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布局研究

2018-06-26 07:20丁阳王倩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商贸流通业低碳空间布局

丁阳 王倩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低碳背景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阐述了低碳背景下商贸流通业的布局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了在此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的空间布局优化对策,以此来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将其建设成为我国的示范性產业和创新驱动型产业。

关键词:低碳 商贸流通业 空间布局 优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贸流通业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解决就业、引导消费和提升社会生产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升级。同时,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在低碳背景下,能源、经济乃至发展观价值观发生了极大的变革,一方面低碳既要反对能源浪费,又要保持其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低碳要求通过技术进步不断提高能源效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在低碳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开始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方向转型,不断对其空间布局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升级。在这个基础上,本文旨在分析低碳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存在问题,并提出在低碳背景下商贸流通业的空间布局优化对策,以期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的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

低碳背景下商贸流通业布局升级必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强化商贸流通业产业优势

低碳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集约化发展,并由此带来了流通产业的聚集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低碳背景下商贸流通业布局升级要求把区域内的商贸流通资源进行集中,并进一步提高对这些资源的利用率,大大强化了流通产业优势。一是商贸流通业布局升级有助于更加合理地优化资源配置,商贸流通业的低碳布局升级有助于将商贸流通的各项资源汇聚集中,利用模式创新等手段将以往单一的仓储和管理平台转型升级为商贸流通综合性流通运作平台,打造完善、合理的物流运输专线体系;二是商贸流通布局升级有助于从管理上强化产业优势,如有效将互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充分应用在商贸流通产业园区之中,提升商贸流通业的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商贸流通业的信息化和管理服务水平,有效扩大商贸流通产业布局的集约化经营和管理范围,提高供应链精益化管理效率;三是商贸流通布局升级有助于节约商贸流通成本,进一步强化成本优势,商贸流通布局的转型升级,极大地提升了商贸流通产业的资源集中度和利用率,有利于强化商贸流通业的产业优势,对商贸流通业空间布局的合理分布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有利于推动商贸流通业绿色智慧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在支撑流通业发展、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便利贸易往来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标准化已成为国际物流的“通用语言”,信息化已成为物流发展的“超强大脑”。低碳背景要求走绿色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道路,因此商贸流通业要通过布局升级来加大商贸流通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建设绿色智慧流通基础设施,构建商贸流通信息服务平台,提升现有商贸物流园区、仓储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站点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促进商贸物流向绿色化转型,实现仓储与配送绿色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商贸流通产业的科技化水平,全面升级我国商贸流通业的空间布局及合理化规划,实现商贸流通业的低碳化发展,以不断适应低碳背景的新要求。

(三)有助于推动商贸流通业合理布局

商贸流通业布局升级有助于推动商贸流通业合理布局。一方面,在低碳背景下,商贸流通业布局会倾向于绿色、低碳化方向。低碳化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国商贸流通业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进行商贸流通网点的逆向布局,推动商贸流通业的合理布局及转型升级,同时诸如物流仓储和配送等重要流通环节的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有效降低了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损耗和污染,更绿色、更经济;另一方面,低碳背景下,商贸流通业的布局升级有助于空间协调,形成以城市圈、城市群空间布局的统一规划发展,进一步推动全国、区域的商贸流通业协调发展,更加有助于汇集整合优化流通资源,大大提高商贸流通资源的利用率。

低碳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布局现状及问题

(一)现阶段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布局现状

如图1所示,现阶段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布局主要以城镇区域、农村区域以及物流企业三大主体为主。其中,城镇区域主要拥有工业品产地市场和农产品销地市场,农村区域主要拥有工业品销地市场和农产品产地市场,而物流企业作为中间环节,始终连接着城镇区域和农村区域两大主体,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物流企业中的批发商从农村区域的农产品产地市场将农产品批发给零售商,再由零售商通过农产品销地市场销售给城镇区域,另一方面批发商从城镇区域的工业品产地市场将工业制成品批发给零售商,再由零售商通过工业品销地市场销往农村区域。

