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鞋服企业接连倒下 疑是盲目上市酿成悲剧

2018-06-28 06:36《海峡导报》编辑部
福建轻纺 2018年6期
关键词:鞋服晋江泉州

欠下30亿巨债,工厂停工,被立案调查,今年3月,创立于1991年的泉州鞋服品牌富贵鸟,倒下了;几个月前,曾请明星周杰伦代言,巅峰时期曾在全国拥有4000多家门店的德尔惠,倒下了;时间再往前推一年,喜得龙公司破产重整、闽超鞋业公司破产重整,曾让业界为泉州鞋服企业捏把汗。

而最近,又有一则消息将泉州鞋服企业推上风口浪尖:一周前,泉州丰泽区人民法院曝光最新一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鞋服行业老板占比较大。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泉州、晋江都曾因鞋服而出名,可现在,这颗曾熠熠生辉的“宝珠”,似乎正在渐渐失去往日光泽。

陨落 泉州鞋服企业接连倒下

对80后来说,体育品牌金莱克,在当年可谓是大名鼎鼎。金莱克总部位于晋江池店镇,与其紧邻的是大名鼎鼎的陈埭镇,陈埭镇是安踏、特步、361度、德尔惠和喜得龙等“大牌”的发源地,也是德尔惠总部所在地。

来自湖南的陈武,18岁就在晋江打工了,先后换过七八家工厂,最后自己也开起了工厂,专门给一些鞋厂提供鞋带,他说,相比较过去喧喧闹闹的晋江鞋业,如今就连订货会都显得有点冷清。

陈武说,以前订货会每年举办四次,每次都是人山人海,最近这两年,一年举办两次,每次即便是大企业也不过几百人,“其实,晋江鞋服的下坡路,早几年就开始了,只是这一两年,溃败的都是知名企业而已”。

他口中的知名企业,是富贵鸟和德尔惠。

富贵鸟是创立于1991年的泉州鞋、服品牌,巅峰时期跻身国内第三大品牌商务休闲鞋产品制造商、第六大品牌鞋产品制造商,被誉为“县城男鞋扛把子”,2013年香港主板挂牌上市。但今年3月,伴随“这只鸟”的,却是身背30亿巨债,半数厂房停工、员工流失,资金链已全线崩盘,因违规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而德尔惠,曾因周杰伦那句“不走寻常路”誉满市场,高峰时期在全国拥有4000多家门店。可去年年底,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分公司发布公告,德尔惠、新亚集团、永胜3家企业目前已处于停业状态,其资产也将在公告日期之后予以处置。

陈武还记得,去年,安踏董事长丁世忠在参加安踏上市10周年庆典时说,十年前没有的企业做得很大,十年前好多很大的企业已经没了。而说这句话时,曾经年销售额超30亿元的喜得龙刚刚宣布破产不足百天,德尔惠也已经满目疮痍。

时间轴往前推,2016年8月5日,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喜得龙(中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一案,意味着喜得龙公司破产重整案进入实质性阶段。这家零售网络曾覆盖全国28个省市,拥有超过数千家零售店铺的福建体育明星彻底陨落。

同时,晋江法院召开晋江闽超鞋业公司破产重整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由全体债务人开会共同决定公司财产的分配处置。晋江法院公开信息显示,此次会议前,共有63名债权人向管理人申报债权,债权总额1.9亿元。

说法 盲目上市酿成悲剧

成功的企业各具特色,失败的公司却拥有通病,福建鞋服所面临的行业难题,在哪里都能看得到,为何有的企业依然风生水起,有的企业却已经被埋尘埃?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傅龙成直言,盲目冲刺上市,是很多传统鞋服企业走向倾覆的重要原因。比如历经八年坎坷上市路的德尔惠,就是最好的例子。

据了解,2007年,德尔惠开始了一个叫做“金麒麟”的计划,准备在港股上市,由美林作为保荐人,毕马威作审计。但事情才刚开了个头,“德尔惠为上市做假账、财务总监跳楼”的消息甚嚣尘上,虽然事后证实与德尔惠无关,但香港IPO的进程还是因此搁置了。

