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沙漠还在,我们家就会一直种树

2018-07-06 10:06蒋韡薇
时代报告 2018年3期
关键词:治沙植树造林种树

蒋韡薇

一个布制的工作包里装着手绘的治沙计划表和剪小树苗的剪子,别看这两样东西已经磨损得厉害,这可是张家人治沙的传家之宝。

清晨五点三十分,天才微亮,张立强就从家中出发前往沙漠,每天在沙漠中步行七公里多,日复一日,20多年来,他步行了五万多公里。

父亲走了还有我

张立强出生于1978年,5岁那年,父亲张家旺就带领一家人开始在毛乌素沙漠里植树治沙。10岁时,父亲积劳成疾不幸去世,张立强的母亲牛玉琴毅然决然地接替了父亲,继续带领全家植树治沙。

1998年,张立强在林业学校毕业后,义无反顾回到家乡,与母亲共同投身于植树治沙的事业当中。当时才20岁的他,开始了往后长达几十年的植树治沙事业。

张立强给人的印象是憨厚中带着可爱,但是对于植树治沙他却是个“强悍”的人。说他“强悍”,是因为在茫茫沙漠面前,他从不妥协。每天早上准时起床,带着父亲留下的治沙计划表,绞树剪子,推着一个小车,拿着铲子和几捆树苗就前往沙漠,20多年如一日的坚持。

张立强所在的村子在陕西省金鸡沙村,出了村子就是沙漠,方圆两公里只有一棵树,再没有其他植物。“每到春季刮风,一刮风天都黑了,我们村里人种的庄稼,刚从地里长出来,就被风沙连根拔起,老百姓没有任何的收入。”张立强说,“为了改善我们居住的环境,为了使全村人富裕起来,我们选择了植树造林,治理沙漠。”

父亲在张立强心中是了不起的人,也是他最感谢的人。他还记得1984年,父亲和母亲共同种下的一棵树,每次看到这棵树,都能想到他那“爱树如命”的父亲。因植树治沙过度劳累的父亲,身体出现了状况,先是骨质增生,因为没有及时治疗转变成癌,在那一年,张立强的父亲先后住了九次院,做了七次手术,后来不得已只能把小腿截肢。然而即便这样,也没能阻挡父亲治沙的念头。“家里人不让我父亲去,父亲就偷偷地带着我去,上沙漠的时候,他把拐杖丢给我,自己爬着上去,然后会趁其他人来之前赶快带着我离开,回到家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张立强说,就这样,他陪着父亲每天背着家里其他人去植树,一棵树,两棵树……张立强也一直为父亲保守着这个属于他们俩的秘密。1988年,父亲最终还是被病魔带走,张立强也下定决心未来要接替父亲的重任,继续植树治沙,势必要把荒漠变成绿洲。

最艰难的时候也绝不卖树

父亲离开后,母亲和张立强继续带着家人植树,当时买树苗、买工具的钱有些还是借的,债主就追上门来,把家里唯一值钱的做饭锅都带走了。“没有植树之前,我爸爸养羊、养鸡,家庭条件还是不错的,算是村里的万元户,我们家小孩子每天早上都有鸡蛋吃,村里其他小孩羡慕得不得了。”张立强说,“结果后来连白面馍都吃不上,还要找邻居借米糠。”身边有人不理解,劝他们家人卖树,当时一棵树能卖两到五元钱,而张立强家那个时候已经种了十几万棵已经成材的树,如果卖了这些树,家里的困难立刻得以解决,并且还会成为“有钱人”,但是张立强绝不卖树。这些树承载了张家两代人的希望,无论多艰难,树不能卖!

不卖树,就没有钱。张立强和母亲只能在不种树的时间里到村里打工,而母亲还会在晚上做鞋子、编柳筐以补贴家用,就这样慢慢熬了过来。说起这段艰难的过往,张立强依然感触极深,熬过这些,再也没有其他任何事情能够阻挡张立强植树治沙的决心和步伐。

要一直种下去

“治沙造林是子孙万代的大事,我造林,儿子造林,孙子将来也要造林。”父亲临终前的这句遗言,在张立强心中种下了绿色的种子。

在张立强上中学时期,一边坚持学习,一边在假期时间帮母亲植树造林。“那时候是一家人背车拉,凭辛苦在植树造林。”后来他发现缺乏科学技术的植树造林,不但人辛苦,树苗的成活率也很低。“不能再这样植树造林”,张立强下定决心学习治沙造林的专业知识。1994年,他如愿以偿考上了陕西林业学校。四年当中,他汲取适宜沙漠干旱气候生长树种的各种知识。在实践中钻研治沙育林技术,逐步形成了一套在沙漠地区科学植树榆林的理论见解,并大胆提出乔、灌木和草本植物混合种植,根据地形条件种植不同树种的沙漠育林方法。

2004年,张立强意识到只凭自己一家的力量治理完沙漠是不够的,于是他动员全村人以及周边的群众,扩大治沙队伍和治沙规模。2005年,张立强尝试在沙漠中种植常绿树种,建立自己的育苗基地。2009年,张立强为苗圃基础引进一套太阳能节水灌溉系统,使600亩苗圃地都使用上环保的节水灌溉技术,树苗的存活率也大大提高。

如今毛乌素沙漠南部沙漠植被覆盖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在金鸡沙村,走进林地,茂密的树木交相掩映,野草野花遍及其中,昔日的荒漠变成了绿洲。

张立强还记得小时候,他经常光着脚在沙漠里跑,那时候沙漠里什么都没有,特别光滑。而现在一双鞋两个月就给弄破了,因为现在沙漠治理得好,有了很多树枝,一不小心衣服就会被划破。

看到治沙的成效,张立强有着不用言说的自豪和喜悦,每天早上去树林干活他觉得“非常享受”,过去沙漠里没有任何动物,而现在已经有20多种鸟和小动物选择在这里栖息。

“这么多年没想过放弃。”这些年,张立强身体力行地一步步走进沙漠,一铲铲种下树苗,他对植树治沙有了很多深的感情:“我从小就是做这个,上学学的也是林业,你要我去干其它行业,我啥也不懂。”

对于未来,张立强有自己的打算:在沙漠里要生態林和经济林相结合,既要改善沙漠的环境,同时也要为村里提供良好的经济收入。对于植树治沙,张立强的态度很明确:只要沙漠还在,我们家就会一直种树。因为植树的繁忙,他很少陪伴自己的孩子,但他认为,“大人给孩子做示范作用,让他们慢慢了解种树这件事,慢慢感染他们,让他们以后也自愿回来治沙。”

猜你喜欢
治沙植树造林种树
进军沙漠:新中国的治沙人
植树造林 保护家园
植树造林作贡献
种树
一起来种树
郴州市开展植树造林“百日攻坚”行动
春天到了,植树去!
种树