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研究

2018-06-29 07:58吴菁华姚若雨
卷宗 2018年14期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机构养老老年护理

吴菁华 姚若雨

摘 要:随着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家庭结构改变,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不断增长,长期护理保险应运而生。本文运用 SWOT分析法对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应该通过丰富资金筹集渠道、完善机构与培养护理人员、重视居家护理与社区护理,来有效应对老龄化、实现多元化养老目标。

关键词:SWOT分析;长期护理保险;机构养老;老年护理

1 问题提出

1971年,我国颁布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逐渐下降;死亡率也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而不断降低,导致我国人口寿命逐渐提高,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问题随之出现。家庭护理提供的非专业的护理,质量得不到保证,而正规医疗或养老机构提供的长期护理的费用比较高。长期护理保险是指对受保人由于意外伤残、疾病、年老等原因失去身体的某些功能,生活需要家庭其他成员照顾或是入住医疗或养老机构接收长期护理时支付的各种费用给予补偿的一种健康保险。本文将运用SWOT分析法将与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密切相关的各种内部优势、弱势和外部的机遇、威胁列举出来,而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从中得出一系列结论与建议。

2 上海市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现状研究

2.1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需求现状

2016年末上海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共有457.8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1.6%。老年人口的预期寿命也在逐年攀升,人口预期寿命为83.2岁,比全国平均水平(76.5岁)高6.68岁。而中国对老年人的赡养一直以来都是以家庭照料为主。但上海家庭结构的变化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居家护理。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年龄在60岁以上的家庭成员占比超过一半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传统的家庭护理遇到了极大挑战。老年长期护理费不断升高,对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

2.2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水平

上海市自2017年1月起在徐汇、普陀、金山3个区首先展开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规定60周岁及以上的职保退休人员或居保人员,经评估护理需求等级为2至6级的,可以在定点护理服务机构享受护理服务,并报销部分护理费用。截至2017年4月,3个试点区共受理“长期护理保险”申请约12000人;已定点的机构共有护理服务人員约2700人。上海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三个区共有8800多人享受护理服务。

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的资金筹集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人单位依据员工医保缴费的1%,员工个人按照本人医保费的0.1%,分别缴纳长期护理保险费;另一种是按照略低于第一类人均筹资水平确定筹资标准,个人部分约占总筹资额的15%,其余由财政承担。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支付分别占在养老机构发生的护理费用、社区居家护理费用的85%、90%。

3 上海市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SWOT分析

3.1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优势(S)

长期护理保险不仅能对年老、失能的老人提供补贴,还可以提供长期专业看护服务,比传统医疗保险更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此外,如果独生子女长期照护家中老人,往往要承担人力和时间上的两重压力,长期护理保险无疑可以缓解部分压力。因此遵循居家护理为主、机构护理为辅的原则,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的居家护理报销比例高于机构护理报销比例。

3.2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劣势(W)

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仍处于起步阶段,缺少正规化和专业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资金筹集渠道比较匮乏,筹集方式和医疗保险资金相关联,使得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缺乏其独立性。德国、日本等国家建立了完善的保险运行机制,资金来源除了保费之外,更多的是来自政府财政,保险费率低、覆盖广。而上海市目前的资金筹集渠道是难以应对该制度的长期发展的。

3.3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机遇(O)

随着医疗水平提高,上海市老人平均寿命不断增长,护理周期也相应延长,为长期护理保险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上海市还积极落实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规定“统筹发展城乡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表明政府对健康保险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政策支持必将给长期护理保险带来发展机遇。

3.4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中的威胁(T)

上海市护理机构缺少系统的组织体系与护理质量控制标准,护理人才紧缺,服务主要由护工或保姆承担,其大多是来自农村或城镇二次就业的“临时工”,只能为受保者提供简单的生活照顾。同时家庭养老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老年人希望能由儿女来照顾自己,子女也觉得将父母送到护理机构由他人护理不合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

4 对上海市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的建议

4.1 丰富资金筹集渠道

上海市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社保缴费费率以及运用福利彩票、烟酒等有害身体的消费税等作为长期护理保险的资金来源,从而丰富和扩展资金筹集的渠道。这一方面可以保证有充足的资金来提高长期护理的服务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使得长期护理的模式多样化。政府、护理机构、个人三者之间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协作,互相监督,达到更好的效果。

4.2 完善机构与培养护理人员

老年人对于长期护理的需求逐渐呈现多样化,上海市需建立更多专业的理机构,包括社区护理站、临终关怀所、康复中心等,迅速扩大护理服务供给内容。同时应该加强护理人才的在职培训,普遍提高护理人员待遇,逐步承认该职业的正式性。健全我国的护理机构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水平,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为长期护理保险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4.3 重视居家护理与社区护理

应该加大对长期护理保险的宣传力度,强化民众的保险意识,转变传统观念,让民众乐于接受保险。同时由于老年人人均收入相对较低,居家护理费用低,适应了当前的生活水平;老人的主要活动主要在社区里进行,社区护理在给老人提供护理的同时,可以给其提供精神慰籍。居家护理和社区护理是最易被接受的护理,因此应该重视居家护理与社区护理的发展。

在上海乃至全国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政府和学者都应继续借鉴国外经验、总结自身实践、规范政策,探索完善的护理保险制度,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模式。

参考文献

[1]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2016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EB/OL]. http://www.shrca.org.cn/76,2017-03-27 /2018-01-07

[2]王巧芸.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实践、反思与对策[J].唯实(现代管理),2017(07):22-25.

[3]何欣荣,仇逸,周蕊.15城市探索,失能老人能否有“险”可依——代表委员关注长期护理险试点[J].中国工人,2017(04):11.

[4]王巧芸.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实践、反思与对策[J].唯实(现代管理),2017(07):22-25.

[5]唐庆蓉.上海市部分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需求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S2):273-275.

猜你喜欢
长期护理保险机构养老老年护理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模式探索
机构养老的发展现状及困境分析
我国老年护工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高校护生开展老年护理服务创新模式的探讨
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现状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