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视角下对城市老街区人居环境空间的分析
——以西城区柳荫街及周边民居为例

2018-06-29 02:45岳天琦于博
建材与装饰 2018年29期
关键词:胡同居民空间

岳天琦于博

(1.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 100044 2.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张家口 075000)

1 健康城市空间的研究背景

健康城市理念的提出,主要基于健康和健康促进两个概念,其特定的背景是城市化运动给人类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此,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发起了健康城市计划。根据WHO的定义,健康的城市是一个由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整体,能不断改善环境、扩大社区资源、使城市居民能够相互支持,以发挥最大的潜能。健康城市已经成为WHO的行动战略。健康城市的发展与实践已经证明这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促进人民健康的最有效途径。

2 地块概况分析

2.1 区域分析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北京市西城区柳荫街及其附近100m×100m范围内的地块(图1),北起大新开胡同,南至柳荫街分岔路口处三角形袁满囤烈士纪念广场,东边紧邻恭王府围墙,西边延伸至铜铁厂胡同约1/2处。地块中的主要街道是柳荫街,于北京西城区东北部,后海景区附近;该街道南北走向,南部略向东倾斜,分为东、西两岔,与多条胡同相接,四通八达。

2.2 地块性质

柳荫街及周边地块是一个具有混合型功能的区域,其区域范围内有居住、观览、教育机构、休闲小公园、天主教团等多项功能空间。主街柳荫街是后海景区著名的“胡同游”景点,东边紧邻北京市的著名景点恭王府,又曾是聂荣臻、徐向前、王震、张爱萍、杨尚昆等军界将帅的故居所在,故得名“元帅街”。柳荫街上还分布着前身为司铎书院的14号院天主教团,前身为涛贝勒府的27号院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培训学校,部分民居以及大小不一的公共活动场所,因此功能混合度高,街道的活力也十分旺盛。

图1

柳荫街西侧主要是居民区,研究地块内的铜铁厂胡同是一条典型的居住区道路,两边分布的都是住宅,气氛十分安静,与主街柳荫街形成对比,又相得益彰。

2.3 历史背景

柳荫街原本是一条河道,自然环境也不似今天绿树成荫。1982年警卫战士袁满囤见义勇为而牺牲的壮举,引发了柳荫军民对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新思考。柳荫街的部队官兵和居民们并肩奋战,拆旧棚建新院,清垃圾除渣土,栽树木种花草,古老的柳荫街开始一天天的改变模样。徐向前元帅鼓励了军民携手共同建设柳荫街的劳动成果,并为此欣然题词:“柳荫军民文明街”。30多年来,文明共建活动一直在柳萌街持续着,把柳荫街建成了环境优美、文明向上、军政军民关系融洽的精品街区。

3 现状调研

3.1 街区结构

研究地块平面肌理大致整齐,主要街道为南北向的柳荫街和东西向的铜铁厂胡同,引导至建筑的小路穿插交错。建筑多为一层高度的四合院平房,建筑密度偏低,这样的密度关系对于居住空间来说相对舒适。主要使用人群除居民之外多为观光的游客,铜铁厂胡同内通行人数很少,没有噪声,是安静祥和的居住环境。

3.2 交通通行方面

3.2.1 车行交通

柳荫街南北两段路面形态不同。北段为双车道,路基面宽约7.5m。南段分为东、西两岔,东侧岔道是通往恭王府的街道,路基面宽略宽,约7.5m,可容纳一条机动车通行道和两侧停车道。西侧岔道路基面宽略窄,约3.6m,可容纳一条机动车通行道和一条停车道。经常通行的车辆类型有小轿车、观光三轮车、市政专用车、自行车。

相比北京的其他老街区,柳荫街的尺度相对宽阔,有通行车辆的空间条件,为现代生活方式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是道路分级不明确,仅有两条上下车道,且道路上车辆混杂。由于临近景点、学校机构、教团组织,通行的社会车辆很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周边居民的使用。

3.2.2 步行系统

在充满活力的、安全的、可持续的且健康的城市中,城市生活的先决条件就是提供良好的步行的可能性。

柳荫街在研究地块内的部分步行系统组织混乱,没有连贯的人行道路。车行道路两面相接的是绿化或者公共休闲场地,而各自的步行系统相对独立,大部分的绿化区域用栏板围合起来,行人无法进入到里面的园路中去。西侧的民房前有一条对内性强的人行道,主要功能还是供相邻的几户居民通行及使用,对于过路行人的实用则性不强。该路段通行的车辆较多,因而步行系统的缺失为研究地块内的居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便。

铜铁厂胡同整体尺度较小,主要供行人和自行车通行,路面平整,气氛安静,环境整洁,步行体验感略胜柳荫街。

3.2.3 路面停车

研究地块由于临近恭王府景点和学校教育机构的缘故,来往车辆相对较多,地块附近设有收费停车场,可用停车位总数共66个。然而局促的街道空间依然不能满足游客停车需求,更无法满足地块内居民的使用需求。

