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解题思维方法及培养方式探寻

2018-06-27 10:23韦仕林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思维方式培养方式高中物理

韦仕林

摘 要:高中物理是高中学科中一门较抽象,但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对学生的抽象能力、概括总结等综合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面对新课改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承担起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重任,培养学生的集体思路,帮助学生更快速的成长,是教师所面臨的挑战。本文主要从高中物理解题的培养现状和解题的培养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高中物理 思维方式 培养方式

高中物理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是一门透过现象总结出本质的学科。而在高中物理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阶段物理教学,不仅仅是学生的各种知识传递,更是兴趣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建立不同的解题思路。当然每一章知识点以及学生都是有着自己的特点的,这要求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探索,根据教学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物理解题思路,从而提高物理解题效率。[1]

一、解题的培养现状

1.教育理念的影响

随着时代不断的变化,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是在不断的提升的。目前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是有着一定的落后性的。教师依旧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未能针对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有一定的教学创新。与此同时,长期以来,我国重分数,一考定天下的理念仍旧是影响着广大教师的教学。这些固化的教学理念对培养学生物理解题思路都是不小的阻碍。教师的教学理念对于一堂课程的呈现以及最终的教学成果都是相当重要的。虽然一再强调,将课堂归还学生,毕竟教师还是这一堂课程的引导者。[2]

2.教师方式的不合适

其实,教学理念未能及时跟上时代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日常的教学活动。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中物理解题中,为了获取高分,教师更加倡导题海战术。题海战术更多强调是学生在面对题目时的本能的反应,是一种条件反射,是一种机械的模仿。在整个解题中,没有学生自主的思考,那么何谈解题思路?长期以往,过分强调技能机械记忆的培养而未把精力放在如何利用基础技能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上,并没有使学生总结出这些问题的一般规律,甚至导致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对于学生今后深层次的学习都是不利的。

3.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有很大的区分,初中物力更加侧重的是现象的观察以及解决,而高中物理更加侧重的是抽象问题的解决,对学生的各项能力的要求都会更高。而在高中物理学习中,迫于升学压力,很多教师都采用了题海战术,其实在一些基础题中,也不难发现,题海战术仍旧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但是长期采用这些的解题方式,基本上是事倍功半的效果,而学生也只是重复简单的记忆,在整个解题中未能不断形成解题思路以及自己的思考。所以说,长期的疲劳式的学习方式,极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失去解题所获得的成就感。并且,解题思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期间是需要学生不断进行自主学习的,而学生兴趣的缺失,教师很难提升学生的解题思路。

二、解题的培养方式

高中物理解题方式的培养,是一种如何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说,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去梳理知识结构体系,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同时在解题中,关注学生的反馈,通过学生的反馈,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不仅仅是解决某一个问题,而是从中寻找到自己的解题思路。毕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可见方法、思维方式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奠定解题思路的基础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从事某项活动。对于高中物理来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是让学生高效解题基础。所以说,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更加关注的一种兴趣的引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不是应该是干巴巴的语言上的讲解。同时应该辅助相应的实验活动,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相应的总结。物理本身就是一门以研究实验为基础性的科学。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解题时,学生便会更加主动的思考,集中注意力,从而更快、准确的找到解题思路。可以说,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影响学生解题思维的重要因素。[3]

2.重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物理解题,是学生通过已知的信息去解决问题,而其中存在着一些关键部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应该明确这些关键概念的含义,运用相关规律,从已知条件中找到解题思路,从而解决问题。而在物理解题中,学生需要明确每一个关键部分(已知条件)对于解决问题的影响,而这便是学生通过最终问题这一个整体所要了解的。简单来说,在解题中,需要重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化整为零,将各个局部的关系明确后,将各个局部综合在一起,达到整体的解决,从而帮助学生更快速的建立解题思路。毕竟,有时关键部分的理解会对整体的解题思路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3.善于运用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一直是高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如果在解题中了解一定的解题技巧对于学生来说是相当有利的。当然了,解题技巧的掌握,建立在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智商的。首先在解题中应该认真审题,了解该题考查的知识点,尽可能题目和已掌握的知识点联系起来,确定题目考查对象的受力及运动状态,从而选择适当的解题方式。其次,便是在教师在解题思路中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典型题型的解题思路,在长期的解题中掌握一定解题规律。解题规律的树立,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错题以及教师典型例题的梳理,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才能信手拈来,从而提高物理解题效率。

结语

在高中阶段,物理学习更加具有逻辑性以及挑战性,学生通过系统化的学习,不再是一些现象的学习,而是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逐渐建立起思维逻辑。而随着教师改革的不断深化,也逐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所以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在解题的过程中,都应该注重思路的培养,培养学生在解题中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可以增强学生对物理问题知识的理解能力。当然物理习题便是一种很重要方式,能够透过这些题目,检测学习成果最直观的方式,解题思维方式便是隐形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唐岳兵.浅论高中生物理解题能力的培养[J]. 高中数理化,2015,(20).

[2]王杰. 高中生解物理题能力提升的策略[J].理科考试研究, 2015,(05).

[3]邢艳艳.探究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学[J]. 高中数理化, 2014,(20).

猜你喜欢
思维方式培养方式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浅析信息终端(手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高中语文教学探微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汽车服务顾问人才的培养方式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