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入园分离焦虑及有效应对策略

2018-06-29 06:59李婷婷
新校园·中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分离焦虑小班幼儿应对策略

李婷婷

摘 要: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是常见分离焦虑的一种。3周岁时是幼儿对父母依恋发展的一个高峰期,而此年龄段的幼儿要进入幼儿园开始崭新的生活,这从一定意义上分割了幼儿与抚养者之间的依恋关系,入园分离焦虑便在这时产生了。本文将对小班幼儿入园分离焦虑产生的各种不同表现进行分类,从教师、家长方面来研究应对分离焦虑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班幼儿;分离焦虑;应对策略

对于小班新生而言,入园是他们进入新生活的第一个转折点。面对陌生的环境,他们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由于环境、生活规律和习惯的改变,难免会产生入园分离焦虑。分离焦虑的表现有哪些呢?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去应对这一现象呢?

一、入园分离焦虑的表现

1.情绪变化

小班幼儿入园初期的分离焦虑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情绪的变化。

(1)情绪激动,闹腾不止

大多数幼儿的分离焦虑表现为闹腾不止,他们在家中就吵闹着不上幼儿园,甚至发脾气、不肯出门。到了幼儿园门口,不愿意走进大门,到了教室门口使劲抱住家长的胳膊、腿等不愿意放手,哭闹甚至在地上打滚。

(2)情绪低落,少言寡语

有的幼儿十分乖巧地来园和家人说再见,但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和教师、其他幼儿并没有什么交流,似乎对幼儿园里发生的一切都不感兴趣,面对教师和同伴的提问,几乎没有反应。

2.生理变化

一些幼儿在入园初期既不哭也不闹,能代表这些幼儿就没有分离焦虑吗?其实不然,这些幼儿正是以这样的方式表现着内心的焦虑,只要留心就可以看出幼儿在生理上发生的变化。

(1)食欲不佳,难以入睡

有的幼儿各方面表现都挺好,让教师家长认为幼儿的适应性不错,但是这些幼儿往往食欲不佳,不肯吃饭,挑食,饭菜剩很多;一些幼儿午睡翻来覆去,较难或者较晚入睡。

(2)抵抗力差,生理紊乱

部分幼儿进入幼儿园后,由于种种的不适应和各种紧张、焦虑等心理的作用,生病,感冒、咳嗽、发热、拉肚子等幼儿常见疾病全都随之而来了。有的幼儿有尿频的现象,经常尿裤子,一天要换上好几条裤子;有的幼儿从来不在幼儿园大便。贝贝是一个可爱聪明的男孩,爸爸妈妈以他为傲,家里的爷爷奶奶更是疼爱有加。但是贝贝自从亲子活动的第一天来了幼儿园之后,后面就是隔三差五地请假。电话联系之后得知,贝贝生病了,前两天发热,热度退去之后,咳嗽很严重,需要继续点滴加雾化进行治疗。整个治疗过程再加上后期的调理时间,贝贝差不多请了一个月的假,奶奶送贝贝来园时,说医院的医生都已经认识贝贝了,盐水和雾化停了,但是口服的药还是要继续吃。

二、入园分离焦虑的应对策略

为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让幼儿愉快地游戏、健康地成长,有效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教师和家长要共同努力。我们从教师、家长两方面来探讨分离焦虑的应对策略。

1.教师方面

(1)用专业的态度来对待幼儿

一是多用游戏。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可以缓解紧张状态,给幼儿带来巨大的快乐。教师要多用游戏愉悦幼儿的身心,培养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缓解分离焦虑所带来的各种心理不适。如正式入园的第一天,送走了家长,该组织集体活动了,可是幼儿的情绪这么低落,该怎么办呢?于是我拿起事先准备好的双层信封,故作神秘地对幼儿说:“今天呀,汪老师要给小朋友们变个魔术,你们谁想看啊?”幼儿一听,马上来了精神,原先还在哭鼻子的也停了下来,抬着头向我张望。我找到了一个笑眯眯的幼儿,说:“第一个魔术要送给笑容最甜美的人。我要请她向我的魔术袋里吹一口气。”被选中的幼儿开心得不得了,赶紧朝着我的魔术袋吹气。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个棒棒糖给她,说:“哇!原来,魔术袋里面有棒棒糖!还有什么呢?现在我的第二个魔术要送给愿意上来和老师抱抱的小朋友!”很多幼儿都举手表式愿意和我抱抱,那些刚才愁眉苦脸的幼儿也饶有趣味地看着我。“我的魔术成功啦!”我心里喜滋滋地想。

