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港域油品储运现状分析及展望

2018-06-27 09:51郑震宇邓佳佳
水运管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

郑震宇 邓佳佳

【摘 要】 为加快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及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大平台的融合发展,对舟山港域油品储运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找到目前面临的市场体系不开放导致贸易主体缺失、油品贸易服务业不完善、腹地经济规模较小等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建议:重点解决人才短缺、资金压力大、物流成本高等问题;研究出台相关出口鼓励政策,支持我国成品油出口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竞争;引进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国际油品贸易商、交易商和资源商以及国内民营地方炼厂及其贸易商。

【关键词】 舟山港域;油品储运;江海联运;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

0 引 言

2016年4月19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2016年6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文同意《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总体方案》;2017年3月15日国务院印发《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国务院分别批复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和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大力推进浙江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提升我国资源配置全球竞争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与自贸试验区如何协同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在服务于国家战略中的作用,有诸多问题需要探讨。

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具有“有利于发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支撑作用、有利于推进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戰略互动、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安全保障能力、有利于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加快发展”等四大意义。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一是对长江经济带的促进和带动作用,二是要充分确立我国在国际上对大宗散货特别是油品战略物资的议价权。根据《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总体方案》对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探索建设舟山自由贸易港区”的要求,建设自贸区是就推动大宗商品贸易自由化、提升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而进行探索。综上可知,自贸试验区和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的任务均是实现提升我国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瞄准大宗散货特别是油品的议价权。

对舟山油品储运加工交易现状进行分析,找到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对于推动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与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现状分析

1.1 港航区位优势明显

舟山全市拥有岸线 km,港域内适宜开放建港的深水岸线54处,总长282 km,其中水深大于15 m的岸线长198.3 km,水深大于20 m的岸线107.9 km。舟山的陆地面积不到全国总陆地面积的万分之二,人口不到全国总人口的万分之七,但战略性资源深水岸线却占全国战略性资源深水岸线的近五分之一。按每km深水岸线可承载500 年货物吞吐能力的系数计算,舟山港域的岸线资源理论上年最大货物通过量10亿t。舟山市紧临国际海运的主通道,是长江经济带江海联运的重要枢纽,也是我国“一带一路”上的重要开放地区。作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宁波舟山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6年浙江省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4亿t,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其中: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9.2亿t,连续7年稳居全球港口第一;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超过香港港,位居全球第四。

宁波舟山港承担了长江经济带45%的铁矿石、90%以上的油品中转量、33%的国际航线集装箱运输量,以及全国约40%的油品、30%的铁矿石、20%的煤炭储备量,是全国最大的江海联运基地。2016年江海联运货物吞吐量超过3.2亿t,比上年增长12%,国际枢纽港地位进一步凸显。

近几年,舟山分别获批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这给舟山发展带来机遇,注入活力。

1.2 储罐规模大

截至2016年底,舟山市内共有港区油品仓储经营企业44家、储罐942座,总罐容万m3。规模以上(10万m3以上)的13家油品仓储企业基本情况见表1,其总罐容为万m3,占全市总罐容的94.1%,其中保税罐容926.7万m3,占比为67.9%。

从这13家危险货物港口经营企业基本情况可以看出:共有特级石油库(计算总容量≥120万m3)企业3个,分别为天禄能源总罐容296万m3、册子油库205万m3和中化兴中256万m3,其总罐容达到757万m3,占全市总罐容的55.5%,3家企业的保税罐容分别为296万m3、95万m3和190万m3,共计581万m3;一级石油库(10万m3≤计算总容量<120万m3)9座,主要有金润石油、洋山申港石油、太平洋化工等,总罐容为527.8万m3,占全市总罐容的38.7%。

目前,万向石油储运(舟山)有限公司的原油罐区正在扩建储罐10座,总罐容达到104万m3。届时,舟山市港区内罐区的总罐容将达到万m3,其中:可从事原油储存的储罐126座,总罐容765万m3,占全市总罐容的52.1%;120万m3以上的特级石油库达到4座,其总罐容达到861万m3,占全市总罐容的58.6%。

1.3 储运量大贸易量小

从2012―2016年舟山港域原油进出港量(见图1)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舟山港域的原油总进港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5年时间从万t增长到万t。虽然原油进港量增长了约500,但原油出港量只增长了约150万t,出港量只占进港量约20%,另外80%左右的原油是采用管道输送的方式输运出港的。从图1可以看出,舟山港域的外贸原油进港量远高于外贸原油出港、内贸原油进出港量,说明舟山港域还是典型的油品外贸进口港。

