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网移动应用统一管理与发布平台技术研究

2018-06-26 16:25樊家树刘海超张丁文苑立民
科技传播 2018年10期
关键词:创新点

樊家树 刘海超 张丁文 苑立民

摘 要 目前移动互联应用支撑平台的建设已初见成效,移动互联应用技术规范、第三方OTT接入、移动终端以及移动安全4个标准规范的制订,公司在移动技术发展和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促进了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但随着公司移动应用范围逐年扩大,数量逐渐增多,应用趋向碎片化,只有统一移动应用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基于“大平台+微应用”的应用模式才能从根本上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加速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因此,平台模式是移动信息化建设的基石。本研究力图为移动互联平台提供方便快捷的可视化开发调试工具、标准化的移动应用开发组件及相应控件、快速迭代等支撑,并在应用运行方面,提升快速部署和资源动态调配的能力,全面提升公司移动应用的统一建设与管理能力。

关键词 功能架构;部署架构;内外网技术方案;创新点

中图分类号 TN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1-0086-02

1 总体设计原则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SG-ERP”工程整体规划,遵循国家电网公司制定的外网移动交互平台规范等标准化设计成果,推进外网移动交互平台的标准化、结构化、规范化等工作。

1)技术成熟原则。移动互联应用支撑平台在总体技术路线和组件技术路线选型、组件方案选型、第三方产品选型中,要着眼于业界通用开放性标准,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使得平台能满足国网公司现有移动业务系统开发的需求,同时适应未来一段时间的移动业务需求和发展变化的需要,并具备不断演进的基础条件。

2)效率及可靠性优先原则。未来基于移动互联应用支撑平台的移动业务系统,面临着一级部署、数据量大、并发度高、可靠性要求高的严峻挑战,在平台的架构、组件、部署等设计中需要优先考虑效率及可靠性,确保基于平台的移动业务系统能满足用户对系统的性能要求,系统运行可靠,停机时间满足运维要求。

2 总体技术路线

完善外网移动应用平台功能,提升平台实用性,支撑公司相关业务域移动应用建设。

1)即时通讯组件:消除现有即时通讯组件存在的问题,增强可靠性,高效处理消息延时。增加苹果端离线消息推送的支持;增加移动端和PC端同步支持,打通人与机器的即时通讯技术。

2)移动应用容器:为移动应用构建容器级的运行环境,实现版本发布快速部署和运行期间资源动态调配;实现弹性伸缩架构、运维智能化、支持按需服务、实现应用资源隔离。

3)交互式企信公众号:信息发布:完成新闻资讯发布、通知发布等功能;自定义菜单:完成自定义交互式菜单等功能;交互式图文与数据展示、交互式数据饼图展示、交互式数据棒图展示。

4)嵌入式移动应用:健康运动:开发数据接口、数据展示、数据同步、好友运动PK等功能;青春国网:开发新闻播报、党群在线、员工心理辅导等功能;移动食堂:开发今日餐谱、今日外卖显示、外卖预订等功能。

5)移动应用开发模块:为移动应用開发人员提供集应用的开发、调试、跟踪和模拟等一体的可视化开发工具。主要功能包括:跨平台支持、本地打包支持、本地模拟调试、数据抓包、资源监控、开发论坛等。

6)应用标准控件:封装本地调用接口:消息推送,坐标定位,通讯录等;界面组件:图表控件、列表空间、日期控件、棒图控件、饼图控件等;高级组件:支付接口、地图接口、CA认证、实时音视频等。

3 技术方案

3.1 内网移动应用平台

新增HTML5跨平台应用的模拟器、调试器,能够对开发过程中生成的业务数据包进行快速调试。

新增HTML5和混合应用本地打包功能。

新增一键真机发布功能,并支持在开发工具中快速发布到企业移动商店。

移动应用服务容器化:移动平台支撑大量业务移动应用,移动平台提供一个大的容器运行环境,业务移动应用放置在移动平台提供的容器中运行,解决移动应用新上线需要申请硬软件资源的问题,从而实现移动应用的快速上线,并且降低后期运维成本。

3.2 外网移动交互平台

移动平交互台通讯组件将加强消息稳定性、改善消息延时处理效率,增加对苹果离线消息推送的支持,增加移动端和PC端同步支持,打通人与机器的即时通讯技术。

移动应用具体显著的碎片化特点,每个应用功能单一,迭代周期短,上线要求迅速。但目前的基础设施资源分配固定,移动应用与基础资源是硬关联的,不能动态伸缩,利用率不高,服务能力受限。因此,需要为移动应用构建容器级的运行环境,实现版本发布快速部署和运行期间资源动态调配。

