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县市区级电视台发展思考

2018-06-26 16:25李文成
科技传播 2018年10期
关键词:发展思考融媒体时代

李文成

摘 要 媒体新时代给传统的电视媒体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基层电视台的媒体工作者跟上融媒体时代的步伐,加快创新发展。笔者正是基于这一点,而把自己几年来的思考和同级媒体朋友的一些建议和意见加以综合,供广大电视媒体同行参考。

关键词 融媒体;时代;县市区级电视台;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1-0047-02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在原有的报纸、广播、电视媒体基础上,又出现了传媒网、各单位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台等新媒体。据了解,到2012年我国即时通信用户数量比2010年增长17.7%,达到4.15亿人;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中,手机即时通信使用率最高达到83.1%,年增长15.4%;微博用户数量由2010年底的6 311万猛增至2012年6月的2.74亿,使用率增长近300%。这些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让传统媒体一时陷于了尴尬的境地。由于笔者长期在在基层电视台工作,与其他县市区同行交流较多,大家对这一问题探讨的也比较多。笔者觉得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基层媒体工作者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已经进入到融媒体时代,需要我们彻底摒弃过去的单一媒体宣传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县市区电视新闻宣传。

1)要充分认识融媒体。“融媒体”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媒体,而是一个把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优势互为整合,互为利用,使其功能、手段、价值得以全面提升的一种运作模式。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具有必然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介融合奠定了基础;受众对获得信息的便捷性、多样化和个性化等要求也加快了媒体融合。以前我们进行新闻宣传报道需要在对某一事件采访制作后 ,在固定栏目的相对固定时间段内播出。早晨采访的内容,要到了晚上才能播出。这样就会给新闻的新鲜性打上折扣。而如果是采用融媒体的手段进行传播,就可以将早晨采访的新闻,经过简单的加工制作,把事件的概况先经过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台进行传播;同时对事件的发生的背景、原因、涉及范围、进展情况及影响进行精细制作,再在电视节目里播出,给人以多角度、全方位的信息传播。

2)清醒认识当前机遇。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与央视、省卫视、市级电视台相比,县市区级电视台处于媒体的最底层,受地域范围的限制,收视群体不固定,收视率相对低下。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提高收视率,也只有采用融媒体技术弥补自身相对的不足。通过自己的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打破地域限制,扩大收视区域。另一方面,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台的传播速度快,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我们在第一时间抢到的新闻传播出去,保证了新闻的新鲜度和实效性,让更多的外区域人群关注当地的新闻事件。经过长时间的人脉资源积累和新闻品牌的树立,也可以收获一定的外区域收视人群和收视率。

3)利用地域特色,加快节目创新。新闻节目是县市区电视台节目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当中又分为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两部分。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改革新闻报道,增强贴近性、可读性,就意味着淡化和弱化时政报道。但是笔者却认为县市区电视台作为地方党和政府的喉舌,在时政报道不但不能弱化,反而需要加强。地方电视台要想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必须做到时政新闻报道。不置可否,在当今这样一个创新发展的年代里,时政新闻里都会有大量社会各个阶层迫切需要关注、关心的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这些最新的政策法规更需要在第一时间传播出去,让千家万户人人了解、掌握。只能说,新闻创新主要是创新报道形式和报道方式,使新闻节目更加贴近群众,更加耳目一新。要变换视角,把过去的一些古板、单调、模式化、格式化的新闻改变成为辖区市民都愿意看的新闻。

民生新闻更是县市区级电视台的立台之本,由于每个县市区级电视台处于不同的区域,他们都处于各自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每一天那里都会发生不同的事件。这些事件都会因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产生活而带有不同的地域特色。所以每个县市区级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都精彩纷呈、各具异彩。做好这些民生新闻节目,再通过融媒体技术加以传播,就可以让身在全国各地的人们每天都会享受到风味不同的新闻大餐。他们通过这些民生新闻可以更好地了解到本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以及民事、民風、民俗、民情,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引发某些群体对当地的关注,给当地的旅游、招商带来潜在机遇。当然,县市区级电视台创新节目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在适应社会发展,才能不断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与社会潮流的新栏目。

