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项目全生命环境成本的确定方法研究

2018-06-28 05:47罗丽娇李前进段晓晨袁淑娟石家庄铁道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43
关键词:环境污染计量费用

罗丽娇, 李前进, 段晓晨, 袁淑娟(石家庄铁道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3)

我国铁路建设项目在工业技术的推动下迅速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植被被破坏,对文物、名胜景区造成影响[1]。铁路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成本必须引起重视。目前,在我国的铁路建设项目的投资收益分析中,没有考虑环境成本或者对环境成本计量不清,忽略了自然资源匮乏和环境质量恶化对经济过程的约束[2]。为此,必须对我国铁路建设项目造成的环境成本进行确定和有效计量,将环境成本作为铁路建设投资的一部分。

一、铁路建设项目全生命环境成本的概念

狭义的环境成本的定义是在《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中指出的,环境成本是“以保护环境为原则,包括企业为了满足规定的环境标准所支付的费用和为了防止企业行为对环境造成破坏而花费的维护费用[3]。”广义的环境成本为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环境经济成本,有环境资源消耗成本、环境维护成本和环境损失成本三部分。环境资源消耗成本指的是企业消耗的环境资源的成本。环境维护成本指的是为防止企业行为对环境资源造成影响,维持环境标准所支出的成本。环境污染损失指的是为恢复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所支出的成本[4]。铁路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指的是工程项目在其寿命周期内企业为满足规定的强制性环境标准所支付的维护成本,如安全文明施工费,以及为恢复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所支付的成本,如环境检测费用,污染处理的设备支出费用,环保科研费用,废气、废水、废渣的治理费用等[5]。

二、环境成本确定方法研究

(一)全生命环境成本内容确定

1.铁路建设项目决策设计阶段

由于生态环境被破坏引起的环境成本:地质环境发生改变(破坏原有土壤和河流的稳定性,可能会造成自然灾害,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涌水,可能使原有的地下水循环受到影响);植物受到破坏(道路两边的植物被损坏,土地占用地表植被不复存在,由于地下水的原因可能造成原有的植物种类改变);影响野生动物生存(栖息环境受到影响和改变,道路将原有的生活环境一分为二,将原有生活在一起的野生动物隔开);土地受损(土地被征占,土地的用途发生变化)。

由于社会环境变化引起的环境成本:对当地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占用当地的材料资源);对邻近的文物保护,自然景区产生的影响;对周围的建筑物造成的影响。

铁路建设项目的建设时间比较长,在整个全生命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引起环境成本发生变化的事情,尤其是在施工过程和运营过程中,比如规定制度等的改变及不可抗力情况的发生等,因此,在此阶段确定环境成本时,需在理论成本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域和不同的工程项目乘以一个调整系数。

2.铁路建设施工阶段

对声环境的影响造成的环境成本(施工场地的噪声、运输车辆的噪声);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扬尘、沥青烟气、运输车辆尾气和各种施工机械排放的废气);影响水环境造成的环境成本(施工场地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对水的影响;日常生活产生的垃圾对水的影响;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泥浆水对水的污染;含有害物质的建材、化学品对水体的污染);植被受到的破坏成本;固体废物(建设渣土、废弃的散装大宗建筑材料、生活垃圾、粪便等)造成的环境成本。

3.运营生产阶段

因噪声产生的环境成本(不同的载货量、不同线路情况、不同速度运行下的列车都会产生噪声);由于水污染引起的环境成本(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及车站的一些设施产生的污水);由于大气污染引起的环境成本(机车燃油或燃气产生的污染气体,车辆承载货物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烟尘,一些污染治理的费用支出);固体废物造成的环境成本(处理车站垃圾、列车垃圾和站段生活垃圾)。

4.报废回收阶段

在此阶段,如果对报废项目的回收利用不合理,便会形成过量的废品损失,造成对环境的污染。确定内容为:由于铁路项目拆除中出现的废枕、废碴碎块、房屋拆除垃圾等建设垃圾,拆除过程中出现的噪声污染以及扬尘污染所形成的环境成本。

