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给排水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研究

2018-06-27 10:23吴飞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应用能力教学策略

吴飞

摘 要:如何定位和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使学生有更强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是高职给排水人才培养中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探讨了培养给排水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意义,并针对提高给排水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给排水专业 应用能力 培养目的 教学策略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从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国家对于高职院校也开始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从国际惯例来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可以分为“工程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而“工程型人才”的培养旨在面向建设、管理、生产、服务一线,培养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综合性人才。[1]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历史新高,从2001年开始,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就一路上升。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仅有114万,到2016年的15年间,毕业生人数增长了651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面向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如何培养国家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创业与就业能力,是当前工程应用型专业的改革重点。[2]

一、给排水专业呼唤创新型人才

给排水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点项目,关乎着城市建筑的正常供水以及排水功能,给排水工程的建设是一项技术化的活动,不仅需要机械设备,还需要大量的专业型技术人才,虽然我国在给排水专业的发展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给排水工程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部分城市时常出现排水不畅、供水不稳定的问题。目前,城市的给排水建设中呼唤大量技术型、创新型人才,给排水专业是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重点关注人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带动整个排水专业的良性发展。给排水专业培养出的毕业生更加偏重于实践性应用,为了让学生可以在毕业后找到对口的专业,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更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的锻炼。[3]

二、提高给排水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策略

1.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

高职给排水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育人体系的重要指标,要确定育人目标,需要对人才的培养有明确的定位,符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需求。通过对现阶段高职院校给排水专业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各个院校都制定了明确的教学模式,但是很少考虑到地区的发展需求,在课程的设置上,缺乏特色。为了突破这一困境,我院在对本地区经济发展需求进行细化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院的办学特色与办学定位,向专家学者、用人单位、其他兄弟院校征求意见,经过多次认证,构建了“宽专业、有专长、厚基础、强能力”的育人目标。

在人才定位上,我院制定了“满足现代化给排水专业需求,掌握工程理论知识,具有扎实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2.注重共性知识的融汇与贯通

给排水涉及的设备、工艺非常多,有些设备与工艺的原理和理论是相同的,在研究中显示,很多同学往往无法实现对此类知识的融会贯通,只是为了通过考试而死记硬背,虽然最终通过考核,但是在遇到实际性的问题时,却往往不知道怎样着手。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原理,实现对共性知识的融汇与贯通,了解给排水的原理和本质。

如,在污水深度处理工艺与过滤处理工艺中,都会应用在给水处理系统,但是两者在具体的滤床、滤料以及滤池的设计与维护上,却有所不同,在讲解时,需要先讲解两者的共性,在结合具体的工程经验分析两种处理工艺的不同,让学生了解两种滤层在截留污物的比例、数量、吸附性能的差异,着重分析具体性质对污染物处理效果的不同,以及在粒径大小、滤料类型、反冲洗方式上的差异。

通过这种细致、耐心的对比,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相关理论的理解与应用,实现理论知识的融汇与贯通。

3.采用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

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工科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因此,在高职给排水专业教学课程的设置上,要着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讲解关于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融入关于专业规范、工程实践与行业发展相关的知识。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显示,在排水专业内容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反馈,自己的理论知识听得懂,但是遇到实践问题时,常常不知道如何着手,眼高手低的问题普遍存在。实际上,学习者对于事物的认知,是有规律可循的,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再到理论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只有在实践中进行教学,才能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4]

在课堂上,有必要根据给排水专业的知识引入一些具体化的工程案例,案例的选择要“精”、“新”,陈旧老套的案例是很难吸引学生的,在讲解时,要与课本内容联系起来,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带领学生走入企业,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坚持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的原则,合理、有效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运用好网上课程教学平台,推动教师与学生的网上交流与互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我院在近年来,普遍应用了理论+实践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学生普遍反映,比起传统的理论式教学法,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让课堂中充满生机和趣味,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十分有益。[5]

4.提高给排水专业毕业设计的要求

毕业设计是学生完成理论与实践融合发展的核心阶段,进入了大三,学生面临着就业压力,很多学生并没有将心思放在毕业设计上,得过且过,对于学校的要求也是含糊敷衍,更有甚者,让他人代劳,不仅违背了毕业设计的开展初衷,也影响了学生自身的能力发展。因此,需要适当提高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要求,让他们自己发现实际工程中的问题,主动分析、思考,作为教师,要从选题、设计方案、方案实施等各个流程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监督他们的设计完成情况,引导学生自己利用工具书、互联网来解决问题,参与完整的毕业设计活动。在毕业设计的选题上,选择的都是教师正在研究、设计的课题,80%的课题与水处理新工艺、水环境污染控制问题有关。以水环境为例,课题有雨水收集净化、多自然型河流生态净化、面源污染控制设计;在污水处理上,强调与时俱进,与现有污水排放标准结合,核心工艺有生化+微滤、生化+滤布、MBR工艺等,突出污泥处理工艺的要求,在传统污泥处理技术上,新增污泥堆肥与生态利用、污泥消化、污泥钙化、建筑材料回收等;在污水处理工艺上,有SBR与氧化沟、活性污泥法等等,同时,将消毒副产物控制技术、新型污染物处理工艺结合起来。经过毕业设计与课堂理论学习之后,学生可以满足现阶段用人单位的要求,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在毕业设计上,规定了基本合格线,最少需要8张图纸,设计没有错误,学生要对整个设计工艺流程清晰明确,对于不合格的学生,限期整改之后进行二次答辩,答辩通过后方可颁发毕业证书。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对于毕业生的用人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我们只有提高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才能让他们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结语

给排水专业是全国高就业率、需求旺盛的专业之一。保证供水水质和供水安全性、提高污水收集率及处理效率、降低供水二次污染、减轻水体污染问题是给排水专业的重要任务。为解决缺水和水质问题,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在给排水专业领域不断涌现。实践是给排水专业的重点内容,对于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给排水专业学生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指导和深度要求,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具有显著效果。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需要从教学目标、育人体系、毕业设计等多个方面着手,不断更新培养专业创新能力的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动手會 “做”和动脑会 “解”两个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崔福义,张国珍,袁一星.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发展历程及专业建设活动[J]. 给水排水. 2017(08)

[2]刘亚利,荆肇乾,王祝来.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给排水专业英语教改探讨[J]. 山西建筑. 2017(23)

[3] 李孟,张少辉. 给排水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 2007(03)

[4]张培龙. 谈给排水专业的设计咨询[J]. 中国给水排水. 2003(01)

[5]周明潭. 对进一步提高给排水专业设计水平的几点看法[J]. 浙江建筑. 1994(S1).

猜你喜欢
应用能力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提高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应用能力
高中数学课本教学的探索研究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提升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