以2015年数据计算,舟山港域2 100万t的原油进口量约占全国3.4亿t原油总进口量[1-2]的6.2%,占华东地区1亿t原油进口量[1]的21%。舟山港域原油出口量为37万t,占全国原油总出口量的13.0%。从图1可知:2012―2016年舟山港域内贸原油进港量大致保持在100万t左右,仅2015年达到500万t;2012―2016年舟山港域外贸原油进港量大致保持在2 500万t左右。

从2012―2016年舟山港域内外贸原油进港统计(见表2)可以看出:内贸原油进港来源地变化非常大,5年平均进港量排名前5的地区是宁波、广东、山东、辽宁、河北;外贸原油进港来源地主要是西亚地区及亚太地区,5年平均进港量排名前5的国家是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阿曼、伊朗、新加坡。

从2012―2016年舟山港域内贸原油出港情况(见图2)可以看出,舟山港域内贸原油出港目的地基本是长江经济带,内贸原油出港量大致为400万~600万t,与舟山港域内的出港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5年平均占比达到92.5%,最高为2015年。

从2012―2016年舟山港域内贸原油出港量及目的地变化情况(见图3)可以看出,舟山港域内贸原油运往国内各港口的出港量变化非常大,主要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舟山港域内贸原油年出港量大于50万t的主要目的地是上海和南京,但是出港到上海和南京的内贸原油逐年变化量非常大。从2012―2016年舟山港域外贸原油出港量及目的地变化情况(见图4)可以看出:舟山港域外贸原油运往国内各港口的出港量变化非常大,主要受到市场需求及政治环境的影响。外贸原油出港的主要目的地是日本、新加坡和韩国,但出港量波动非常大,且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

舟山港域有着开展油品储运的明显优势,自然条件及港口作业条件非常优异,配合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及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政策优势,开展油品贸易的潜力巨大。

综上所述,舟山港域出港原油中大部分运往长江经济带,这充分说明了舟山在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及長江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对接中的重要作用。油品储运量巨大与贸易量小之间非常不对称,但强大的储运基础为油品贸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舟山范围内的贸易商只有零星的几个成品油末端批发商,主要服务于舟山辖区内的成品油使用需求,供应量非常小;体量较大的原油及成品油贸易商都只是在舟山储油,并不在舟山注册。

2 面临的主要问题

舟山储运量大而贸易量小的原因主要有:

(1)市场体系不开放导致贸易主体缺失,且受原油及成品油进口配额制及资质的限制,大型国企均在舟山以外地区注册,且最新获得资质的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

(2)油品贸易服务业不完善,金融、保险、人才、交通、信息等方面便利性较差,舟山地处海岛,虽然靠近上海,但金融环境、保险业态、高端人才储备、交通及信息流通等方面相对于上海等一线城市有较大差距。

(3)舟山腹地经济规模较小,当地油品需求量不大。

市场体系不开放导致贸易主体缺失,而腹地经济规模小,缺乏使卖方到舟山注册的吸引力。由于油品贸易买卖双方缺失,舟山现有油品贸易服务业还处于萌芽状态,不利于贸易双方落地。

3 结论及建议

结合舟山市优异的港口及油品仓储条件,特别是以油品全产业链为突破口的自由贸易港区建设,建议将成品油出口贸易作为近期的工作重点,且可尝试在以下方面进行突破。

(1)依托中国(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立国际油品交易中心,现阶段重点解决民营企业如山东地炼在成品油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人才短缺、资金压力大、物流成本高等问题。

(2)为增强我国炼油企业出口成品油的市场竞争力,建议在自贸区申报中研究出台相关出口的鼓励政策,支持我国成品油出口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竞争。

(3)对熟悉油品国际贸易通行规则并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国际油品贸易商、交易商和资源商,以及国内民营地炼及其贸易商进行招商,特别是在周边上海、南京等地区开展业务、储油及物流在舟山的贸易商。

参考文献:

[1]田春荣.2015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16(3):44-53.

[2]田春荣.2016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17(3):15-25,96.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
农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路径探析
河北省对接京津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措施研究
协同发展视角下的黑龙江省民办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训教学
农业投资的要点及其保障措施
浅谈区域发展协同机制的构建
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探讨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智能电网技术和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