(二)环境成本的计量方法

对于自然资源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具体价值计量方法,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在“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卫星体系”中给出了市场估价、维持费用估价和根据支付意愿原则的或有估价三种计量环境资源的方法[6]。实际估算时还常采用如下一些方法:

1.维护成本型计量方法

该方法的思想是,维持环境质量水平在经过企业一系列的活动之后能够保持不变所支付的费用即为环境维护成本,它包括两种计量方法:防护费用法和恢复费用法[7]。

(1)防护费用法。这种方法是计量环境成本最常使用的方法,为防止环境受到污染,提前采取措施来防治污染,在这个过程中花费的费用即可作为环境污染的环境成本。例如,建设项目为消除噪音污染,在污染源处安装消音设备或进行隔音处理等一系列的措施,而支付的费用即为环境污染的计量成本。此费用为污染治理使环境满足规定的质量水平的最低费用。

(2)恢复费用法。这是在环境污染无法治理的情况下,将恢复或更新所破坏的资源所需要的费用作为企业的环境成本。例如,企业施工过程中把有危害的固体垃圾长时间放置在某个区域,那么会对该片土地造成污染和危害,企业可以更新这片土地来恢复对土地的污染,这种恢复费用即为企业的环境成本。计量的基本公式为:Pr=∑C·Q。其中,Pr为资源损失成本(即资源污染后的经济损失);C为更新该资源的单位成本(此价格在资源自然更新的费用和人工更新的费用之间);Q为被污染资源的数量。

2.影子定价法

如果自然资源被污染后,影响到了其本来的功能,并且只赔付一定的费用无法补偿受到的损失,且要求其本来的功能能重新实现,这时只能人为地采取一定措施来帮助解决,那么在这个功能重新实现的过程中花费的费用即为环境污染的环境成本。例如,建设项目在施工阶段或运营阶段排放污水到附近的河流,影响到了河流附近的居民饮水来源。此时建设项目管理部门必须建造一个新的引水工程,来解决居民的饮水问题,此项费用支出可以作为环境损失的成本。

3.机会成本法

通过计算自然资源的机会成本来确定环境被破坏后的环境成本。自然资源机会成本即企业由于生产经营活动破坏或影响了自然环境,这就放弃了自然环境其本来的在其他方面的功能。例如,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大量砍伐树木,影响了森林的生态平衡,那么环境资源遭到破坏的环境成本就可用原有单位面积的树木的价值乘以树木的稀缺数来计量。

4.间接替代法

间接替代法指的是环境资源被污染或者损失后,用其他的自然资源或者人工方法来实现原有资源能够满足的需求,或者是通过某种价值衡量来替代这种资源满足的需求功能。在现实计量中,一般用替代市场法来进行计量。例如,施工或经营过程中建筑泥浆污染了种植农作物的土地,使农作物受到损失,这时可通过市场法衡量农作物的补偿价值来作为资源污染的环境成本。其中替代者和被替代者要有等值性。

5.收入损失型计量方法

这种计量方法的思想是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污染了资源环境,使环境标准下降,从而给社会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比如,人体的健康状况下降,影响了市场的价值规律,然后从环境污染给社会带来的损失方面计量企业的活动影响的环境成本。它具体包括市场价值法或生产率下降法和人力资本法两种方法[8]。

(1)市场价值法或生产率下降法。首先,使用此计量方法的前提是资源市场规范有序,符合价值规律,然后,通过买卖过程中的供求关系确定资源的价格。它把环境看成是一种影响产品销量的因素,再结合买卖过程中的由于环境变化引起的市场价格变化,来计量环境污染的环境成本。文献[9]中计量公式为:D=ΔQ·P。式中,D为环境污染的环境成本;ΔQ为由于环境污染引起的产品的销量变化量;P为市场中单位产品价格。

ΔQ由产品的销量Q和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影响因素X的线性关系,Q=a0+a1x1+a2x2+…+anxn来决定。假设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比如污染浓度从t增加ΔX1时,产品的销量减少量为ΔQ=a1ΔX1。(a1为固定系数,一般由查阅各种数据资料估计得到);如果销售量的变化ΔQ相对于市场的整体销售量来说,变化很大,而且还导致产品价格上涨,那么环境污染的环境成本需改为P=(P1+P2)/2。式中,P1、P2为销售量变化前后的各自的单位产品价格。

