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孝教育融入在小学语文教学

2018-06-27 10:23郭洪党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人教版以人为本德育

郭洪党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作为我国基础教育小学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小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在各个板块的设计上都遵循着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对仁孝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接下来,我将阐述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仁孝教育,以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人教版 德育 以人为本

引言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中,仁孝文化贯穿了中国的历史长河,是维系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神纽带。在这个标新立异、追求自我解放的时期,在教育中向小学生渗透仁孝观念是很重要的,对小学生基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的作用是长远的、可行的。

一、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让小学生在学习中亲身感悟仁孝之道

从近几年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的基本内容来看,课本中有很多关于仁孝文化的课文,而且配图生动、文字易懂、所述人物形象丰满,充满了感恩之情、爱人之心、有为之行的思想,具有很高的可读性、教育性。这些课文生动形象地阐述了“仁孝”的基本内涵,给了我们的小学生可学习的行为榜样和依据。

例如,在课文《月亮的心愿》中,记述了因为需要照顾卧病在床的妈妈,小女孩珍珍放弃了自己期待了很久的郊游,月亮看到了,建议雷公公让明天下雨的故事。课文赞扬了关心长辈的美好品质,同时告诉了小朋友们,做好事的时候,会有好的结果。另一篇课文《可贵的沉默》是课本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上课时,老师从学生们的叙述中了解到孩子们因为自己的爸爸妈妈记得自己的生日并且会特地举行纪念仪式而感到骄傲,但是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生日的孩子很少,所有的孩子都没有特地祝贺。当老师指出来这件事,孩子们都低下了头不知道该说什么,老师就抓住这个机会,循循善诱引导孩子们要感恩父母,并用实际行动关心父母。六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季羡林老人的文章《怀念母亲》,这篇课文更是把仁孝这一传统美德延伸到祖国的崇高地位。课文中表达了季老先生与母亲真挚的感情,即使咫尺天涯,也能够时刻记挂在心上,以及母亲去世后自己的思念之情。在外留学的时候,将自己的生母和祖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歉疚和祖国的深深眷恋。在这个方面上说,“仁孝”是人类最为真挚的感情,从小对孩子进行仁孝教育是应当的、必然的,可以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一生[1]。

二、用身边案例,注意对孩子们以仁孝的意识进行随时的渗透

在小学生的思维里边,对老师是一种崇拜的态度,他们会不自觉地模仿老师的言行举止,会以老师的话为行为准则。老师应该在平时的上课中有关联的地方就注意对小学生进行思维渗透,帮助小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让他们在教育活动中渐渐明白什么是是非曲直。同时,注意讲一些小的案例,帮助小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比如在家访中发现了学生们有什么好的行为,应该适当进行鼓励,为他们树立信心,可以用一些事例,让学生们感受到仁孝的内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仁孝文化随处可见。在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孝敬父母是一个全民认可的文化。一个人是不是孝敬父母,是这个人做人的基本道德评判标准。小学语文教育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多给学生们进行心理的疏导和渗透,多用榜样的力量鼓励小学生们,通过给学生们剖析身边的案例,让小学生们自觉树立仁孝的意识。老师应该在日常的授课活动中为学生们引入这些事例来教育小学生,引导他们,用榜样的力量鞭策他们[2]。

三、发掘教材,对仁孝文化进行进一步的延伸与扩展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如果我们能够加以正确的引导,就能够让学生们明白很多社会的基本规则。比如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仁孝,能够关怀长辈、和善邻里,他就必然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特别是小学阶段的老师,应该用仁孝文化灌溉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让他们的人格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在上课中,老师应该让孩子们用亲身经历般的情感体验感受到仁孝,在平常的课堂上,老师要通过对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学会体会感动等情感。语文是门情感性极强的学科,经常需要制定特殊的情境,让学生沉入其中,学会仁孝的基本内涵。

课文《慈母情怀》是作家梁晓声的作品,文章记叙了在很艰苦的生活条件下,母亲省吃俭用,舍不得花一分钱,不顾别人的劝告,把钱给“我”买了课外书的故事。文章从小处着手,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爱,以及孩子對母亲的感激之情。这个课文,可以通过设置情景,鼓励学生们去陪着父母上一天班,体会父母工作的不易,在亲身经历中体会孝心。

结语

小学教育阶段是我们在校教育最基础的阶段,这个时间段的学生们是一张纯白的纸,具有很高的可塑性,是接受价值观教育的黄金时期。将有关仁孝文化的故事编写成孩子们喜欢看的课文、诗歌等形式,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吸取养分。语文是门偏重情感体验教育的课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加强仁孝教育,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参考文献

[1]高小林. 小学语文教学中孝文化的融入[J]. 教育,2017,(31):58.

[2]谢丽. 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孝道教育[J]. 中华少年,2016,(27):78-79.

猜你喜欢
人教版以人为本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