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高职《创新能力基础》课程教学结构设计

2018-06-26 11:56孙晨哲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10期
关键词:工作过程新工科高职

摘 要:基于工作过程理论设计《创新能力基础》课程教学结构,以不同创新领域为载体,训练学生掌握创新的普适性工作过程,并将创新实际应用于生活与工作,满足新工科对高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关键词:新工科;高职;创新能力基础;工作过程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0.173

1 研究背景

(1)“新工科”建设对高职人才提出新要求。2017年2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张大良司长提出了在新经济、新产业背景下,迫切需要新工科建设。新工科的建设一方面要发展新兴工科专业,另一方面要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高校要树立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工程教育“新理念”。在人才培养定位上要体现人才多样化,既面向新技术培养高端工程科技人才,也面向劳动力密集的加工制造等领域培养大规模工程科技人才[1]。

工科高职院校正是培养加工制造等领域工程科技人才的主力军。发展新经济要求工程科技人才具备更高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综合能力教育。

(2)当前高职工科生创新能力教育存在的问题。目前高职院校所面临问题,一方面是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的基本学情,在学习能力与先进科技知识掌握方面处于弱势,因此缺乏高技术创新的硬件;另一方面是长久以来侧重于培养技术技能、标准化操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的思维定势,对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期忽视。近几年,国家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但目前的双创教育往往侧重于创业,而高职生中具备创业者综合能力的学生较少,能够进行创业实践的更是凤毛麟角。面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高职生更需要的是创新教育,高职生的创新并非高精尖的发明而是在一线工作中做出适合于时代的创新,主动去学习还未掌握的新技术,主动去解决还未出现的新问题。

(3)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是参照实际的工作过程来设计教学情境,并在系统化的学习行动中获得知识的体系。这种教学方法实用而又高效,不仅获得了陈述性知识,更重要的是熟练掌握了“怎么做”的过程性知识[2]。

创新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应用,将创新的基本工作过程应用于生活、工作每一处。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养成创新的思维行为习惯比了解创新的精神、掌握创新能力的构成更重要。当然在不断创新的工作过程中,也就塑造了自己的创新能力、体现出了自己的创新精神。

2 课程教学结构设计思路

(1)教学设计的目标。《创新能力基础》是面向全校学生所开设的一门通识类课程,其受众不分学科、年龄。但因在高职院校中工科类学生较多,因此在创新技能传授方面侧重于工程类创新工具与方法的使用。我们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养成学生自动化的创新思维模式,熟练掌握工程类创新工具与方法的使用,同时提高对创新的执行力。

(2)教学设计步骤。姜大源教授提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如下:1)总结出学生要掌握的实际工作过程(步骤1→步骤2→步骤3→……→步骤P),此为小道;2)引申出教师依据人的思维、行动等普适性工作过程(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此为大道;3)而后教师基于学生要掌握的实际工作过程设计的教学过程(步骤n1→步骤n2→步骤n3→……→步骤nP,n≥3),此为小道;4)最终学生掌握了人的思维、行动等普适性工作过程(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此为大道[3]。

在本课程的设计中,首先找出在创新实践中典型的工作过程,而后引申出普适性的工作过程,设计三种以上学习情景训练普适性工作过程,最终使学生熟练掌握。

3 创新能力基础课程教学结构创设

(1)创新能力体现的典型工作过程。创新能力构成因素是:创新精神、智能结构、创新思维、创新行为[4]。创新精神是创新的主观动力因素,智能结构是创新能力的基本认知要素,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创新能力必须通过创新行为得以外显,最终被人所认同。

创新能力体现的过程如下: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具有创新思维,他们满怀改变的动机,善于发现问题,并善于利用发散、旁通性思维对问题进行分析以寻求问题解决的路径。其中一些通过主动学习或顿悟掌握创新工具和方法,具有相应的智能结构,提出了问题解决的方案;而另一些长久困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路径中而放弃。有了好的创意并不一定会成功,是否成功关键还取决于对创新的执行力,只有具有自我监督管理能力的人,才会将自身的创新能力展现在世人面前。

(2)普适性工作过程。以上对典型创新能力施展过程的整理,发现创新需要通过这样普适性工作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自主学习→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执行。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需要经过反复的训练才能达到内化的效果。

(3)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创新的普适性工作过程以及高职工科生的基本学情主要选取三方面教学内容:头脑风暴法,TRIZ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自我管理技术。头脑风暴法是将学生引导在没有拘束规则的环境中围绕一个特定领域思考激发出大量新观点的方法,它可有效利用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TRIZ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大量的实践证明利用它可以提高人们发明创造的效率[5],它包含了8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40个发明原理、39个通用参数和阿奇舒勒矛盾矩阵、76个标准解法等内容,对该理论的掌握可以有效丰富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也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管理技术利用行为主义心理学原理为指导包括时间管理与行为管理等内容,以提升学生的执行能力。每一方面的知识内容都将融入到工作过程中讲解并使学生真正利用。

(4)学习情境设计。本课程设计学习情景采用递进的关系,以从不同的问题领域为载体,从学生最常接触到的生活情境中的通识性创新逐步递进到需要专业知识技能的工作情境中,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创新能力工作过程。在创新能力课程中,将采用项目化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利用扩展小组、搭档拼图、站位法等教学手段,强调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工作过程理念,使学生真正能够灵活运用这一典型工作过程。

(5)《创新能力基础》课程教学结构设计。学生最易于創新的领域为自身接触最多的生活领域,而后是学习领域,接触最少的是专业工作领域。无论是哪一领域的创新工作过程都可以运用头脑风暴、TRIZ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与自我管理技术来提高创新效率,通过对生活领域、学习领域的创新工作过程训练亦可逐渐将这些知识技能迁移到实际工作领域中去,并在重复的创新工作过程中练就自身的创新能力,养成创新的习惯。(图1)

基于工作过程的《创新能力基础》课程教学结构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应用实践,一方面学生掌握了创新的有效工作过程,而并非单纯的知识理论,另一方面养成学生创新的思维与行为习惯,使课堂上训练的创新能力迁移于日常。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创新自我效能感,创新不再遥不可及,而是在课堂与生活中可以落实的。创新不意味着非要有重大发明创造,打破常规做出适合于发展的改变就是一种创新,适合于高职生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郝杰.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1):1-9.

[2]孙丽华.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在经济法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5(8):96-98.

[3]姜大源.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2(06):5-7.

[4]黄斌.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8(05).

[5]李小海,赵丽杰,张霞,吕奎龙.基于TRIZ理论培养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教育实践研究,2010(18):260-161.

作者简介:孙晨哲(1987-),女,河南郑州人,硕士,教师,助教,研究方向:心理咨询方向。

猜你喜欢
工作过程新工科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实践类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