2012年,受困于库存危机、资金危机等多重压力,德尔惠又开始了漫长的国内IPO之路。但由于重大事项漏报、更换券商、IPO排队企业数量剧增等问题,上市之旅一拖再拖。

最终,在IPO漫漫长路上耗费2年多的德尔惠终于按捺不住,向证监会提交了终止审查申请,止步国内资本市场,转而计划到香港上市。而作为IPO募投项目的厦门观音山大楼,也在终止IPO后被出售。但直到故事结尾,德尔惠都没能成为上市公司的一员。“很多鞋服企业,为了上市,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实际的经营状况却跟不上,结果导致企业资金链断,企业发展遭遇重伤。”傅龙成说,福建鞋服企业大多是家族企业,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清楚为什么要上市。

弊病 一味扩张忽视变革

不可否认,传统产业占据了泉州制造业的较大部分,如晋江的鞋服,近几年来随着资源、环境、成本等多种要素的约束日益趋紧,已经使传统的扩张式发展道路越走越窄,而受制于家族企业的弊病,盲目扩张、过分依赖创始人都让鞋服企业岌岌可危。“对晋江传统鞋企业来说,很多时候更重视门店数量和扩张规模,对于行业的升级却有点后知后觉。”林先生是一家知名鞋服企业的中层人员,在他看来,晋江鞋服企业很喜欢铺摊子,即便企业资金链已经出现问题,还是会一味追求规模。

比如喜得龙,7年时间,就将销售网络覆盖全国28个省市,拥有超过数千家零售店铺;再比如德尔惠,用当红明星代言一度风生水起后,盲目扩张的弊病还是显露,遭遇行业寒冬后,眨眼间油尽灯枯。

还有就是创始人对企业的影响力。

2007年,在本该笼络好代理商并大举扩张的时期,德尔惠面临代理商流失,23个代理商中的17个集体“造反”,只剩 6个代理商的德尔惠开始构建直营体系。2009年年底临近春节时,曾发生过40多人围着德尔惠总部大门要债的事情。

面对困境,德尔惠启动了一系列变革,可是丁明亮却被病魔击倒。2011年,在距离丁明亮51岁生日两周左右的时候,丁明亮因癌症不幸病逝。“如果丁明亮没出事,德尔惠或许不会是现在的样子。”林先生说,丁明亮病倒之前,德尔惠已经启动了一系列变革,也迎来了结构、人员最齐备的一年,订货量达到35亿多元,可惜像德尔惠这样的企业,受创始人影响太大,没有创始人,如同大树没了根。

突围 晋江鞋服初露复苏迹象

晋江的辉煌不必赘言。但30多年时间里,曾经的3000多家制鞋厂变成了如今十来家有规模的品牌,不少公司就此陨落。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晋江一些运动品牌因为此前的盲目扩张、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研发等诸多问题最先陷入困境。不过,细心的陈武发现,虽然不少企业还在盈利与亏损之间挣扎,但晋江鞋服这两年已经表现出一些复苏的苗头。

而且,晋江获得2020年第18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举办权,对这些企业来说,算是个好消息。

据知情人士透露,晋江成功申办的背后,包括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利郎(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王良星、贵人鸟董事长林天福等在内的10多位晋江企业家,在幕后默默出力。

可以预见,晋江,这座充满创业激情的城市,同时也是中国体育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正因为运动鞋服、器材等再次焕发光彩。如同一些网友评论的那样:其他城市申办天团是文体明星带队,而在晋江,这帮企业家却当仁不让成为最大亮点。

导报记者了解到,这个企业天团云聚晋江本土包括安踏、361度、贵人鸟、七匹狼、利郎、劲霸等10多家上市公司总裁,有1家国际奥委会合作伙伴,2家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1家国际中大体联合作伙伴,这是晋江力量象征,也是晋江申办成功的独特优势。

猜你喜欢
鞋服晋江泉州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国产鞋服未来可期
国产鞋服未来可期
2020年7月实施的纺织鞋服类标准(见表1 和表2)
晚霞如歌正飞扬
——福建晋江老年大学之歌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晋江经验”之探啧:梳理及评析
在晋江发现“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