(2)人力资本法。企业长期以来的外部不经济性,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导致发病率显著提高,劳动效率也明显降低。人力资本法通过计量环境污染对人类身体健康和劳动力的影响情况,作为环境污染引起的环境损失成本。文献[10]中计量模型为:Cn=[P(Li-Loi)Ti+Yi(Li-Loi)+P(Li-Loi)Hi]M。式中,P为劳动力资本(取人均净产值,元/年人);M为环境污染影响的人的数量(10万人);Ti为i种疾病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间(年);Hi为i种疾病患者照顾人员的平均花费时间(年);Yi为i种疾病患者平均花费的医疗费用(人);Li、Loi分别为被污染区和符合环境标准区的i种疾病的发病率(人/10万人)。

6.心理调查定价法

如果某些环境资源不容易确定,不能使用具体的方法进行费用计量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即对当事者进行调查询问关于环境资源损失的补偿价值情况。它主要是征询被访者,若环境受到影响,恢复价值将是多少;或者按现状保护资源,双方心甘情愿接受的补偿价格为多少。但此法的问题较大,即被访问者会给出带有偏见性的答案。

(1)战略偏见(当被调查者为了产生某种效果而给出的带偏见的答复);

(2)信息偏见(当被访者被迫对他们几乎毫无经验的表征事物作出估价);

(3)起点偏见(在采用调查模式方面,采用该模式时,要求被调查者用已经设定的可能性范围来检查他的答案);

(4)假定偏见(因为被访者面对的是一种构思好的想法,而不是实际的选择,所以不能确定他一定需要调查者所构思好的想法)[11]。

7.第三方裁定法

第三方指的是行政机关或法院,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当污染超过政府规定的标准水平,或者污染情况影响到当地区民的正常生活时,这时政府或者法院就会介入,政府对污染提出治理的方法和措施,法院对此事作出该有的判决,则企业支付的治理措施费用或者法院给出的判决结果即可作为环境成本的计量结果和依据。

三、案例分析

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第九标段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境内,穿越衢江区和龙游县,全长9.62 km。此工程项目包括路基土石方工程306万m3;桥梁工程,其中大桥1座,框架桥3座,跨线桥4座;涵洞工程,涵洞27座。项目部附属工程量比较大,浆砌片石有4万多m3,15号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有1万多m3。

本工程为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主要有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植被被不同程度地损坏,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故该工程项目的环境成本可以确定为声环境影响成本、大气环境污染成本、水污染成本、植被损害成本、固体废物污染成本。则该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成本确定时,根据环境的不同属性,运用上文提到的7种方法分别进行确定,得出的结果如表1。

表1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第九标段施工阶段环境成本万元

环境成本内容计算成本内容计量方法计量结果声环境影响成本声屏障费用防护费用法36.91封闭费用防护费用法1大气环境污染成本灰尘防治成本防护费用法3.2居民补偿费用心理调查法2.58水污染成本防施工废水污染河流成本防护费用法0.76占地补偿费用机会成本法、第三方裁定法、心理调查法268植被损害成本骨架护坡费用影子定价法5.6植被恢复费用恢复费用法3.5固体废物污染成本施工现场垃圾、生活垃圾处理费用防护费用法8

(一)噪声污染成本的确定

项目部在编制施工方案时,根据场界噪声敏感区域的不同位置,明确选用低噪音设备,对在敏感区噪音高的小型机械采用围挡措施。施工现场的木工棚、砂浆、混凝土搅拌机等材料加工车间,采用全封闭管理,必要时将产生噪音的机械移入室内,以减少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噪声污染的处理,主要是通过各种防护措施,因此采用防护费用法计算噪音污染成本:

声屏障面积为112×2.14=239.68 m2,声屏障单价1 540元/m2;声屏障总成本:239.68×1 540≈36.91万元。施工中的封闭费用为1万元。