二是巧用音乐。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美化心灵的作用,它能适当地调节幼儿的情绪,安静的音乐能帮助幼儿放松。我们可以根据不同音乐性质的特点和一日生活常规的内容安排选择适宜的音乐。幼儿来园时可以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使幼儿带着愉悦的心情开始一天的活动。可以在过度环节播放或者弹奏幼儿熟悉的音乐,运用音乐贯穿和渗透其中,幼儿一听音乐就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早日适应集体生活。还可以利用餐前、餐后等时间进行小音乐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爱上幼儿园。

(2)用母亲般的温情来关怀幼儿

在一日生活中,教师要给予幼儿母亲般的温暖,细心照料幼儿的饮食起居,加强情感交流,亲切地对待每一位幼儿,让幼儿信任;当幼儿闹情绪的时候,应先给予幼儿自己调节情绪的时间,当他渐渐平静下来的时候,再从幼儿的心理入手,可以摸摸幼儿的头,拍拍肩膀,拉一拉小手,亲亲他、抱抱他,给予母亲般的亲切安抚,这样能增强幼儿的安全感,从而逐步转移幼儿对母亲的依恋。

(3)用温馨的环境来吸引幼儿

创设适合新生入园的环境,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精心布置活动室,如“米奇之家”“佩奇乐园”等。在活动室墙面上贴一些幼儿喜爱的小动物形象,充满童趣的环境可以使幼儿缓解分离焦虑。在班级主题墙中创设“我爱我家”“我的小伙伴”板块,能让幼儿看到自己的父母和伙伴,找到熟悉的感觉。还可以在“玩玩家”中添置一些家庭中常见的材料,放置幼儿喜爱的玩具,使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家庭氛围的甜蜜与温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入园焦虑情绪。

2.家长方面

家长在幼儿入园之前是有很多的准备工作需要去完成的,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了,才能让幼儿在初入园时得心应手,以较快的速度适应入园集体生活。

(1)心理适应准备

入园前经常带幼儿去幼儿园适应环境,让幼儿多和已经上过幼儿园的小伙伴一起玩耍,一起体验幼儿园的生活,共同参与幼儿园的活动,让幼儿逐渐产生对幼儿园的向往之情,这有利于幼儿入园时良好情绪的发生。

(2)生活自理能力准备

在幼儿入园前,家长应引导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比如掌握正确拿勺子的方法,能独立吃饭、如厕,能够在大人的帮助下穿脱衣服等。这有利于让幼儿在初入园时得心應手,增强自信心,大大地提高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3)语言能力准备

家长要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语言氛围,并注意自身的语言榜样作用,让幼儿乐于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等。可以利用亲子阅读或者外出游玩的时间,寓教于乐,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言能力。

(4)交往能力准备

家长要多鼓励幼儿与同龄人一起游戏玩耍,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纠纷时,不急于介入处理,应在一旁鼓励幼儿以协商、讨论的方式解决纠纷矛盾。

三、结语

幼儿阶段的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对幼儿一生的成长都有着关键的作用。小班新生的分离焦虑问题是广泛存在的,需要家长和教师相互配合去解决,家园共育,形成合力,帮助幼儿做好入园前的“热身运动”,共同积极应对幼儿的分离焦虑问题,从而使幼儿顺利完成从家庭到幼儿园的过渡。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杨眉著.与焦虑同行——社交焦虑与考试焦虑的调节[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3]翁玉婷,王云霞.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的研究评述[J].中国校外教育,2011(4):15-29.

[4]史文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野下的新入园小班幼儿分离焦虑及其缓解[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23).

猜你喜欢
分离焦虑小班幼儿应对策略
缓解新生入园分离焦虑的策略
帮助缓解幼儿依恋行为初探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要体现“生活化”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幼儿分离焦虑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一例“分离焦虑”儿童的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