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一”助推贫困村精准退出— —南丰县紫霄镇黄砂村脱贫之路

2018-07-04 08:07黄水仔袁荣生
老区建设 2018年9期
关键词:红黑榜四个一烟叶

□ 黄水仔 袁荣生

发展烟叶生产,带动创收致富。贫困户采收烟叶,丰收的喜悦挂在脸上

紫霄镇黄砂村地处南丰县西南部偏远山区,距离县城67公里,全村下辖4个村小组(红佳、里堡、店上、乌竹),现有农户218户829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户49人,其中:一般贫困户5户,大多为低保、五保贫困户,贫困程度较严重。

过去的黄砂村,地处偏远,多为山地,全村林业面积1260亩,耕地面积1589亩,大多数村未建进村水泥路,村民住的是破烂泥瓦房,饮的是山泉水,过着刀耕火种、手提肩挑的生活,经济来源仅限于种植水稻、白莲等简单的农作物,年轻人被迫外出谋生。为彻底改变该村贫困落后的面貌,2014年,该村被确定为省通信管理局定点帮扶的省级贫困村。

“脱贫在行动 共筑小康梦”。时间是最好的催化剂,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2017年底,在镇村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根据贫困村精准退出“9个一”标准,经第三方评估验收,黄砂村各项指标全部退出达标。三年来,累计投入财政扶贫项目资金400余万元,全村4个村小组3个完成了“七改三网”建设任务,1个完成了示范村建设。如今村村相连,路路相通,一条条水泥路交错纵横,逶迤延伸,村道不再难行,信息不再闭塞。100%农户饮水和住房安全,用上了水冲卫生厕,每家每户都能收看到有线电视和宽带网络,新建了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和综合服务中心,各组危旧房全部拆除到位,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生活品质显著提高。通过精准帮扶,2017年底,贫困户由15户49人减少至4户14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69%。“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想走过的路,全村党员无不自豪地说:“全村能致富,全靠支部制定的“四个一”的脱贫线路。”

一是建好一支扶贫队伍,做到真帮实扶。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要脱贫,首先要打造好一支永远不走的扶贫队伍。过去,该村班子存在发展思路不清、整体合力不强、贫困户建档不够精准等突出问题。为此,紫霄镇党委政府以黄砂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千方百计把村里政治素质过硬,公道正派,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人吸收进村级班子。针对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村“两委”班子多次召开脱贫攻坚专题会议,全面自查整改。通过多次排查摸底和民主评议,实现了贫困户精准识别,县、乡、村建档立卡信息内容完全一致,全面提高了贫困户“三率一度”考核指标。

村民在该村设立的道德“红黑榜”前了解榜上内容,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

建好一支扶贫队伍。该村两委干部研究扶贫工作

为更好地开展工作,村委会设立了专门的精准扶贫工作室,全面推行村级脱贫攻坚“六个一”规范化建设,制作了作战图和精准扶贫工作卡,建档立卡步入规范化建设轨道。省通信管理局领导更是高度重视帮扶工作,帮助该村研究制定了“十三五”贫困村退出村级规划,驻村第一书记长期驻村帮扶。三年来,共拨付扶贫款物折合人民币近30万元,形成了“一人驻村、单位全员帮扶”的局面。县乡村三级干部与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交民心、结民友、解民忧、帮民富,积极为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上存在的困难。三年来,累计帮扶200余人次。

二是抓好一个主导产业,带动创收致富。

贫困户在莲田里对栽种的白莲进行管理

要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就得从产业发展入手,增强贫困地区的产业带动力。为此,村党支部书记多次带领群众外地学习考察,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基础条件等,最后确定带领群众发展烟叶种植。通过实施“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模式,实现村民致富和壮大村集体经济双赢。镇村研究制定了烟叶种植优惠政策,在全面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同时,将烟叶生产所得税的25%奖励给种烟村,将烟叶所得税的20%返还给烟农,贫困户返还比例则为30%。为使烟叶获得好的收益,该镇规定户均种植必须在1烤以上,否则不予安排指标。将全村所有贫困户全部吸纳进烟叶种植合作社,在贫困农户自愿的基础上,鼓励种植大户优先流转贫困户的土地,通过“合作社带动、返租倒包、托管经营、基地务工、入股分红”等受益措施,实现贫困户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对采取土地入股的贫困户每年每亩不低于400元的租金外,镇政府再另行补助50元/亩,若贫困户自行种植烟叶则可获取补助150元/亩。该村5名贫困人员还被安排在烟叶生产中从事烟叶种植、采收、烘烤等技术劳动,每人工资100元/天,且合作社再补20元/天的劳务补贴。2017年,该村通过合作社发展烟叶种植面积160亩,创收20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达3000多元,村集体经济达6.72万元。通过将贫困户吸纳进合作社,实现贫困户产业扶贫全覆盖。

三是用好一批优惠政策,夯实脱贫基础。

光伏扶贫是近年来上级制定的一种收益稳定性高、安装维护简便的脱贫产业,起初因各种原因不为贫困户接受。为争取该产业尽早落户安装并发挥效益,村干部挨家挨户搞宣传,想尽办法找位置,最后将光伏设备安装在烤烟房顶层才解决了难题。目前,加入光伏合作社的贫困户达9户30人,每年人均至少可增收500元,二十年将获得较稳定的收入。产业扶贫信贷通和产业直补到户是上级制定的又一大产业扶贫优惠政策,为缓解贫困户发展产业短缺资金的问题,村干部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万邦禄、倪于仪等积极争取信贷资金,扩大白莲种植规模。在白莲市场收购价格较好的情况下,县里还另外补助3000元/户。贫困户余辉长通过政府贴息贷款扩大油漆店经营规模,收入持续增高。近年来,有半数以上贫困户通过直接发展产业成功实现脱贫。

四是宣传一批致富典型,树立良好风貌。

“国家政策好,不用出去干活,国家还给送钱,想要什么就和帮扶干部提要求,不答应就不配合工作。”这种想法不断侵蚀着贫困户的思想。如何正确引导贫困户自力更生,通过辛勤劳动获得幸福生活,是帮扶干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扶贫先扶“志、智”,该镇和村“两委”不断加大脱贫致富典型案例宣传,采取奖惩并举制度,创新推出村民道德“红黑榜”。“红黑榜”评比内容主要涉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三个方面。经村民举报、评选,村委会和村红白理事会评定,将评选出来的正反面典型人物,通过“红黑榜”张榜公布,哪些上“红榜”、哪些进“黑榜”,都由群众说了算。特别是对“等、靠、要”思想严重的贫困户、对那些不赡养老人情节特别恶劣者,通过“黑榜”曝光,促使其转变观念,引导树立新风尚。通过道德“红黑榜”,大家积极争当创业致富的先进,有4名贫困群众通过自力更生,上过道德红榜,3名贫困群众通过道德黑榜促使其更新观念,转变行为,最后脱贫致富。

贫困户在对特色产业——槟榔芋喷洒药水杀虫

贫困户在烟叶合作社捆绑烟叶,每天劳务收入120元

抓好一个主导产业。村干部帮助贫困户采收烟叶,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猜你喜欢
红黑榜四个一烟叶
郴州烟叶自动化收购模式探讨
红黑榜
晒烟叶
烟叶饲喂山羊要小心谨慎
“四个一”并举,构建自主学习型课堂
鞋包搭配红黑榜
红黑榜
红黑榜
看烟草示范区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