不难发现,当前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布局主要有两个特点:首先,从图1中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在城乡地区都建立了农副产品和消费工业品的产销市场,这种空间布局模式大大降低了消费者在城乡之间的交通成本和沟通成本,但是城乡之间过于松散的商贸流通体系导致了物流运输和社会资源的无谓损耗,所以现阶段的我国商贸流通业的空间布局并没有实现低碳化发展的社会目标。其次,从图1中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城乡双向商贸流通针对农副产品和消费工业品分别存在两条流通渠道,并没有实现合理协调的一体化物流配送体系,正是这个原因造成了当前我国商贸流通业对物流运输工具和社会资源的巨大需求量和较高的能源损耗量。当前,我国城镇市场和农村市场未能形成统一协调发展,在数量上体现出了不均衡的现象,如根据2015年统计年鉴,2015年我国农产品市场达到了1662个,而工业消费品综合市场数量仅为683个。

(二)低碳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布局存在问题

城乡商贸流通布局欠合理。一方面,当前商贸流通业的布局分散,不利于提升资源利用率,不符合低碳背景的原则。商贸流通业低碳化发展的核心就是在市场经济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制度和对商贸流通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升级,促进商贸流通产业链的协调发展,减少碳排放,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商贸流通业空间格局,然而现阶段我国商贸流通的整个体系相对比较分散,往往导致了对物流运输工具和社会资源的需求和损耗都比较大,因此当前城乡之间物流运输成本高、资源损耗大,城乡之间商贸流通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整体性与商贸流通主体的个体性对接程度不高,很难形成规模经济。另一方面,我国商贸流通业还没有形成现代化流通布局,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够成熟完善,流通网点比较少,甚至在有些偏远农村地区还未建立商贸流通网点,产业转型升级过慢,不利于低碳化的进一步发展。

城乡商贸流通布局低碳意识缺乏。对于农村地区来说,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和经济发展程度不高,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水平较低,导致普遍缺乏商贸流通布局低碳化转型升级的意识。因此,即便具备对商贸流通布局升级的意识,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并没有将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等因素加以考虑,这更加突显了该地区低碳意识的匮乏。此外,在城市地区,由于企业发展一味追求利润和速度,从整体上看,城市商贸流通企业普遍缺乏低碳布局意识,难以真正做到商贸流通各个环节的绿色、低碳。

低碳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布局优化对策

当前我国商贸流通业在低碳背景下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空间布局不当而导致的,因此要在低碳背景下推动商贸流通业朝低碳化方向发展,势必要对商贸流通业的空间布局进行高效、合理的优化。

(一)打造低碳空间总布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就在于城乡之间的农业区域,且在商贸流通环节产生的成本会受商品品类和物流运输的极大影响。所以,我国的商贸流通业应该打造低碳空间总布局,这样才能有效的优化低碳背景下商贸流通业的空间布局。举例来讲,在城镇的中心区域,可以根据具体商品的特性来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如对容易腐败变质的商品和农牧业的不同特性构建不同的空间格局。易腐败的商品容易产生腐蚀现象,保质期比较短;而农牧业商品,在进行适当的加工后,不会有腐败变质的风险,同时也不会对其他经济作物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合理、有效的空间布局不仅能够降低碳排放量,还能促使社会形成良好的节约风氣。

此外,在对农村地区进行产业集聚时,还应该在该地区内进行农业发展生态圈的打造,有效的转变内部生产成本,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并努力实现整个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使产业空间布局在商贸物流企业和国家土地政策之间进行妥善的协调,以此来保证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同时减少资源的损耗。由此可见,针对我国商贸流通业打造低碳空间总布局有益于降低碳排放量,对优化低碳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的空间布局有全面的推动作用。

