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一个人在家 她成天待医院候诊室

2018-06-26 03:04张美琳
乐活老年 2018年1期
关键词:心病李女士心脏病

文/张美琳

专家指导/沈阳医学院附属二院心理医院院长、教授 薛慧英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李女士曾因胸闷气短在医院急诊室被抢救,经医生检查后没发现什么器质性病变。不过,此后她每天的生活都过得非常恐慌,白天不敢一个人在家,而是待在医院的候诊室,她认为最安全的地方就是医院,一旦心脏病病发就会有医生救自己。

家人知道她这种情况也很苦恼,经常给她做心理疏导,可是效果不是很理想。只要家里没人陪她,她就会在医院候诊室待着,弄得自己也很苦恼。

医生认为,李女士的这种情况是心理上的问题,需要到医院心理科进行治疗,若放任不顾只会加重病情。

速效救心丸不离身 身边必须有人陪

李女士今年52岁,已经退休,可她最近连续半个多月都在医院候诊室待着,白天在医院候诊椅上坐着,晚上回家身边也得有亲属陪着。李女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来,李女士这一年来经常出现胸闷气短的情况,有时还会胸部疼痛,严重时有憋闷、窒息的感觉,还有濒死感。李女士曾在医院的急诊室被抢救,经医生检查后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

不过,此后李女士一直生活在恐慌中,她很害怕再出现那种憋闷的感觉,就觉得自己得了心脏病,不定什么时候会“猝死”,所以,李女士身体稍有不适就去医院检查,近一年,她已经在心内科住院4次了。虽然心内科医生说她只是心肌缺血,问题不大,但她因为心慌憋闷的感觉经常出现,还是担心再犯病,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不离身,身边也必须有人陪,害怕自己犯病时身边没人抢救自己或者没人帮助呼叫120。

半个月前,丈夫出差,家里没有人,李女士白天不敢一个人在家,就待在医院的候诊室,她认为最安全的地方就是医院,一旦“心脏病”发作就会有医生救自己。

心脏病症状明显检查却正常属双心病范畴

沈阳医学院附属二院心理医院院长、教授薛慧英说,李女士的这种表现就是心理上的问题,在生活中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患者常常表现为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慌、气短、疼痛等,怀疑自己患了心脏病,因此常去医院检查,即便检查显示未患上心脏病,患者还是不相信检查的结果,时刻关注心脏的情况,有时半夜会因为憋闷而去医院“抢救”,也经常去医院住院治疗。还有部分患者确实患有心血管病,但会有比其他同类患者更严重的感受,此类患者既存在心血管病症状又存在心理症状,属于双心病的范畴。

除药物治疗外还需要心理治疗

所谓双心病是指患者心理、心脏都有疾病,有的可以是心脏病的症状也可以是器质性心脏病,心理症状往往是情绪障碍,如紧张、恐惧、坐立不安、情绪低落或者敏感多疑等。临床上常常以三种形式存在,一是心脏病、心理问题各自独立存在;二是存在心血管病症状但误认为是心脏病;三是心脏病后出现了心理症状,比如心脏支架后很多患者就出现了胆小、多疑、抑郁、焦虑等情绪。

双心病发病率高,诊断率低,资源浪费,易出现医患纠纷。有研究指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有焦虑症状发病率为78.9%,抑郁症状发病率为65.6%,心肌梗死后抑郁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3倍。有的患者因为反复就诊不仅浪费了很多钱财,还容易跟医院、医生产生矛盾,出现纠纷。双心病的治疗应该是由心内科医生和心理科医生一起来治疗,采取一站式服务,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双心病的治疗,除药物治疗外还需要心理治疗,预后很好!

您属于“双心病”易患人群吗

第一类是老年人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伴发多种功能减退,精神容易紧张,不能扛事,包容心下降,对各种事情总是看不惯。于是他们的神经递质容易分泌异常,心理情绪问题应运而生,进而伤害心脏健康。

第二类是更年期人群

绝经前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心情阴晴不定。如果调整不好身心状态,慢慢就由心病变成了真正的心脏病。

第三类是性格敏感内向、易受伤、爱着急的人

他们体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容易被激活,分泌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增多,从而引发血管收缩,容易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的损害。

特别提醒,心理与心脏密切相关,好的心理状态对心脏的功能有一定的维护和促进作用,反之不良的心理状态就可能对心脏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危害生命。

猜你喜欢
心病李女士心脏病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便秘是否也是一种心病?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关注孩子的“心病”
擦玻璃
只因“安全账户”黄石女子被骗近4万
人在江湖走,谁能不得病?
男子出轨后满怀愧疚 事后发现妻子红杏也出墙
西红柿的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