噪声污染成本为36.91+1=37.91万元。

(二)大气污染成本的确定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现场扬尘、粉尘污染,为了防止扬尘,在搅拌站内及四周操作面、道路,派专人经常洒水湿润,防止扬尘,采用防护费用法,防护费用为3.2万元。这期间的大气污染会影响到周围的菜地和一些居民住户,其中菜地共10亩,住户9户,共27人。为保证工程顺利施工,采用心理调查法,对周边居民村委会及村民代表进行访谈,居民愿意接受每人900元,菜地每亩150元的价格补偿,共计2.58万元。大气污染成本共计3.2+2.58=5.78万元。

(三)水污染成本的确定

桥梁桩基础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水会污染附近的河流,为防止河流的水被污染所花费的费用,即为水污染成本。采用防护费用法进行计算。

在桥梁基础施工的工程中会产生泥浆,不能排入附近的河流,也不能直接排入农田,处理方法是在场地挖泥浆池,将泥浆排入池内进行沉淀处理。泥浆池有四个且大小相同,每个泥浆池的大小为长×宽×高=10 m×5 m×1.5 m=75 m3。在这个过程中,实际花费的费用为人工费500元,机械费2 500元,临时用地费1 900元,泥浆池用后处理费2 700元,那么,水污染的环境成本可以确定为人工费、机械费、临时用地费和泥浆池用后处理费的费用之和,即环境成本为500元+2 500元+1 900元+2 700元=7 600元=0.76万元。

(四)植被损害成本的确定

工程永久性占地包括:旱地2亩,水田约8亩,藕塘约5亩,鱼塘3亩。征地补偿按照浙江省当地标准,综合采用机会成本法、第三方裁定法和心理调查法。其中浙江省的相关规定主要考虑了土地、池塘等的机会成本,采用心理调查法以及与同地区征地补偿价格的比较确定补偿价格,最终确定的补偿总费用为268万元。

第九标段的工程部分路基进行了骨架护坡,混凝土用量150 m3。骨架护坡按照防护费用法计算:372×150≈5.6万元。

将弃土等运至弃土场,此弃土场按照设计要求设置约5亩,完工后对弃土场进行植被恢复,加强防护。植草365 m2,栽植灌木2 000多株。采用恢复费用法进行计量:Pr=∑C·Q=3.5万元。植被被破坏成本为:268+5.6+3.5=277.1万元。

(五)固体废物污染成本的确定

对于施工现场垃圾和生活垃圾,统一运到指定的地点进行集中处理。固体废物污染成本采用防护费用法,按照垃圾处理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确定,费用为8万元。

四、结束语

环境成本的确定和准确计量对于实现整个铁路建设项目的全面投资成本收益分析至关重要。把全生命周期造价思想引入了铁路建设项目,对其各个阶段进行了环境成本内容的确定,同时提出了多种计量环境成本的方法,并根据各种资源的不同属性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对施工阶段的部分环境成本进行了计量,有利于企业在建设施工前为环境保护做准备,改善“先污染,后治理”的建设方式,促进经济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促进环境成本核算在我国的发展,推动环境成本信息在我国政府宏观环境管理和企业微观运营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段晓晨,倪艳霞,李健强.绿色高铁建设生态环保目标规划方法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2015,32(5):97-101.

[2]王兆雨,段晓晨,张徐.高铁建设环境成本估算方法应用研究[J].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1):48-53.

[3]肖序.环境成本论[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80-114.

[4]杨洋,陈进杰,郑钰馨,等.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计算方法研究[J].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0(3):93-98.

[5]魏永刚.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成本估算研究[D]. 石家庄: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

[6]厉以宁,章铮.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95-108.

[7]白晓军,孙成龙.铁路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模式结构设计与功能研究[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6,33(1):23-25.

[8]田贺. 绿色高铁运营环境成本估算方法研究[D]. 石家庄: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

[9]吴永立. 生态文明背景下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J].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4):16-22.

[10]王永先. 绿色地铁建设环境成本估算方法研究[D]. 石家庄: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

[11]刘敬严,陈蕾,宋宁,等. 绿色高铁建设环境成本CS、BPNN估算方法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2015,32(7):111-116.

猜你喜欢
环境污染计量费用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
监理费用支付与项目管理
计量与测试
医疗费用 一匹脱缰的马
医疗费用增长赶超GDP之忧
基于因子分析的人力资本计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