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系女性大学生肠易激综合征患病率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2018-07-04 07:05陈丽丽洪丽霞金庆跃金玉明朱冬梅王丽丽
关键词:亚型患病率障碍

陈丽丽, 沈 峰, 洪丽霞, 金庆跃, 金玉明, 朱冬梅, 王丽丽

(1. 上海市宝山区顾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全科, 上海, 201906;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消化内科, 上海, 200092;3.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上海, 201901;4. 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 特检科, 上海, 200093)

肠易激综合征(IBS)包括一组排便习惯改变、粪便性状异常、腹痛及腹胀等临床表现的症候群,被认为是心身疾病之一,也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1]。随着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提出,肠道症状与心理、社会因素之间的联系日益突出。其中,与心理相关的睡眠质量下降被认为除与认知功能、精神心理疾病及过早死亡有关外,也会引起胃肠生理改变,从而产生消化道症状与疾病[2-3]。大学生群体正处于身体发育成熟、认知力完善的关键阶段,心理精神状态容易波动,是IBS的高患病人群[4]。国内外学者研究大学生IBS患者合并睡眠障碍资料相对比较有限。因此,本研究拟纳入护理系女性大学生,探讨睡眠质量与IBS患病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预防和诊治提供流行病学数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4月,对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的成年大专女性学生进行面访式问卷调查。排除有精神疾病、糖尿病、甲亢、肠道寄生虫、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及无法配合调查者,所有入组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调查及抽样方法: 本次为横断面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按3个年级进行分层,每个班级进行数字编号,各年级分别单纯随机抽取4个班级,以班级为群体单位进行问卷调查。

1.2.2 调查问卷: 使用自行设计问卷。除人口统计学特征、家庭情况及饮食习惯外,包括:①IBS诊断标准,采用罗马Ⅲ标准,包括亚型分类;②睡眠质量评价,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受试者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包括7个领域(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障碍)共18个条目参与计分,每个条目按0~3计分,累计得分为PSQI总分,若>7分考虑为存在睡眠障碍即失眠。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分析

本次抽取3个年级共12个班级,完成调查并回收问卷合格者468例。入组对象平均年龄(19.60±1.20)岁,体质量指数(BMI)平均(19.70±2.40)kg/m2。其中一年级191(40.81%)例,二年级126(26.92%)例,三年级151(32.26%)例。双亲家庭424(90.60%)例,单亲家庭28(6.00%)例,继父(母)家庭16(3.42%)例。

2.2 IBS患病率及亚型

本次调查符合罗马Ⅲ标准的IBS患者共81例,总体患病率为17.31%(81/468)。IBS患病率在二年级最高,为23.02%(29/126)。从亚型来看,IBS-便秘型最高(53.09%),余IBS分布及亚型特征见表1。

2.2 IBS患者睡眠质量特征分析

睡眠障碍即失眠的总体患病率达到了22.22%(104/468)。其中一年级为25.13%(48/191),二年级为21.43%(27/126),三年级为19.21%(29/151),随年级增加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在IBS组,睡眠障碍的患病率为30.86%,显著高于非IBS组的20.41%(OR=1.74,95% CI:1.02~2.90,P=0.040)。从亚型分析,睡眠障碍在IBS-混合型中为35.71%(5/14),高于其它各亚型,但无统计学差异(P=0.880)。

表1 高职院校护理系女性大学生IBS患病率及亚型分析

2.3 IBS患病危险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提示家庭因素(P=0.670)、BMI(P=0.061)、生冷食物(P=0.456)、乳制品(P=0.725)、高脂肪饮食(P=0.257)、高蛋白饮食(P=0.677)及淀粉类饮食(P=0.655)与IBS患病无关,辛辣饮食(P=0.042)与IBS相关。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向前逐步引入法)提示,辛辣饮食及睡眠障碍是IBS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年级是保护性因素, 见表2。

表2 IBS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在欧美国家的人群患病率近20%。目前认为女性可能是IBS发病的易感人群,原因在于女性更容易出现激素水平改变、精神问题及睡眠障碍。国外一项研究[5]表明护理本科生因过重的学习负担、临床实践压力等,其IBS的发生率常高于一般人群。本次针对高职院校护理系女性大学生调查发现,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IBS总体患病率约为17.31%,其中53.09%为IBS-便秘型,其次为IBS-腹泻型(23.46%)。国内李海龙等[6]研究报道,北京某高校大学生IBS患病率为16.7%,女性大学生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20.2% vs 14.4%)。然而本次研究的IBS患病率明显低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院的女性大学生IBS患病率(36.1%)[7],分析原因可能与问卷设置、抽样方式、样本量及调查方法不同相关。

本次调查发现IBS患病率在三年级组显著低于一年级和二年级,分别为9.27%、19.90%及23.02%,从而使整体患病率下降。高年级组患病率下降与Liu等[7]研究一致。原因可能为高年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更加完善,具有更多的医学知识并且寻求过医学帮助。国外一项针对医学生IBS患病率的系统评价[8]显示,医学生IBS患病率为9.3%~35.5%,相对较高,可能归因于他们特殊的压力学习环境,并推荐对大学生实施IBS年度筛查和压力管理课程。综上所述,IBS在大学生人群中具有较高患病率,需引起重视。