3.2.4 自行车出行

研究地块内没有专用的自行车道,但是空间尺度十分适宜自行车的使用,随着社会上共享单车的推广,自行车出行成为了十分便利的交通方式,铜铁厂胡同中放置着多辆自行车,说明自行车出行是地块内居民的主要交通方式。在北京的老街区中,胡同与胡同之间交角的形态过于直接,因而交叉口的能见度较低,易引起转弯冲突,且偶尔在胡同内通行的车辆也影响了自行车的使用。

3.3 公共开放空间

研究地块内的公共空间比较丰富,在主街柳荫街上由北至南分布着柳荫健身园、柳荫双拥文化园、袁满囤烈士纪念公园三个公共休闲空间,为周边地块的居民提供了健身、休憩、交流的场所。

柳荫健身园位于柳荫街与大新开胡同交角处的路东侧,背靠恭王府,平面呈带状分布,面积约300余平方米,健身园内地面铺装平整,设有健身器材以及仿古路灯、垃圾箱等基础设施。调研时,陆续有周围的居民到健身园健身,使用者年龄段均为中老年人。

柳荫双拥文化园位于柳荫街西侧,在车行道与民房的中间地块。文化园周围植物丰富,绿树成荫,里面有一个西城双拥标志,一笔画出的两颗心紧密相连,一颗心象征热情淳朴的人民群众,另一颗心代表人民子弟兵,表现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鱼水情谊。标志前设有座椅和军民团结友爱的人物铜像,在街道对面竖立着徐向前元帅亲笔题词“柳荫军民文明街”的石碑。文化园的设立刚好将西侧的民房与机动车道隔开,有效的隔断了路面交通对居民的影响。

袁满囤烈士纪念公园位于柳荫街三角形分岔路口处,平面呈三角形,周围被绿树环绕,北端矗立着袁满囤烈士的半身纪念像,南端布置了座椅和花廊,主题明确,设施简洁,环境幽静,为周围地块的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交流场所。

3.4 街景规划

设计人性化城市这项工作的实质出发点就是人的移动和人的感官,因为他们为在城市空间中的活动、行为与交流提供了生物学上的基础。因而街景的营造对于健康城市空间的营造也十分必要。

3.4.1 建筑立面

研究地块内主要存在柳荫街与铜铁厂胡同两条道路。柳荫街上东侧的建筑立面为恭王府的围墙,围墙高度约为4.5m,表面为白色涂料,建筑细部主要是横向的古典屋脊装饰和恭王府的侧门,色调素雅柔和,有较为良好的视觉效果(图2)。柳荫街西侧研究范围内的建筑分为两段,北段50m是一组老北京民居建筑(图3),青砖材质,建筑高度约为4~4.5m,单层建筑,建筑细部主要是起伏变化的屋顶轮廓、山墙细部和院门、窗户。颜色为青灰色墙砖,和暗红色的门窗的组合,在绿树的掩映下古香古色,韵味十足。南段是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培训学校的围墙,建筑细部为灰白色的涂料表面,和青灰色横向古典墙脊,与相对而立的恭王府的围墙风貌统一而不尽相同。

图2

图3

3.4.2 植物美化

研究地块内的绿化完善度非常高,柳树成荫,风景宜人,树种繁茂,有杨树、柳树、松树、槐树、灌木还有月季等花卉,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四季常绿。街道上到处洋溢着赏心悦目的绿色,在青灰色的四合院建筑中显得耳目一新,给行人以美的感受。良好的自然环境给人以亲切感,使人心情愉悦,更能吸引行人停驻。无形中增加了周围居民的外出活动量,带来的健康效益不言而喻。

4 综合评价

总体来看,柳荫街及周边民居的人居环境相对良好,柳荫街风景优美,尺度适宜,建筑风貌统一而又韵味,具有多处公共开放空间供周围居民健身、休闲、交流,公共交通使用方便,居住空间安静而不失生活气息,整个空间内具有引导人们健康生活方式的多种要素。虽然交通通行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人车混杂,步行系统不完善,路面停车混乱,但这与其原本的空间结构有着一定的关联,老街区的结构肌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车行交通,更不需谈道路分级,若不立足于地块的实际状况而随意改造,则会破坏老街区的空间形态,改变地块内居民原本生活状态。交通通行方面,自行车网络这一概念可以进一步加强,增加老街区里共享单车的集中放置点,规划自行车道的使用道路,结合景点的路径共同使用,或许可以给这个老街区带来不一样的活力与秩序感。

[1]袁爽秋,李立明.健康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8(2).

[2]梁 鸿.论健康城市与社会发展[J].中国卫生经济,2003(7).

[3]扬·盖尔.欧阳文,徐哲文,译.人性化的城市[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9,33.

猜你喜欢
胡同居民空间
石器时代的居民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Preserving and Honoring Beijing’s Hutongs
胡同凶案
东明胡同
高台居民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