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2018-07-03 20:03欣然
大众科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斜杠无趣日语

欣然

小时候父母总会告诫我们:千万别做“万精油”,因为,万事精通是不可能的,万事皆做往往意味着什么也做不好,也做不精。但是时下却流行起了斜杠青年,很多人就像填棉絮一样的添加自己的日程,结果是怎么样的呢?

小陈是一位应届毕业生,他就是一个典型的斜杠青年。上午在一家杂志社做兼职编辑,下午报班学日语,傍晚在图书馆看书整理笔记,晚上在家录自己的電台节目,还要运营着自己的公众号,所以他几乎每天折腾到深夜……

起初他很享受这样的生活状态,但之后焦虑逐渐产生。

首先是注意力溃散。他最近总是做一件事的同时想着另一件事,比如他常常在杂志社背日语单词,在日语课上想着晚上的电台节目。工作无法保持专注,总会被各种事情打断。

其次是感觉自己做了很多事,但一件都没做好,心累。在杂志社里他没有学到作为编辑的核心能力,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日常事务性工作上;日语到现在还没过级,水平停滞不前;公众号的运营难以维系,粉丝数始终徘徊在是3500 左右。

这其实就是过度增设目标所导致的结果。大量目标长期堆积,没有有效推进,反而形成负累。越是疲惫,越是无力完成目标,以此形成恶性循环。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天完成最重要的一件事即可。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是美国百万富翁房地产经纪人加里·凯勒的畅销著作,其核心思想就是: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面面俱到的结果只能是精疲力竭。我们要化繁为简,缩小目标,专注于一处。

假设一个人一天要解决“ABCDE”5 件事。在开始做事前,要排好优先级,提取出“关键任务 A”,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它。解决“关键任务 A”,就像推倒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其余的 BCDE 诸多问题,也自然会迎刃而解。这件事,就是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可能会面对这样窘境:即花费大量时间在意义不大的任务上,而没有预留足够的时间给关键性任务。这就是抓出“关键任务 A”的意义所在。

偏执于一个目标才能快速成长

另外,你还需明白 3 点:一是你清单上的很多事情,没那么重要。如何测试一个任务对你来说重不重要?你就这样问自己,如果把它延后一天做,是否会受影响?如果不受影响,那就不是重要任务。“每件事都很重要”,绝对是一个幻觉。很多事情该放就放,该缓就缓。

二是要有分析任务的能力。一般来说,任务本身有其各自的属性,可以分为四类:有趣而有用的任务;无趣而有用的任务;有趣而无用的任务;无趣而无用的任务。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有用。什么是有用?我的定义是:能够产生实际效益并且推进计划进程。人类的本能是接近有趣的,排斥乏味的。但在任务面前,要务必清醒地意识到:从效益上来说,做一件有用的事,要胜过做 N 件无用的事。

三是我们不太可能同时处理多件事。有一项国外的调查研究显示,企业员工平均每 11 分钟就要被打断一次。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在了从干扰中恢复工作状态的这一过程中。沉浸式工作,才能将工作最大程度地做好。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注意焦点。而注意焦点的频繁切换,会导致工作效率的大幅度下降。这也就是为何“单线操作”比“多线操作”能更快的获得成果,而这种单线操作可以达到“流畅的衔接”,这就有了高质量的产出。人的能力是分子,但目标数是分母。认真做好一件事,朝一个目标迈进。集中力量认真地做一件事,成功率会高很多。

偏执的只专注于一个目标,这大概是最终成功的策略。(编辑/高纬时)

猜你喜欢
斜杠无趣日语
宋徽宗:“天下第一”还是“斜杠青年”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生活趣味
皮质褶皱
赢在耐心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读者发言
嘿!斜杠/青年
你有趣,世界才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