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清播控系统的安全播出分析

2018-06-26 16:25刘东
科技传播 2018年10期
关键词:安全播出高清

刘东

摘 要 网络时代,广播电视播出形式更加多样,并且能够全天不间断的播出,这就需要依托更加完善的系统,将已经排好的节目进行顺序播放。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安全播出质量也就显得至关重要,依托于其本身较强的流程化特点,对其中涵盖的各个细化要素进行精准把控,就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整体衔接能效,为后续节目的正常及安全播出夯实基础。文章就从不同的方面,对高清播控系统的安全播出进行了讨论及分析。

关键词 高清;播控系统;安全播出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1-0074-02

在新媒体技术渗透性应用的过程中,广播电视节目播出质量将直接影响品牌形象的塑造,因此,提升系统安全性及稳定性势在必行。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清插播系统的整体能效,就需要将节目内容整合并统一编辑成呈现节目类型及主体的串联单,而后再在播出系统中将素材导入,这样系统就能按照既定标准对节目进行顺序播放。因此,对高清播控系统的安全播出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安全播出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及分析,而后提出了操作要点。

1 高清播控系统在安全播出中的作用

从当前形势来看,电视节目的播出形式由以往的标清逐渐发展为高清,这同时也促使介质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由于节目内容编辑及上传都需要工作人员来完成,这就需要工作人员能够肩负起自身职责,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完成目标任务,为高清插播系统的安全播出提供积极有效的助推力。在信息技术应用背景下,播控系统也更具数字化及现代化优势,系统本身运行所依托的是自动化标准,在这一过程中涵盖的各类信息都能共享及传递,互通性指标普遍较强。

在高清播控系统运行阶段,具有一定的流程化特点,其中编制节目单及上传是较为关键的两项细化工作,二者的顺序不能颠倒,只有先完成节目单编辑再将其上传至系统中,才能对安全播出产生积极作用。

首先,在完成准备工作后,需要先将磁带等形式的节目内容传递到数据库中进行介质转化,而后以电视台的节目配置要求为基准,对与之对应的节目版面进行编排,而后将信息以磁带形式呈递上载环境下,当任务管理器接收到这一指令后,就能将磁带中的信息转换为适宜硬盘播出的素材,然后通过将其移动到播出视频服务器后,系统就能根据转化后的信息对节目进行自动化播放。

从本质上来看,编单系统的组成结构较为紧密,依托于节目播出需求,该系统一般由播出工作站及第三备控机组成,部分电视台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清播出质量,还会在结合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创新及优化应用机制,促使其稳定性不断提升。实际上编单工作站与播控机并不属于同一应用范畴,二者都能够独立运行,满足不同的功能性需求,但是以上两个部分却都被设置在了机房中,无论是内部管理还是操作,都需要在这一环境下进行,为了避免出现设备故障导致节目播出受阻等问题的发生,还可以增设备用设备。

编单工作应当更加细致,并按照既定标准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把控,节目单编制工作完成后,通过对提交的节目单进行校对及审批,在确保其精准度与预期目标高度相符后,就可以将其上传至播出工作站进行节目的自动化播出。

2 实现高清播控系统安全播出的重要性

在市场需求标准不断上升的同时,对播控系统的先进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标清转换至高清,再有高清向4K转换,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播出质量,节目单编制及上传难度更是随之不断增加,这就需要以提高节目播出的安全指标为主导,为节目的高效能产出提供积极有效的助推力。不同的电视台由于需求方向及节目播出侧重点存在差异,在系统选择方面就应当做到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与之契合的播控系统,促使其架构体系更加完整,为节目单编制及上传提供安全保障。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能动性作用不容忽视,这就需要他们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及专业素质,能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完成目标任务。

实际上在最初应用阶段,播控系统也并不完善,运行阶段也会出现各类问题,但是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再加之积极有效的技术改造,这就使得系统能效与节目播出需求高度一致,无论是节目单的编制还是上传,播控系统都能在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下运行。虽然部分播控系统在运行阶段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特点,但是要想从整体上提高其安全性及稳定性指标,就需要对系统进行调试,促使细节能够得到精准把控,这样节目单编制及上传效率才能进一步提升。在广播电视中,安全播出已经逐渐成为影响媒体技术发展的重点要素,而创建安全稳定的播控系统是安全播出的首要前提,因此不难发现,安全播出与播控系统本身就存在密切联系,二者缺一不可。

