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我的自媒体

2018-06-30 05:55于兴宇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公众文字微信

于兴宇

如今,我们不仅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还迎来了自媒体大潮,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分享者。所谓自媒体,就是一个多样化的传播平台,主要包括个人微博、个人主页、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等。据调查显示,从2014年至今,自媒体参与人数不断增长,而且大部分自媒体人的年龄都是在30岁以下,有超过五成的在26岁以下,这说明年轻化是自媒体发展的一个趋势。其中,也有很多中学生成为自媒体的粉丝,甚至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成为信息源的发布者。

那么,自媒体都有哪些表现形式?又具有什么特点?

形式

一般来说,自媒体有四种表现形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交叉使用。

⊙文字。文字是表达的基础,也是交流的重要工具。微博、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等都离不开文字这种表现形式。一首诗、一篇短文,甚至一句祝福,都需要以文字来呈现,方便大家阅读。

⊙图片。图片是自媒体平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边用文字表意,一边用图片传神,二者兼顾起来效果才更好。尤其是会制图的同学,可以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优势,搞笑图、动态图等会使人眼前一亮,激起别人的阅读兴趣。

⊙音频。一般来说,听到声音会使人感觉更亲切,更容易让人相信,而且也很便捷。有些人发布信息时,不仅配图,还会配音,比如配上一首与文字内容相关的歌曲,这样可以使阅读更温馨。还有人采用说唱形式,将原创作品录成音频,更有吸引力。

⊙视频。这也是一个非常直观的表现方式,很多东西无法写出来,拍照片也不太直观,那就将视频传到平台上,让人看短片。一般来说,上传视频空间有限,而且制作过程复杂,这对很多自媒体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只要你有信心、敢于坚持,这种表现形式还是大有潜力的。

内容

自媒体的内容与传统的报纸、杂志类似,有以下几种类型:

⊙新闻类。新闻看似乏味枯燥,却具有很强的吸人眼球的魔力。很多人认为,做新闻应该是“官网”运营范畴,与自媒体无关。其实,不论何种媒体,都应该把新闻作为常规内容之一,常换才能常新。关注时新热点,选好报道角度,不宜长篇大论,只求精致新颖。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引述新闻事件,再做相关点评,或者提炼官网信息形成“一家之言”,也是能“吸粉”的。

⊙知识类。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通过自媒体来传播知识必不可少,而生活常识、健康知识等更是重点。保护视力、饮食健康、旅游攻略、城市环境等方面的内容,都可以在自媒体上展示。另外,还可以介绍传统节日、诗词鉴赏、成语故事、地理名词等,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经验类。所谓经验,就是人们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心得、技巧和方法,可以是大众的,也可以是专业的。比如《你不知道的生活小窍门》《网购如何防止受骗》等,既提醒了人们,又具有实用价值。比如《写给那些战“痘”的青春》《同学之间交际妙招》等,也很有推荐阅读的必要。

⊙搞笑类。这类内容很受欢迎,无论是文字、图片还是视频,任何时候都能调动人们的阅读兴趣。可以将搞笑图片归类,比如“动物表情包”“超载大比拼”“看这熊孩子”等,给每张图片配上幽默的文字,进行调侃。另外,如果你是电脑高手,还可以“P一下”,制作出具有专属风格的搞笑图片,去博别人一笑。

⊙鸡汤类。“鸡汤文”在朋友圈里也有很高的点击率,这说明人们迫切地需要心灵上的抚慰和关怀。“鸡汤文”大多是一千字左右,甚至更短,卻字字珠玑,一语惊醒梦中人。像林清玄、龙应台、毕淑敏等作家的文章,就很有感染力,海子、顾城等诗人的作品仍能震撼灵魂,使人产生共鸣。将“鸡汤”作为“美食”,亦符合大众的阅读口味,受到中学生追捧。

⊙爆料类。每个人都有好奇心,都想“八卦”一下,于是爆料类的文章也具有很高的点击率。一般来说,要爆料的内容是大多数人接触不到的,受关注度更高。一些娱乐记者善于发现名人的“小道消息”,并在网上炒作,其实有些是不可信的。自媒体在爆料时一定要慎重,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胡乱编造,更不能侵害他人名誉。

自媒体之我见

作为初中生,你又是怎样看待和运用自媒体的呢?