睡眠障碍在青少年患者中十分常见,是功能性胃肠病的易感因素之一[9],并且在女性中多见[10]。本次调查发现睡眠障碍在IBS患者中的患病率为30.86%,存在睡眠障碍者发生IBS的危险度是无睡眠障碍者的1.74倍。通过多因素分析,提示睡眠障碍是IB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黄丹红等[11]研究也表明IBS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睡眠障碍,IBS组的整体睡眠质量比健康人群差,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进行综合干预。另一项纳入101例IBS患者的研究[12]发现,高达73.3%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其中以日间功能障碍、睡眠质量和睡眠效率受损最为严重。一项来自日本的调查[13]发现,经多元回归分析,年轻人、存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及IBS与睡眠障碍存在显著相关性。Baniasadi等[14]研究认为IBS患者睡眠质量较差,诊治IBS患者应将睡眠障碍这一因素纳入考虑。有学者对研究睡眠和胃肠道症状联系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发现大多数研究均显示IBS患者主观睡眠障碍与胃肠道症状恶化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但客观睡眠障碍的结论性证据仍较少[15]。仅有一项研究[16]同时结合主观和客观睡眠质量评价,认为睡眠质量和IBS症状存在内在联系,睡眠障碍发生可以预测女性IBS患者次日出现腹痛、焦虑和乏力症状的严重程度。

睡眠障碍在IBS发病机制可能涉及到脑-肠轴,即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系统。研究发现,HPA依次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皮质醇等激素,最终可以诱导肠黏膜免疫系统激活肥大细胞,从而合成并释放大量的组胺、5-羟色胺及蛋白酶等导致IBS患者初级传入神经容易激活,产生腹部症状。一项通过对10名女性大学生进行人体研究[17]发现,在长期应激状态下,IBS患者的皮质醇水平显著升高。另一项对平均年龄5.3岁的67名儿童进行睡眠质量研究[18]发现,睡眠差的儿童晨起皮质醇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行为、心理障碍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提示早年的睡眠障碍可能增加HPA活性,并对心理行为产生影响。

本次研究存在一定不足之处:①未评价患者的身体症状及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原因在于已有大量的研究对此进行过相关性分析,故本次未纳入调查;②样本量较少。因护理系女性大学生人数有限,故进一步需扩大调查范围及样本量;③本次为横断面调查,无法明确睡眠障碍与IBS因果关系,需要进一步进行队列研究。

综上所述,本次调查发现睡眠障碍是女性IBS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对于大学生而言,面临学习、工作等各方面压力,容易产生各种心理、精神问题,对于伴随而来的躯体症状同样需要引起高职院校教师重视。理论上,通过注重改善女性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有望提高IBS的综合治疗水平,但需要更多临床研究支持。

[1] SUGAYA N, IZAWA S, SAITO K, et al. Effect of prolonged stress on the adrenal hormones of individual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 Biopsychosoc Med. 2015, 9(1): 1-9.

[2] STRINE T W, CHAPMAN D P, KOBAU R, et al. Associations of self-reported anxiety symptoms with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health behaviors.[J]. 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 2005, 40(6): 432-438.

[3] ALI T, CHOE J, AWAB A, et al. Sleep, immunity and inflammation in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3, 19(48): 9231-9239.

[4] 刘叶建, 熊良圣, 崔明辰. 在校大学生肠易激综合征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30): 3235-3236.

[5] RAUF Q S, ABDELAAL A M, JANJUA Z A, et al.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 Global Challenge Among Medical Students:[J]. Cureus, 2016, 8(8): e721.

[6] 李海龙, 刘亮, 任维,等. 北京某高校学生肠易激综合征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6, 25(4): 448-451.

[7] LIU Y, LIU L, YANG Y, et al. A School-Based Study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Medical Students in Beijing, China: Prevalence and Some Related Factors[J]. Gastroenterol Res Pract, 2014: 124261.

[8] IBRAHIM N K.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mong medical students[J]. Turk J Gastroenterol, 2016; 27(1): 10-16.

[9] ZHOU H Q, YAO M, CHEN G Y, et al.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mong adolescents with poor sleep: a school-based study in Shanghai, China[J]. Sleep Breath, 2012, 16(4): 1211-1218.

[10] ZHANG B, WING Y K. Sex differences in insomnia: a meta-analysis[J]. Sleep, 2006, 29(1): 85-93.

[11] 黄丹红, 牟丹辉, 余方宇.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心理状况及其睡眠障碍调查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6, 36(7): 926-927.

[12] 王超, 王巧民, 宋继中,等.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精神心理因素对生活质量、睡眠质量以及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J]. 胃肠病学, 2016, 21(1): 34-38.

[13] MORITO Y, AIMI M, ISHIMURA N,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sleep disturbances and abdominal symptoms.[J]. Intern Med, 2014, 53(19): 2179-2183.

[14] BANIASADI N, DEHESH M M, MOHEBBI E, et al. ASSESSING THE SLEEP QUALITY AND DEPRESSION-ANXIETY-STRESS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PATIENTS[J]. Arq Gastroenterol, 2017, 54(2): 163-166.

[15] TU Q, HEITKEMPER M M, JARRETT M E, et al. Sleep disturbances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16, 29(3).

[16] BUCHANAN D T, CAIN K, HEITKEMPER M, et al. Sleep measures predict next-day symptoms in women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 J Clin Sleep Med, 2014, 10(9): 1003-1009.

[17] FUKUDO S. Stress and visceral pain: focusing o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 Pain, 2013, 154(Suppl 1): S63-S70.

[18] HATZINGER M, BRAND S, PERREN S, et al.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sleep profiles and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ocortical (HPA)-activity in kindergarten children: early indication of poor sleep qualit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cortisol secretion[J]. J Psychiatr Res, 2008, 42(7): 532-543.

猜你喜欢
亚型患病率障碍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基于CYP2C9亚型酶研究丹红注射液与阿司匹林的相互作用
跨越障碍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内皮前体细胞亚型与偏头痛的相关性分析
Ikaros的3种亚型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