因此,提升节目播出的安全性指标,应当重点强化体系建设,促使系统运行流程更加规范、合理;构建应急机制,确保安全播出事故一旦发生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播控机房应当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为安全播出工作的高效开展夯实基础。

3 高清播控系统安全播出事故的原因

3.1 磁带信息被非常规修改

在高清播控系統实际运行阶段,编辑节目素材,并将其上传,最后借助系统将其播出,具有一定流程化特点,一旦忽视这一问题,将前后顺序颠倒,很有可能导致磁带信息与播出时长难以相符,这就会导致播出事故的发生。

因此,为了合理规避时长改变问题,第一步就需要将磁带信息调取出来,在实际操作中应当现将播出分钟进行提取,而后根据任务目标对其进行确认,将其与硬盘中存在的素材衔接在一起。再次点击节目编制列表,将修改的时间对其进行设置,在确定准确无误后退出这一界面就可以。这样不仅能够促使素材磁带的信息不被损毁,更能为素材的正常应用带来基础保障,这是因为一旦将素材硬性的移动到硬盘视频播放器中,在缺少关联素材的基础上,将节目播出时间进行修改,后续再对该信息进行提取时,内容总量就会随之改变。

3.2 随意修改完成上载素材的名字,内容提取存在误差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延长播出的带子都不能对日期进行重新修改及确认,这就需要按照标准流程重新进行操作,在这一过程中会耗费较多的时间,其效果也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标准。但是如果只是针对部分段落进行修改,却同样需要将整盒带子重新打码及上载,这将会导致一系列关联的要素都随之再次入库,这不仅导致交叉工作频繁出现,更要对之前的条目进行格式化,这样才能防止后续应用阶段对该类条目进行错误调取。实际上将完成的素材上载至视频服务器中,需要经过层层审查,只有确保其质量及规格达到预期标准,才能允许进入高清播出视频服务器中。而高清上载系统本身并不具備修改素材名称的功能,相应权限也明确了这一细节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已经通过审查的信息无法被更改。

4 规范安全播出的编单和上载操作流程

4.1 提升磁带信息入库和提取操作的规范性及有效性

从本质上来看,对节目单进行编辑本身就涵盖较多关联内容,因此,这就需要对各个项目及要素进行重点控制,促使其流程化内容更加完善,从而进一步提升系统安全运行指标。提升系统安全,约束编单员工作行为,促使其专业素质不断提升是首要前提,只有他们能够按照既定标准进行操作,才能将人为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编单的第一步就是将磁带检查妥当并收入库中,当高清磁带到编播手中时,应当对节目审签人员的资质进行重点衡量,在通过审查后,则应当对磁带属性及特点进行全面了解,根据高清类型选择与之对应的磁带,提升选项与磁带的整体契合度,这是因为上载录制系统能效作用的发挥会受到磁带的直接影响,只有磁带与系统达到标准一致,素材才能被成功录制。

4.2 规范急送带的处理

高标清卫视急送带节目各有一盒带播出,如果高标卫视同时有急送带来不及上载,则可在卫视标清改版播带的情况下,高清卫视编单系统作出相应的版面调整,可把该急送带播出的信号源,从高清硬盘信号HDM改为转标清卫视信号WSM,发送节目单到主播控系统,实现高清不播带转标清播出。可把高清急送带先完成上载,标清带播完再上载,因为高清上载好的素材是用三倍速完成迁移的,先保障高清频道的重播。这样就能确保高标清安全播出,避免人工手动切标清卫视造成延迟和静帧在上一硬盘节目结束帧的可能。

5 结论

在信息化趋势不断蔓延的当今社会,优化高清播控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以实际需求为基准,衡量系统中各个涵盖因素,促使其关联性不断强化,从而进一步提升系统运行能效,提高安全播出质量,为高清播控系统的不断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袁长建.广播播控系统安全播出电子培训教材设计[J].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2014(4).

[2]谭峰.大连广播电视台电视播控系统安全播出设计[J].电视技术,2017,41(2):88-92.

[3]陈枫.广播电台播控系统安全播出设计方案和应急故障处理方法[J].科技传播,2016,8(7):54,73.

猜你喜欢
安全播出高清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
教你玩转AV设备(一):4K高清播放机使用指南
安防慧眼——高清镜头发展趋势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的发展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与管理
江西广电网络设区市数字电视备份平台改造方案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中的UPS电源维护及保养探讨
数码单反拍摄高清视频时同期声的收录探索
纳加软件推出高清便携录播机NLB-500P
视听与高清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