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鹅膏菌:最诡魅的致命杀手

2018-07-04 03:18
奥秘 2018年4期
关键词:误食致死率蘑菇

大自然已知能食用的蘑菇大约有1000多种,而有毒的蘑菇则达到260多种。其中,最致命的毒菇应数毒鹅膏菌。在欧洲,95%以上的蘑菇中毒事件由毒鹅膏菌引起。最近的研究表明,毒鹅膏菌在美国、南非、马来西亚、墨西哥、澳大利亚、印度等国也相继引发中毒事件。

毒鹅膏菌又称“绿帽菌”“鬼笔鹅膏”“蒜叶菌”“高把菌”“毒伞”等,在国外还被称为“死亡帽”。它“中等身材”, 菌肉白色,菌褶白色,菌柄也白色,唯菌盖表面显得另类,宛如一面光滑的但长满铁锈的镜子,呈灰绿色或暗绿色,诡异又独具魅力。它喜欢在天气湿热、雨水充沛的夏秋之季现身,最喜欢在多橡树、栗树、松树等阔叶林地带安家。毒鹅膏菌兄弟繁多,有的孤独地生活,有的则选择“群居”。在南方的江苏、江西、湖北、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区,一不小心,便会撞见它们的踪迹。

毒鹅膏菌极毒,“婴儿时期”毒性更大。它们内含毒肽和毒伞肽两类剧毒物质,初食用,味道鲜美,毒的面目一点儿也不显山露水,但24小时后,中毒者将开始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症状,此后1~2天内症状减轻,似乎病愈,患者也可以活动,但此时毒素已经进一步损害肝、肾、心脏、肺、脑等重要器官。接下来病人的病情将很快恶化,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谵语、面肌抽搐、小腿肌肉痉挛等症状。随后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肝、肾细胞损害,黄疸,中毒性肝炎、肝肿大、肝萎缩,最后昏迷。如不及时保肝,将会丧命,常因发现较晚,致死率高达75%以上。据史料称,当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乌斯和查尔斯六世就是因误食毒鹅膏菌而死的。2006年,波兰一个三口之家中毒后,一名逝世、两名幸存者进行了肝脏移植。2011年末,澳洲堪培拉有四位亚洲人因误食毒鹅膏菌而导致死亡或者肝移植。

毒鹅膏菌的近亲众多,许多亲属也具有致命的毒性。

毒鹅膏菌的小妹“白毒鹅膏菌”就是一名“冷面杀手”,它又名“白毒伞”,为伞菌目鹅膏菌科鹅膏菌属的真菌,是致死率极高的毒蕈。这个“小妹”全株纯白色,但在白色菌盖上滴上几滴氢氧化钾溶液,就会变成黄色。菌柄上长有鳞片,外型也较大。在日本,它与“鳞柄白毒鹅膏菌”“毒鹅膏”合称“猛毒菌御三家”,这三种真菌常被误认为外观相似的白色食用真菌,而误食造成中毒。在欧美,白毒鹅膏菌被称为“傻瓜的蘑菇”,因其与可食用的蘑菇外观非常相像,常被“傻瓜”们误用。在野外,建议一般人千万别摘采白色的蘑菇来食用。

毒鹅膏菌的另一小弟“鳞柄白鹅膏”,又称“招魂天使”“破坏天使”,也是一个隶属于伞菌目鹅膏菌科鹅膏菌属的有毒真菌种。它体型中大,全体白色,菌盖的中央为淡黄色圆顶状突起,湿时具黏性,而有膜质菌环,极易脱落。此菇外貌似可食用的洋菇,但是毒性也极强,会损坏肝,致死率极高。它与一样是剧毒的白毒鹅膏菌很相似,唯一不同的,在菌盖上滴上氢氧化钾溶液,它不会变色。在欧洲、北美,鳞柄白鹅膏被称为“毁灭天使”,可见其毒性。

毒鹅膏菌的“属下”豹斑毒鹅膏菌,别名豹斑毒伞、满天星、白籽麻菌、斑毒伞、假芝麻菌、斑毒菌,菌盖灰褐色至棕褐色,有白色鳞片。它含有毒蝇碱及豹斑毒伞素等毒素。食后半小时至6小时之间发病,主要表现为副交感神经兴奋,呕吐、腹泻、大量出汗、流泪、流涎、瞳孔缩小、感光消失、脉搏减慢、呼吸障碍、体温下降、四肢发冷等。中毒严重时出现幻视、谵语、抽搐、昏迷,甚至有肝损害和出血等危险。但较之其他的“领导”和“哥哥”“姐姐”,它“道行”不深,一般很少造成死亡。

猜你喜欢
误食致死率蘑菇
低毒高效空仓烟雾杀虫技术应用探究
一例犬误食夏威夷果诊疗
台湾致死率升至5.2%
误食后的每一步,该怎么做?
《妙笔蓝水晶奇案》第六回 误食叮当果
月圆之夜车祸致死率高
爆图团
蘑菇
S. longicaudum X—7线虫对草坪地下害虫小云斑鳃金龟幼虫的致病力
蘑菇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