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杜鹃

2018-07-06 10:33
乡村地理 2018年1期
关键词:满族杜鹃

区位:毕节市百里杜鹃

风景名胜区

民族:彝族、满族

地球彩带杜鹃王国

百里杜鹃风景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试验区中部,南与黔西相邻,西北与大方接壤,东与金沙依偎,全区总面积697.17平方公里。

最具代表性的杜鹃核心花区绵延125.8平方公里,占世界杜鹃花5个亚属中的全部,共60余种,是迄今为止已查明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种类最多、保存最完好、景观最震撼的原始杜鹃林带。区内海拔1200米—2200米,属于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4.8℃,夏季平均气温19℃,紫外线强度最低,年降雨量1150.4毫米,森林覆盖率83.02%,空气负离子含量每立方米超过2万个,是生活休闲、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此外,境内灵山、溶洞、峡谷、草原、翠湖、飞瀑、古树、温泉等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尤其是彝山花谷、奢香军营山地公园、百里杜鹃湖、米底河瀑布、黄家坝狙击战遗址、千年古银杏群、九龙山、九龙洞、大佛洞寺等景观景点十分独特。

百里杜鹃不仅资源丰富,民族风情也十分浓郁。生活着汉、彝、苗、白、满、布依等23个民族,少数民族占55.2%。每年相约春天的“贵州·百里杜鹃国际杜鹃花节”规模盛大、丰富多彩,是国内十大品牌节庆之一。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祭花神、彝族年、苗族花坡节、满族颁金节、布依族对歌节等传统节日,彰显着民族民间文化的无穷魅力。

花海寻村

附源村——满族文化第一村

附源村,又名宋家沟,位于百里杜鹃金坡乡东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从黔西、贵阳方向来百里杜鹃旅游,都要先经过附源村口。全村总面积6.8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组482户1782人,常年居住有汉、满、彝、苗等多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92%,满族人口占78%,被誉为“满族第一村”,具有丰富多彩的满族文化。

附源村满族来历

根据历史传说和宋氏家族古老族谱及史料记载,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贵州各地起兵反清,清政府为了维持对政权的统治,派兵维护。事态平息后,部分满族清军伤病员留下养伤,此后在当地开垦从农,成为入黔第一批满族。第二批是康熙十二年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联合叛清,清王朝遂调动东北三省的八旗军队入黔平叛,留下部分清军治理当地。附源村满族就是清军入关后平叛水西辗转来此定居的军人及家眷。两批定居下来的均属满族的镶红旗人士。

满族花坟

附源村满族花坟建于清朝咸丰年间,是一座造型古朴、工艺精湛的石墓坟,由于整座坟墓从出土基石到墓顶檐石均有多种精湛山、水、花、鸟、人物等工艺图案,故称花坟,又称“宋氏花坟”,距今已有160多年历史。花坟浮雕图案题材十分广泛,有源自神话传说的嫦娥奔月,后羿射日,二朗担山等等。

满族“颁金节”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历史上的颁金节标志着女真各部落的统一,可以说是清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性开端,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颁金节也是满族最盛大的节日之一。颁金节这天,附源村及周边满族同胞纷纷聚在一起,组织文娱、体育等活动。不仅穿着旗袍等民族服装,跳民间传统舞蹈,唱民间歌曲,开展各种庆祝活动,还要准备奶茶、萨其玛、打糕、金丝糕等满族特有的民族食品。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满族特色民居

由于附源村满族属于满族的镶红旗,红色在满族人民心中代表着吉祥和喜庆。截至目前,附源村完成了303户具有满族元素的特色民居改造,体现了满族文化特色。

猜你喜欢
满族杜鹃
云上杜鹃
杜鹃红
浅谈呼和浩特市满族文化
杜鹃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百里杜鹃
大树杜鹃
岫岩满族自治县满族博物馆馆藏金代官印
满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
满族风俗图谱(民间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