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炉外精炼系统设备

2018-07-05 11:21张中刚
冶金动力 2018年7期
关键词:精炼炉铜排夹钳

张中刚

(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备能源部,河北张家口 075000)

前言

随着“优转特”模式的推进,特钢品种开发及产量提升,对炉外精炼设备稳定高效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炉炉区炉外精炼工艺一般为LF-RH模式,在设备长期运转后,随之而来的设备老化、故障频发制约生产工艺的问题逐渐显现。在运行过程中,如何完善设备设施功能、满足工艺需求成为“优转特”改革的关键。

1 设备系统优化实施

1.1 LF精炼炉设备优化

(1)钢包底吹氩为自动吹氩装置,实际生产中受指车对位、环境温度高影响,吹氩效果不理想、自动吹氩装置损耗高,需要设计一种自动吹氩保护装置,保证吹氩效果,降低备件消耗。鉴于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为改善钢包吹氩效果,经过调研论证提出了一种自动吹氩保护胶套(图1),该胶套为氟橡胶材质,耐磨耐高温。将该胶套固定于自动吹氩蘑菇头上,当自动吹氩装置对位偏差时,通过该胶套起到密封的作用,保证吹氩效果。生产中使用将保护胶套装配在自动吹氩装置(图2中2)上。

图1 自动吹氩胶套

图2 自动吹氩装置

(2)LF精炼炉电极夹钳是电极固定装置,靠夹钳托架支撑,上电过程中受电极波动影响,托架磨损严重,进而伤及电极夹钳铜排,铜排维护成本高维修难度大,需改进电极夹钳托架结构。原夹钳托座(图3)设计为以螺栓固定在电极铜排上,使用过程中电极夹钳根据生产情况需要频繁动作,铜排上托座底孔由于材质原因就会受到损坏,此时托座无法固定便会失去支撑作用。这种情况下只能更换铜排,而电极铜排更换难度大且成本高,亟需改进夹钳托座结构以解决该问题。

为了解决电极夹钳托座可靠性差、不便于维护、易损伤电极铜排的问题,设计一种改进的电极夹钳托座(见图4)。该托座在保证夹钳定位支撑的前提下,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铜排固定座上,利用铜排紧固螺栓进行固定。

图3 电极夹钳托座

图4 改进的电极夹钳托座

1.2 RH精炼炉设备升级

(1)喂丝是RH精炼炉重要工艺,原喂丝系统未制作喂丝平台及喂丝导管,已经无法满足工艺需求,且岗位操作、设备维护不便。在RH精炼炉两喂丝机中间往西延伸制作一个标高8.1 m平台,并安装1 t电葫芦一套。这样就可以直接将所需线卷直接吊运至新增平台,将丝卷与喂丝机放置于同一平台进行喂丝,避免喂丝提升过高造成的断丝现象。

RH喂丝机原设计为四路两出喂丝(图5),两路喂丝导管由气缸驱动控制升降进行喂丝操作。而实际在特钢生产冶炼时,经常需要喂入多种丝线,频繁换线操作不便且影响生产节奏,其次两路喂丝一旦其中一路出现问题势必严重影响喂丝工艺。将原两路喂丝导管改造成四路喂丝,同时导管下部增加便于更换的喂丝套管(见图6)。

图5 原设计喂丝导管

图6 改造四路喂丝导管实物

2 效果分析

2.1 LF精炼炉设备系统优化后

自动吹氩装置改造投入使用后,钢包底吹氩效果及岗位可操作性大大提高,避免了合金积聚和成分不均匀等造成的改钢甚至回炉现象,钢种命中率的提高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杜绝了自动吹氩漏气现象,降低了氩气消耗,实现了节能降耗。托座的改造保证了托座的牢靠,又避免了对铜排的损伤,大大延长了电极夹钳托座及铜排的使用寿命。

2.2 RH精炼炉设备升级后

四线喂丝机构的升级使用省去了升降喂丝导管的操作,避免了升降系统故障带来的影响工艺隐患。

3 结论

通过优化LF-RH精炼炉炉外设备系统,满足了企业产品优转特的生产设备要求,完善了设备的技术功能要求,为企业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肖国栋.圆钢切分轧制技术的研究与开发[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2]贯硕磊.棒材切分工艺设计与操作技巧[C].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2007.

猜你喜欢
精炼炉铜排夹钳
炼钢厂精炼炉机械设备管理维护
钢包精炼炉(LF)作为可削减负荷的灵活性评估
LF精炼炉高效加热工艺分析与应用
基于温升试验的载流铜排与接触器连接结构优化
基于板材加工的智能夹钳系统设计
中压开关柜异性主母线动稳定分析
冷轧卡罗塞尔卷取机转盘夹钳安全销频繁切断分析与改进
燃汽轮发电机转子铜排失效分析
夹钳式电梯曳引钢丝绳端接装置的检验与分析
一种用于剪板机送料的液压浮动夹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