(二)打造综合交易为主和零售为辅的空间布局

我国自建设商贸流通体系以来,一直秉承的物流运输理念就是“旨在推行低碳经济并发展低碳的物流交通运输模式”,这种理念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的空间布局和物流运输工具的选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物流运输过程中造成了碳排放量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所以,低碳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应该打造综合交易为主、零售交易为辅的空间布局,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对当前的商贸流通业空间布局进行优化。例如当有两个消费聚集区域A和B,当A区域有完整的商品结构和种类且有完善的交易手段和丰富的零售业态,而B区域商品种类比较匮乏,且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政策等都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基本消费需求时,B区域的潜在消费者在产生消费需求之后,会自发的转向A区域进行商品的购买或批发,在这个商品交易的过程中,由于消费者转向A区域购物而导致商品交易成本上升,进而造成资源和环境的损耗都提高。因此,打造综合交易为主、零售交易为辅的空间布局,对优化低碳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的整体布局有直接作用。

(三)根据区域发展设计相应的空间布局

根据区域发展设计相应的空间布局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各经济区域之间,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的空间布局,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分门别类具体分析,比如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和中部地区,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市场对于商贸流通业的效率需求很高,因此商贸流通业的布局要稍微密集,基本实现大型的商贸流通企业基本覆盖,小型商贸流通企业/商户填补空白的大规模集中局面,这样有利于最大化地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有助于合理综合利用流通资源,提高流通的效率和利用率,避免资源的浪费;而对于落后的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不太发达,大范围的商贸流通大企业全覆盖会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在商贸流通布局上,不需要布局过多的大企业,在布局上形成一两个大企业为主导,其他中小企业为辅的商贸流通布局显得较为合理。

其次是城乡之间。一方面,在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可以建立农产品市场,并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发展农村地区的农产品龙头企业,虽然这种模式对当地的消费者购物很难产生大的吸引力,但是一旦成功打造起来农产品龙头企业,就可以有效的提升农产品的产量还可以实现农村地区低碳经济的双向发展。另一方面,在打造专业的商贸流通产业时,应该在城乡之间构建一体化的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空间布局,这对零售商与商贸物流业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有非常大的益处,还能有效的减少城乡之间双向商贸流通时对资源的损耗,此外还能打造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提升资源利用率。

(四)加强商贸流通业低碳布局意识

一方面,低碳经济是一个新兴的发展概念,推行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因此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方针政策,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加强对低碳经济、低碳社会的宣传教育,培育企业和全民的低碳意识,创造良好的节能减排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此外,政府还需要建立和完善商贸流通业低碳布局意识方面的一系列法律和政策保障体系,加快有关低碳经济的法律建设,将低碳纳入法制化轨道,并针对商贸流通业制定相应的标准、监测和考核规范,来引领和助推商贸流通业的低碳发展。另一方面,商贸流通企业也需要加快形成低碳布局的意识,承担起相应的企业责任,要注重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以“低碳”为先导进行技术创新,采用先进的节能减排和绿色技术,推进低碳技术在企业内部的真正应用,最大化地实现商贸流通业的低碳布局发展。

结论

本文分析了低碳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和重要性,指出了低碳背景下商贸流通的空间布局模式和优化对策。在低碳背景下,构建综合交易为主零售为辅的布局、根据区域发展设计对应的空间、优化城乡商贸一体化空间布局和低碳空间总布局,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商贸流通业的低碳发展意识,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的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使我国商贸流通业在打造示范性产业和创新驱动型产业上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段然.商贸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及空间布局模式研究[J].商贸流通,2015(7)

2.卞迎河.我国商贸流通业空间布局的基本组成与优化思考[J].商业经济研究,2016(3)

3.左剑君.关于商贸流通业低碳发展的对策[J].经济论坛,2014(12)

4.郭琳.低碳交通引导下我国商贸流通业立体空间布局模式及优化策略[J].商业经济研究,2015(9)

5.刘书玮,刘金山.低碳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的立体空间布局模式与优化[J].商业经济研究,2016(8)

猜你喜欢
商贸流通业低碳空间布局
前置化空间布局,龙湖驱动TOD的未来模式
浅析美术馆建筑的选址与空间布局
姑臧城空间布局与五凉河西政治
空间布局图
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