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法治意识培育路径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

2018-07-05 10:52吴桂香
祖国 2018年8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中

吴桂香

摘要:法治意识是法治国家的精神支柱,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 随着中国依法治国补发的加快,公民的法律意识也逐渐提升,为推动法治进程的加快,对高中生法治意识的培育是支撑高中教学工作以及国家法治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中生进行法治意识培育日益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将就高中生法治意识培育路径实施效果进行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高中 法治意识培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路径

一、高中生法治意识培育路径实施现状

伴随依法治国的深入发展,高中生的法治意识培育也是势在必行。中学生法治教育在我国实际上处于一个尴尬的阶段,一方面它地实行需求呼声很高,但另一方面其实是它实施起来难度还是较大,那下面进行一下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政府对于青少年的法律常识学习和理论知识认知是完全支持的,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以此看来政府对于中学生法治意识教育期望值很高。另外,伴随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发展,人们对中学生法治教育的支持度也不断攀高,奠定了群众基础。

虽然法治教育呼声很高,但其实高中生繁重的课业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法治教育的普及,在学习和法治意识培育之间很难寻找一个平衡点,如果学校不能切实地落实法治教育,也会影响学生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

就现在社会的发展程度而言,已到达了信息社会的阶段,高速发展的各种媒介使得高中生越来越多途径获取信息,一些不良信息的传播会影响身心发展,及时导正这一现象已经迫在眉睫。

二、高中生法治意识培育路径实施效果调查

据研究显示:在我国,学校对在校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占比是达到一定水平的,但部分数据显示68.35%的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般了解,只有14.27%的学生对宪法非常了解;其实,当前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储备,具有遵守法律和维护法律的观念,大多数学生的是非标准还是较为清楚的,也懂得基本的守法要求。然而,依然有部分学生对我国宪法知识不了解,对于法律方面的宣传或者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培训持无所谓的态度,甚至会有5%左右的学生在其家人或亲属触犯法律时会选择帮助其隐瞒。

就其结果而言,对高中生的法治意识培育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如今高中生的权利意识逐步增强,但对法律知识的缺乏和法律意识的淡薄会给他们将来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影响。

三、高中生法治意识培育路径实施的相关分析及对策

法治意识是建設法治国家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学生必备的素养。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特点和高中生的法治意识的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一)学校要完善校纪校规,创新发展

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学校应遵循“以人为本,以德育人,以法为准,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把其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去认识,把其落到实处,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校可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些列法律法规去制定和完善学校各项例如《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日常教学工作条例》、《学生奖惩条例》、《教师行为规范》等一系列的学校工作规章制度,增强学校校规校纪的创新性、时效性、规范性,以保障学校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向法制化、先进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二)举办法治教育活动,进行法治教育宣传

优化法治育人,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氛围。学校可以邀请当地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派出所等相关司法工作者来学校进行安全及法治教育讲座,给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普及;主动配合当地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对学校法治教育的工作视察,积极展示法治教育实施成果以自我监督;和辖区派出所等执法机关配合,杜绝学校周边的违法乱纪行为,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

定期举办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制作宣传标语、公告栏展板展示,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签名活动以调动其参与法治教育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班会时间和团日活动开展一些演讲比赛、模拟法庭等活动活跃法治教育活动气氛,寓教于乐;也可利用学校网站、期刊、校报、广播站等途径开展法治教育的宣传,避免出现遗漏,有效快速的使学生广泛地对法治教育有所认识。

(三)提高教师的法治素养,言传身教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力,教师的法治素养直接关系着所教育学生的法治素养水准。只有教师带头去实践法治教育理念,具备较高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才能培育出新一代优秀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所需的接班人。因此,对于教师法治素养的提升也是提升学生法治素养必不可少的一重要环节。

教师在日常工作及教学中要坚持依法施教,严于律己,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认真学习和了解典型教育法规和典型案例,对其有一定的认识,不断规范和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立足日常教学课堂,提升法治教育的渗透性,将法律常识纳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善于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水平。

学校也要建立健全法治教育实施路径的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学生、家长评教制度,完善学生、家长对教师的监督和沟通交流。引导教师树立依法施教的教育理念,从而去深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

(四)提高家长法治教育水平,发挥家庭作用

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很有哲理性,它深刻地挑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作用。学生法制意识深受家长的影响,如果家长的法律意识淡薄也不利于学生法治意识的养成,对其将来步入社会以及生活都会起到到导向作用。学校可通过开办主题讲座、经验沟通交流家长会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教育法规的宣传和告知,提升家长主动教育子女法律知识的能力。提醒家长注意其教育方式要得当,不溺爱、不放任,重视青春期教育、道德教育;注意孩子日常的行为举止,有异常之处应予以及时干预,防患于未然。懂得教育子女擅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非采取不正当行为造成无法挽回的情况。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中对高中生法治意识培育路径的研究是一个持久之路,一定要对其产生重视,在法治意识培育过程中开展基础法律法规普及非常重要,社会、学校、教师、家长要建立四位一体的全方面教育,广大法律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应联合起来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教育环境,根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使法治意识在高中生之间种出生命之树,培养出社会栋梁、国家希望。

参考文献:

[1]詹红燕.中学生法治观念的培育与生成--基于校园教育的视角[M].启迪:教育教学版,2016,(02).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中新中学)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中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