4)利用融媒体加快县级市区级电视事业发展,需要做好人才的招、培、聘、用。融媒体时代要求电视媒体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技术知识和专业知识,而作为电视媒体最基层的县市区级电视台在招聘人才过程中往往会不尽人意。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许多具有融媒体专业知识的人才更愿意到央视、省卫视和市级电视台工作。所以,县市区级电视台很难招聘到自己需要的人才,只能退而求其次,招聘一些相近专业或者爱好本专业的人才。这些人才到达单位后,还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专业培训。笔者在长期的工作中发现,从招聘到培养成为一名熟练的电视媒体从业人员需要一年多的时间。这期间,电视台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这些培养出来的专业人员,往往会因为用人合同不固定问题,而产生跳槽现象,而让电视台的努力付之东流。据笔者调查,现在周边县市区级电视台与招聘人员的人事劳动合同一年一签,许多聘用采编人员会觉得没有安全感。一旦有待遇好一些、可以签订固定用人合同的单位,他们往往会另谋高就。粗略统计,5年时间会有大约25%的县市区电视台聘用人员交流到新的单位,这也给电视台的日常工作造成困扰。在对这些流动人员调查时,不少人反映,现在就业压力大,用人合同一年一签,没有安全感。今年干完了,明年在哪里干都不知道,这让许多人也没有办法安心工作。他们认为,在电视媒体工作专业性强,如果长时间在这个领域工作,一旦事业,会很难适应其他单位的工作。所以他们觉得每次签订应该在5年以上,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另外,在用人机制上要活,对于那些业务进步快、技术熟练的采编人员,应该大胆启用,让他们担起业务骨干的责任,在提拔、使用上更利于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在工作过程中获得荣誉感、价值感和归属感。

5)理顺关系,争取政府支持,加快产业发展。在对12个县市区电视台情况调查中笔者发现,尽管它们都屬于事业单位,但是没有一家能进入全额拨款之列。名义上属于半自收自支单位,却无法享受政府财政支付的那一块,只能得到政府微少的财政补助,大部分事业支出需要自身广告创收和其他途径的创收来支撑。在县市区媒体资源不被大广告客户看好的情况下,许多单位维系艰难,只能尽可能压缩一切开支,从业人员得不到应得待遇。所以县市区级电视台在融媒体时代要立足、要发展,必须在体制上进行改革创新。在体制创新方面笔者认为,可考虑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县市区电视台是党管媒体,是党的喉舌,他们很大一块工作承担着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宣传和地方政府的时政报道,经费开支应该由当地政府财政全额支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打破体制束缚,在内部实行按劳取酬,工资福利待遇多向一线采编人员和业务骨干倾斜,为当地电视事业的发展提供经济基础。

(2)实行社会购买服务制度。所有的新闻采编播发进行人力成本和业务成本计算,对于为当地政府提供的新闻服务,由当地政府部门按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付费,其他的广告宣传以合作服务的形式,由实际受益单位和受益人按时段、时长、宣传效果综合计算,购买服务。

(3)全面开放,面向社会办新闻。时政新闻时段,由政府出资,保证其采编播出,确保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地方党委政府的施政情况及时传达到人民群众中去。其余时段的节目面向社会各社会媒体、广告公司、厂矿企业,公开招标,灵活经营,电视台负责节目的政治审查和方向把关。在新闻宣传进入融媒体时代后,每个县市区级电视台的发展都面临着严重挑战,只有不断创新,基层的电视事业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我们作为最基层的电视媒体工作者,有信心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努力,早日走出困境,迎来基层电视事业发展的春天。

参考文献

[1]邢仔芹.媒介融合的现状及对传媒业的影响[D].济南:山东大学,2009.

[2]尹韵公.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郭嘉.三网融合背景下传媒产业媒介融合趋势探析[J].思想战线,2010(s1):408-410.

[4]周凯,庄鹏.全媒体时代媒体多元盈利模式的比较探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2(10):61-64.

[5]李丹阳.融媒体时代的出版融合发展[J].现代视听,2017(5):26-30.

猜你喜欢
发展思考融媒体时代
南阳市卧龙区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关于充分发挥学生专业社团作用的思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e时代
e时代
关于我国计算机教育MOOC发展的思考
e时代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