为了提高企信公众号的界面友好性和使用便捷性,移动交互平台将开发交互式企信公众号,包括信息发布、自定义菜单、交互式图文与数据展示、交互式数据饼图展示、交互式数据棒图展示等模块。

大量移动业务需求对移动开发支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为进一步发挥平台功效,构建移动应用开发平台,为移动应用开发人员提供集应用的开发、调试、跟踪和模拟等一体的可视化开发工具。

随着平台基础功能的建设完成,已基本实现移动硬件功能模块的接口封装,但缺少对标准化用户体验的控件封装,业务应用开发可调用的资源库较少,诸如地图、图表等高级功能还缺少统一的支撑。

4 项目主要创新点

4.1 移动容器模块实现移动应用快速部署及发布

移动应用服务容器化:移动平台支撑大量业务移动应用,移动平台提供一个大的容器运行环境,业务移动应用放置在移动平台提供的容器中运行,解决移动应用新上线需要申请硬软件资源的问题,从而实现移动应用的快速上线,并且降低后期运维成本。为业务应用提供快速部署、运行的容器,提高部署效率,减去部署过程中服务器软硬件资源、网络资源的申请的一些列中间环节,为应用的快速部署上线和版本迭代提供便捷的通道。

为此项目团队基于一体化云平台,应用Docker镜像技术完成移动应用平台jdk、weblogic和应用基础镜像的制作,启动基础镜像并运行形成运行容器,完成移动应用平台运行环境容器化节点备份,提高系统运行环境稳定性与应用并发性,全面提升内网移动互联应用支撑模块支撑能力,增强了移动平台公共服务能力。

4.2 公共服务套件技术

1)公共服务套件——移动实时交互。实时交互客户端负责对音视频数据的采集编码发送,并提供预览等功能。流媒体服务器端收集客户端发送来的音流媒体数据,并进行存储转发,提供对流媒体数据以及客户端用户进行管理控制等功能。播放客户端负责对音视频数据的接收解码以及预览等功能。移动视频实时传输主要通过无线网络环境进行数据传输,对无线网络环境的优劣等不确定性等问题,利用RTP/RTCP对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交互进行判定。

2)公共服务套件——移动工作流。服务端为客户端提供流程数据消息的同步以及消息通知的处理等功能,为应用及管理客户端提供业务接口,接口支持RESTful/JSON方式访问。客户端提供身份认证,接受移动流程指令执行业务等能力。工作流引擎是工作流的核心部分,为工作流程提供流程解析、任务管理、组织管理以及分析统计等功能。

3)公共服务套件——移动GIS。移动GIS从电网GIS平台获取地图和电网数据并进行展示,并提供对电网设备进行信息查询、空间分析、路径导航等功能。移动应用平台在原有的移动电网地图功能的基础上增加移动导航地图功能,包含:支持离线移动导航地图功能,路径导航、语音播报等;支持移动导航地图上添加电网设备图层,并对添加的電网设备进行导航;支持移动电网地图和移动导航地图的切换;支持电网地图和导航地图切换的无差别化操作。

4.3 移动互联平台主流作业模式选型

目前在移动应用领域,主流的作业模式可分为以下3种。

1)离线模式:移动终端通过一次性上传、下载相关数据,在现场工作过程中并不连接服务端的工作模式,这种模式适合网络条件较差的环境。

2)在线模式:移动终端实时连接主站系统,随时可与主站系统连接,上传或下载数据,这种模式适合网络条件较好的环境。

3)在线+离线模式:该模式结合了在线和离线模式的优点,当移动终端处于在线状态时,可完成数据的上传、下载,当现场工作过程中不具备网络连接时,可临时离线进行作业操作;而当重新具备连线条件后,则可以将离线作业数据同步回服务端。

经过研究与论证,吉林公司内网移动互联应用支撑模块采用了在线+离线模式以满足现场作业需求和当前网络环境状况。

参考文献

[1]韩祯祥,文福拴,张琦.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24(2):2-10.

[2]张东霞,苗新,刘丽平,等.智能电网大数据技术发展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1):2-12.

[3]石纯一.人工智能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4]张志刚,杨栋枢,吴红侠.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模型研究与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15(20):44-47.

猜你喜欢
创新点
“魅力课堂”研究背景和创新点综述
物力集约化管理创新点与突破点分析
广州市产业用地指南浅析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创新模式探究
对高等教育室内设计专业课程分布的创新性研究
高校动画专业就业率位于红色预警榜单的分析
案例项目在《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浅析公安高职院校警务英语hMOOC教学模式及其创新点
竹子在产品设计中的创新运用研究
关于中学数学新教材创新点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