征。但在苏轼的笔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清冷的月光下更衬托出作者的形单影只,悲凉之情呼之欲出。在这五个版本中,许渊冲将月译为“fullmoon”,而其他学者只是译成“moon”,相比之下,许渊冲版本的fullmoon更能将团圆之际但却孤身一人的孤寂展现得淋漓尽致,还原了诗的意境。对于青天的翻译,除许渊冲之外,其他四位学者均译成了“blue sky”,对比之后发现略有不妥,汉语的青对应的是蓝色,而在这句话里,着重点不在天的颜色,而且加上了blue会显得诗歌冗长,少了意境,还是许渊冲的sky更为简洁,更恰当。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转换就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选择转换。它要求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外,把翻译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以“明月几时有”作为本词开篇,引出下文,林语堂的翻译版本“How rare the moon, so round and clear!”对仗工整,语气强烈,将月亮描绘得又大又圆,表达出作者触景生情,将孤寂更描绘得淋漓尽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天上虽好,但还是不如人间,体现出对人间的留恋和即使在人间生活艰苦、不顺利但还是愿意留在人间。许渊冲翻译的“On high as on earth, would it be as gay?”和其他四个版本相比更能体现出这种强烈的情感。所以,只有秉承生态翻译的这三条原则,认真理解诗的意境,才能更好地将翻译作品呈献给大家。

三、结语

作为古诗词传承人的我们,必须保留我们文化的精华,并将之发扬光大。从以上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角度和对五个翻译版本的得失评析可以看出,生态翻译学的三条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赏析古诗词,将我们的文化瑰宝传播到世界各地。

责任编辑:孙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