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课堂教学模式下如何实现记叙文长文短教

2018-06-26 10:32李慧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练琴老妇人小伙子

李慧

“121”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时间分配为标志,10分钟自主学习,20分钟质疑释难,10分钟达标练习。从时间分配内容上看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这一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的角色则是组织者、管理者、点拨者,这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长文”,是指那些文字多、篇幅长、容量大的文章。新课程实施以来,新课标北师大版教材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长文,且在教材中所占比例随年级的升高而逐年升高。这些“长文”,因文字较多、内容丰富、信息繁冗,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难以驾驭,往往费时多、收效微,造成教师怕教长文,学生厌学长文的现象。如何解决“长文”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矛盾,实现“短教”,是阅读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难点。经过研究与实践,我发现记叙文实现长文短教要取其“一点”和落实“一点”。下面,我以《唯一的听众》为例,浅谈我在121课堂教学下记叙文长文短教方面的一些收获与感想。

一、长文教学内容的“取舍”:取其“一点”

《唯一的听众》叙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我”开始拉琴像锯木头,被众人嘲笑。在一个老音乐家的关怀下,“我”自信心增强了,坚持练琴,迅速成长为各种文艺晚会上演奏的小提琴手。这是一篇比较长的叙事文章,我抓住文章内容的一个“点”:——老妇人语言神态的变化和作者心理的变化来感悟文章中心。下面撷取几个课堂片断与大家分享――

师:请大家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老妇人语言、神态的语句,反复读一读,在旁边批注你的阅读感受。

生:(勾画、读文、思考、批注)

教师巡回指导,约10分钟后。

师:这个老人是那么亲切、真诚,“我”被她深深打动了,看看她是怎么打动“我”的,体验一下。女同学,你们现在就是那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认真的,认真揣摩一下她心里怎么想的。男同学体验文中的“我”。

师:小伙子们,开始拉琴。(男生作拉琴状)拉完一曲,你转身发现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正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你,你想干 什么?

生:我想溜走。

师:为什么呀?

生:因为我拉的琴声像锯桌腿,真难听。我很难为情。

生:我也想赶快逃走。因为我觉得老人肯定会笑话我。

师:这时,老人说了第一句话――(出示老人语言)

生(女生读):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总在这里坐一会儿。猜想你一定拉得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

师:小伙子们,这时,你还想溜走吗?

生(众男生):不想

师:为什么呀?

生1:老妇人说得很诚恳,我想她反正耳朵聋了,又听不见我糟糕的琴声,还是留下来吧。

生2:老妇人夸我一定拉得好,我终于被人夸了,我心里很高兴,但是还是担心拉不好。

师:可你还是犹豫着,拉还是不拉呢?这时,老妇人又说话了-

生:(女生读)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好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清晨。

师:你还想拉吗?愿意拉了吗?

生:愿意

师:为什么呀

生:我终于有一个听众了,尽管她是个聋子,可我也不介意。

师:就这样,你天天对着这位耳聋的老妇人,对着这位你唯一的听众练琴。当你停下来时,她总是对你说--

生: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师:第二天,她又对你--

生: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师:第二天,第三天,她又对你--

生: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师:就这样,她总是天天听你练琴,天天对你说这句话。这时,你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那感觉是什么?

生1:那感觉很温暖。

生2:自信

生3:幸福

生4:鼓舞

在以上课堂片断中,学生的思维被激发,情感被激发,学生把自己当作了文中的角色,走进了人物内心,进行了深入的品读。那是因为教师对文章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取舍,抓住文章内容的一个“点”:——老妇人语言神态的变化和作者心理的变化来感悟文章中心。并且老师给了他们10分钟时间,取其一“点”进行了实实在在的自学、思考,动笔墨批注,如果没有这么做,学生就不可能深入地走进文本,與文中人物进行心灵对话。这样,有了学生真正参与自学的良好基础,中间的20分钟的师生互动,深思入情,课堂才会情思飞扬,学生真正参与课堂。

二、长文教学策略的“展开”:落实一“点”

这里说的“点”,就是教学内容取的一“点”,也是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叩“点”,就是以此点为突破口,响鼓重锤,落实“点”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训练,从而“窥一斑而见全貌”,层层剥开长文的外观,深入其核心领域。 这里说的“点”,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可以是某种阅读技能的训练,可以是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是某种表达方式的揣摩,限于篇幅,还是以《唯一的听众》为例,我们一起来感受“重难点”如何落实,一起来看一个片断____

师:正是在老人不断的鼓励下——

生读文中“我”的变化的语句。

师:他发现自己(变了)怎么变得呢?以前是什么样的,现在是什么样的?

生:现在我又敢在家里练琴了

师:以前我坐在木椅上练琴,现在?

生: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早就湿透了衬衣。

师:以前我只想到林子一个人静静地练琴,而现在?

生:每天清晨,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林子里,面对着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我唯一的听众,轻轻调好弦,然后静静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

师:以前父亲和妹妹会捂着耳朵逃走,而现在?

生:很快我就发觉我变了,家人们表露的那种难以置信的表情也证明了这一点。

师:以前老人总不忘说真不错,而现在她说?

生: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幸福和快乐。

师:以前我只知道她是一个可怜的聋子,而现在?

生:我知道她是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更重要的,她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

师:以前老人一直平静地望着我,现在?

生:老人安详地靠著木椅上,微笑著,手指悄悄打着节奏。

师:通过这样的对比朗读,你注意到了哪些词?从这些词中,你注意到我变得怎么样了?拿出笔,圈一圈词,说说体会。

如果前面的两个片断为“扶”,那么此处片断则为“放”。扶得到位,品得精深,才能有后面教学环节“放”得精彩。到此,“角色体验”、“抓关键词”、“对比思考”等理解文章内容、领悟文章中心的方法和盘托出,水到渠成,丰满圆润。

猜你喜欢
练琴老妇人小伙子
鞋子里的老妇人
老妇人与店员
练琴记
小伙子失明真凶是谁
乐乐姐姐热线
反击
练琴
聪明的小伙子
练琴
一位老妇人和她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