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走进孩子的心灵

2018-06-27 10:23唐莉娜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启迪信心音乐教学

唐莉娜

摘 要:音乐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积极愉快和谐顺畅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必须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关键词:音乐教学 信心 情感 启迪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是指人对事物的喜怒哀乐的情绪表现和爱憎好恶的情感流露,如激情、热情、心境等;意志过程则是把想象、理想设法变成现实的心理过程。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1]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童心就像一张白纸,有待于我们去描绘,童心又像羽翼未丰的小鸟,有待我们去哺育。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

一、信心激趣

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鉴于这一特征,“新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可是在现实音乐教学中,也有学生对它兴趣索然,这种现象形成,主要是来自于学生对自已学习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而表现出的信心不足。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能行的一面。[2]

记得在五年级一班一次音乐课上开展的“小歌星擂台赛”,班上有一名胆子特别小的女同学叫李梦盼,平时很少说话,要上台唱歌就更别说了。针对这种情况。我特意安排她和一名歌唱得比较好的同学——陆文钰一起边唱边跳。当他们一曲下来,同学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我看见胆小的李梦盼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接着,我进一步引导,“既然他们的歌声这么美,那么我们请她单独再来一曲,好吗?”面对同学们期盼的眼神,她涨红了脸,但同时我们也惊喜地听到了从她嘴里发出的甜美歌声。李梦盼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到:“我今天好开心,因为我为班上的同学表演了节目,唐老师表扬了我,全班同学都给了我热烈的掌声。其实做什么事情不要怕就一定能做好!有了信心作基础,学生们学习的劲头更大了。

二、爱心鼓励

1.给孩子以爱心

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教师必须用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在我的课堂上,人人都有机会,人人都有权利展示自己,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大的收获,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大的快感,每一个学生都是成功者。平等、自由、开放、和谐,这是我的课堂,我的课堂我做主。我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努力创造.尽力发挥,让我的课堂精彩起来,生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活起来。因为,我的音乐课堂上,学生是主人。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會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用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要允许学生根据教学任务有独立的创作和实践,让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对学生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给予充分鼓励。

在音乐活动中,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由设计活动内容。如《小鹿,小鹿》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欢的儿童歌曲,歌词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对小动物天生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教学中,有个小朋友说:“老师我想把歌词内容改一改,因为我有一只可爱的小狗,行吗?我还能画给大家看呢。”听了孩子真诚而幼稚的话语,我欣喜地笑了:“怎么不行,大家都可以画一画、改一改。”于是,课堂气氛活跃了,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纷纷当起了小小音乐家,画的画、唱的唱、奏的奏、演的演,学生情绪达到了极点。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敢干对已有知识提出质疑和修改,从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3]

三、用心启迪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但我们决不是把每个孩子都有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我也骑马巡逻去》一课教学时,学生听了两遍录音范唱便会了,但绝大多数是面无表情地唱。我便启发他们:“你们去过大草原吗?你们骑过马吗?谁说说骑马时的心情?”小朋友一下子来劲了,骑过马的同学纷纷举手回答,我又说:“老师今天带大家去大草原旅行!”于是我扮导游,小朋友扮游客、当小骑兵,在教室里扬起马鞭骑着“大马”,边玩边唱刚学过的歌曲,同学们个个情绪饱满,兴奋异常。歌声中充满了情感,洋溢着美的色彩。

总之,教师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相处,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并让美的音乐去触动他们的心弦,让音乐与孩子的心灵靠得再近一些!

参考文献

[1]王玲.对新课程音乐教学的几点体会[J].新课程研究,2007,(9).

[2]康佩锋.让音乐走进孩子的心灵[J].考试周刊,2013年第33期

[3]苑海平.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科学大众,2011.(4).

猜你喜欢
启迪信心音乐教学
信心和山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恢复信心比给猪刷脸更重要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广义RAMS解读与启迪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KX5的耐心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