姜誉涵(初二学生):我觉得自媒体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只要有时间、感兴趣就可以开通一个微信公众号,然后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发上去。我身边就有喜欢写作的同学,他们说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太难了,而且周期长,现在通过微信公众号便可“随意”展示,在朋友圈里转发,也能集很多个“赞”。由此看来,自媒体是一个展示自我的载体,具有传统媒体无法取代的作用。

魏芷睿(初二学生):要说速度,那自媒体肯定是快了,而且可以被个人掌控。我就开通过微博,将自己的日记、随感、生活照片等发上去。每一次,我都很细心地设计,也期待更多人关注,可是……有时想法是好的,但不一定有好的结果。有的同学看后给我留言:“别再自作多情了,你这些日记谁愿意看呀!”这句话就像一盆冷水,把我火热的心给浇得凉了半截儿!

陈美彤(初二学生):只要先在网上申请账号,便可成为自媒体人。可以说,自媒体的门槛儿并不高,只要你愿意便可成为自媒体人。这也说明自媒体随意性太大,“入行”容易可坚持下来就难了。像我一样的初中生,起初都是兴冲冲地“开微博”“设贴吧”,但没多久就自生自灭了。一方面我们是三分钟热血,等过了劲儿也就不再细心经营了;另一方面,即使想经营下去,时间也不允许,毕竟应该以学习为重。

赵胜男(初三学生):现在,关注微博和贴吧的人不像以前那么多了,因为微信成了人们交际的重要载体。手机轻轻一点,便可获得“天下新闻”,与四面八方的朋友(陌生或熟悉的)聊得热火朝天。而且,有很多人申请了微信公众号,像“守望故乡”“顾大才子讲堂”“岸风阁”“千语芊寻”等,都吸引了一定数量的粉丝。其中,“千语芊寻”是辽宁师范大学王芊芊开通的微信公众号。她是一名大二学生,喜欢写作,擅长英文,一句“千语千面,芊书芊言,还请留步静听”就吸引了众多粉丝。在这个公众号上,我不仅能看到美文,听到歌曲,还能学到版主发布的“小妙招”,真是受用呀!

周尚婕(初三学生):我觉得自媒体要有自己的特点,要标新立异,要不走寻常路,才能引起更多人关注。也就是说,独特性是自媒体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而且,自媒体的话语权直接指向“草根”,谁都可以成为主角,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微博、发微信、发帖子。既然这样,自媒体人更要注意传播的内容,不能任意八卦,而要尊重事实,写出真情实感。

张羽婷(政治老师):是的,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我声音”,这也是自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过于张扬或“愤青”往往会适得其反。我们不能将自媒体作为发泄情绪的载体,而要使其成为分享知识、交流情感、共创幸福的平台。我觉得,自媒体不专属于个人,它面对的是大众。一个运营良好的微信公众号,不能靠“标题党”“低俗内容”来迎合读者,而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编后语]

自媒体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亦存在多样性、快捷性、平民性、随意性等特点。虽然这是自媒体百花齐放的时代,但都必须牢记行业底线,遵纪守法。对于发布者来说,自媒体不仅是麦克风,还提升了我们的社会参与感,因此要有一份责任心和社会担当;对于初中生来说,大家大多还是自媒体的分享者,要理性地看待问题,不能人云亦云。让我们一起努力,创造和谐的自媒体环境,张扬个性的同时,更让人性得到沉淀和净化。

猜你喜欢
公众文字微信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古代诗人玩转公众号
梦中的文字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微信
魔镜告诉我,你缺少时髦的APP公众号
微信
微信
关于我国公众环保意识的几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